王逸群
王逸群

軟體工程師,加密貨幣基金管理者,遊戲玩家。 近期興趣是 Elden Ring! https://twitter.com/michael_icwang https://medium.com/@michael_icwang

Crypto 投資日記 6/21 - 什麼是錢?

https://www.pexels.com

如果你今天只能做一件事,那我請你做這件事:聽下面這段錄音。如果你能聽英文,那就認真聽,若有困難,請看我用文字整理出來的心得。

Misir Mahmudov, Analyst at Adaptive Capital: Why Bitcoin Is Stored Time

你當小朋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能給每個人都多一點錢?這樣每個人都開心了,不是嗎?

事實上,如果明天全世界每個人手上的錢全部翻倍,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有改變!

我們從這個違反直覺的事實開始:明明我 (個人) 手上的鈔票變多了一倍,但能買到的東西卻完全沒變,為什麼?

錢的價值,是相對的,相對於整體的比例,而這個整體,必須有個穩定的上限,錢的價值才會穩定。

你我之所以能用錢買到東西,是因為對方相信你給他的錢,有上述的價值。

如果錢的數量是無上限的,那錢的價值,將逐漸趨近於零。而這正是現實世界正在發生的事!


錢這件事到底怎麼回事?如果要用簡短的小故事,描述人類歷史上關於錢的演變,那會是什麼樣的故事?

我們就略過貝殼那段,從黃金開始吧。

首先,是人們有了價值保存,與隨之而來的價值轉移的需求。要怎麼保存價值?人類發現黃金這個東西有個特性,不容易開採,供給有限,閃亮亮的看起來也很療癒,於是越來越多人相信黃金有價值

使用黃金的過程,問題也逐漸浮現,搬運不易,隨著黃金價格水漲船高,小額交易也不容易使用黃金,於是下個階段人們改用貨幣。貨幣也是用金屬做的,用來代表一部份的黃金,相對容易攜帶,也方便拿來做小額交易。

然後發生了印刷術這個技術革命,除了印文字/書籍外,人們想到,何不印一張紙,代表貨幣,間接代表黃金,也就代表價值?於是紙鈔出現了,首次方便大量攜帶的價值出現了,攜帶紙鈔 vs 運送黃金,你看到時代的進步了嗎?

時間快轉來到 1971 年,有位叫做尼克森的地球人,提議說「嘿,既然人們相信紙鈔代表黃金,代表價值,那我們何必受限於黃金的數量?何不略過黃金,只要印紙鈔,就能創造價值啊!」,這就是歷史上所謂放棄金本位。

從那時候起,原本一切資產的價值,是綁在有上限的黃金,突然這個上限被解放開了。還記得上面那個小朋友天真的想法嗎?某種程度上他實現了。

其結果我們已經慢慢看到了,鈔票的價值逐漸下滑,因為不斷地有新的鈔票被印出來 (黃金默默躺在金庫裡啜泣),人們為了保存與轉移價值 (還記得那兩個最原始的需求?),不得不用手上的紙鈔,買進他們相信有價值的東西,房地產、股票、債券、黃金。

特別是其中的房地產與黃金,有一個特性橫貫千年的人類歷史而不變,就是稀缺性 (scarcity)。地球上的土地就這麼多,地底下的黃金也有個上限,每年被開發出來的土地/黃金數量相對穩定。

於是 1971 年以來,地球上這些商品的價格逐步往上走。而美國為首的貨幣發行政府,持續無上限印鈔票出來,讓那些無力把鈔票轉換到房地產或黃金的普羅大眾,手上的鈔票不斷被稀釋,購買力逐年下滑。

時間再次快轉來到 2009 年,地球發生金融危機,各國政府再次海量地印鈔票出來,鈔票再次流到股票/房地產/黃金等等商品,而普羅大眾手上有限的 (沒有等比例跟著增加的) 鈔票則加速貶值。

就在這一年,比特幣橫空出世,這次,拜電腦科技,特別是網路科技的成熟,人類史上首次出現只存在電腦中,現實世界看不見摸不著的數位黃金/數位貨幣

比特幣有完美的稀缺性,總共兩千一百萬枚,寫死在程式碼內,沒有任何個人/組織/政府/國家可以額外發行任何一枚比特幣 。

(請再讀一次上述這段文字,確定你真的理解這個驚人的事實。鈔票,政府可以加印,黃金,還繼續在被開採出來中,房地產,還可以繼續透過土地開發增加供給。但比特幣是連一枚額外的供給,都無法增加到市場上。)

比特幣可以被信任,你可以相信我的存款金額,我沒有任何作弊的可能,我轉帳給你的比特幣,就是你的,我沒有任何手段可以欺騙系統把它要回來。這一切底層的技術,叫做區塊鏈,是由散佈在全球數以萬計的電腦執行的程式,一起聯手維護的一套帳本。

比特幣很方便可以做轉帳 (價值轉移),只要有網路跟一個簡單的軟體,你可以轉比特幣給世界上任何一個帳戶,不會有審查,不會有中間人收取手續費 (有大約 0.2% 的轉帳費要給維護這套區塊鏈的節點作為誘因),不用等銀行跨國結算兩到三天,只要一個小時,你可以轉 1 美元,或是一億美元等值的比特幣給另一個帳戶,一樣的速度,一樣的轉帳費率 (0.2%)。

告訴我,地球上有哪家銀行可以在轉帳這件事情跟比特幣競爭?銀行今天之所以還可以做轉帳的生意,只因為還沒有足夠多的人開始使用比特幣,而時間並不是站在銀行這邊。

比特幣可以做為價值的保存 (store of value),這個最有爭議,因為它沒有擔保,那請告訴我,什麼東西有擔保?你說房地產,因為看得見摸得著,但我會說看得見摸得著不一定有價值,石頭也看得見摸得著,為什麼不買石頭保值?因為沒有用途,房子最底限,可以拿來遮風擋雨給人住。那比特幣只要有用途,有人願意使用,它就有擔保,你能同意嗎?

你再說鈔票/貨幣背後是有政府的擔保,政府是可以信任的,比特幣我不敢信任。那你知道 1971 年放棄金本位,當時政府說只是做為暫時手段,很快我們就會回到金本位嗎?快五十年過去了,可以問一下我們的政府,什麼時候要回去金本位。

你知道 2009 金融海嘯的時候,政府說低利率只是暫時的應急,量化寬鬆 (印鈔票) 只是用來度過危機的手段,幾年內我們就可以回到 2–3% 利率的常軌,也不用再量化寬鬆了?你知道今年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 的政策方向嗎?金融海嘯過去十年了,2019 年 FED 卻準備再次調降 (已經接近零的) 利率,量化寬鬆也將成為常態政策。

就坦白說吧,政府無法有效控制危機,危機擴大中。這是我們信任的擔保。

我並不是說政府是惡意要害大家的,但擺在眼前的事實,自從 1971 年人類放棄金本位,這個以稀缺性作為價值穩定的錨定機制後,我們就不斷陷入麻煩中,而這個麻煩不斷發展成為今天看到的困境。

比特幣是數位時代稀缺性的解決方案。只要有人願意使用比特幣,它就有價值。事實上,我曾經因為價格波動性,而質疑比特幣不應做為價值的保存,至少在發展初期的現階段。但我被一位專家提醒了,比特幣問世以來的十年間,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是你買了比特幣,到今天會賠錢的,三個月,佔十年期間的 2.5%,其它 97.5% 的時間買比特幣的人,到今天都是賺錢的!同樣這十年中,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商品比比特幣還要保值…

只有在上方紅色區塊的時間內購買比特幣,到今天是賠錢的,其它藍色區塊內購買,到今天都是賺錢。

再回到人類最原始的需求,價值的保存與轉移,隨著時代的不同技術 (冶金術 -> 印刷術 -> 電腦網路),會以不同的形式來滿足。

如果我們觀察人們為什麼購買房地產,購買股票,購買債券,購買保險,最底層的動機都是想完成價值的保存與轉移 (例如傳給後代),但幾乎所有購買這些東西的人,都不是專家。

我可能是醫生、老師、律師,但卻被迫要學會金融理財,了解房地產,關注股市匯市,只為了保存與轉移價值!這是非常巨大的生命與時間的浪費。

比特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上述東西的本質,就是稀缺性,就是買一個整體的比例。有了比特幣,人們可以不用再浪費生命去學習自己專長之外的理財,就買進比特幣,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式碼與資料,可以確保你的這一份價值永續存在,只要人類文明還能運作電腦網路,這份擔保就存在。(注意紙鈔價值的擔保,也是建立在人類文明還能操作印刷術的前提之下。)

而釋放出來的時間,人們可以去享受生活,而終於不用再擔心銀行裡的存款,會隨著時間而貶值。

想想看這樣的世界。

研究比特幣本身,即是研究到底什麼是錢,什麼是價值。

這很有趣,也很重要。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有夠多的普羅大眾認識到錢的本質 (拜網路讓資訊的流通越來越發達所賜),這將會讓政府控制錢的手段,失效。

我們需要找到新的,能讓眾人信服的模式,來讓經濟體系運作下去。

我逐漸認識到比特幣,或其代表的新形態價值的保存與轉移,是不可抗拒的歷史巨浪。

現階段我們能做的,是讓更多人開始認識/關注/了解這件事情,隨著人們認知的改變,我們作為人類,就會進入到歷史新的一頁。

我跟最上面提到的談話中的專家一樣,也認為這個過程,是 30–50 年的事情。換句話說,是有生之年看得到的。前十年看起來已經十分驚人且勢不可擋,五到十年後我難以想像,而 30–50年後?想想看!

個人財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會變成相對一件小事,當然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在過程中獲得足以安家立業的財富,但那比較像是我的家庭責任。說真的,我更有興趣的,是作為這個過程的一個觀察者所得到的樂趣。

這也是我寫投資日記的動力。下次見!


Bitcoin Tip: 3QqoDDrvWNZs6Gf9ZfD2gdbidhcdKs4kxJ


沒有關聯作品

修訂

關聯一篇作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