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人
马屿人

看看、试试、想想

痛苦的意义


这几天牙疼得厉害。原先那颗补过的牙又出问题。去看了医生,说只能拔掉。

那就拔吧。。

只是拔掉了还是痛,毕竟伤口愈合需要几天时间。

又不喜欢吃太多止疼药。

疼痛之下,身体就有点懒得动弹,做什么事情都有点蔫蔫的,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


于是就想:一般来说,疼痛的意义是提醒生物体远离危险、小心伤口。

但为什么带来的副作用是如此矛盾呢?

一方面让身体懒得动弹、尽量休息,但一方面又让身体容易过分激动。

尽量休息是为了减少接触新危险的几率,同时让伤口更快愈合;身体容易激动难道是为了在捕食者、敌人出现时迅速分泌肾上激素、从而有助于跑路?

好吧,权当如此。

那为什么女性分娩会这么痛苦呢?

照理说,为了种群的极大繁衍,生育过程应该和做爱一样让人愉悦才对吧?

女性痛经又是为什么?

用疼痛来提醒生育期的来临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劝退性质了?

这种疼痛就完全没什么必要嘛。



转而又想起,近几日被疯狂讨论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打算讨论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

只是小时候背书的时候觉得孟子的这些话挺有道理的,长大之后觉得不一定对:痛苦并不总是有意义的。


固然孟子列举的舜、傅说等人也许的确经历过种种磨难,但是也有很多人没经历过这些也做出很大事业来,比如唐太宗、宋太祖也许曾“苦心志,劳筋骨”,但要说也曾“饿体肤,空乏身”我是不大相信的;

再者,文天祥、史可法公子哥出身,是担起了大任之后才开始”苦心志、劳筋骨“的;

而如王导、谢安这种人,只怕一辈子啥苦都没吃过,摇着扇、品着茶就把所有事儿给办了。


另一方面,从概率上来讲,苦过心志、劳过筋骨、饿过肚子、空乏过身子的人何止千千万,最后担当大任的有几个呢?之所以印象中很多大人物都有苦难过往,只不过是担了大任、做了大事成就名声之后的一些人,自己或旁人喜欢寻找曾经过往经历中的苦难罢了。我感觉中国好多企业家就很喜欢这种忆苦思甜的活动,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他们之所以现在有这么多钱全是因为之前吃了那么多苦。可实际上,当年比他们更苦的人以亿万计,那些人儿哪去了?


所以要想真正的比较,应该是拿出苦过心志、劳过筋骨、饿过肚子、空乏过身子的人的成才比例和不曾经历上述痛苦的人的成才比例,比较一下哪个比例更高才对吧?


而且在物质相对丰足的现代社会,还有必要经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这种痛苦吗?

丘吉尔还不是大肚便便、喝着苏格兰威士忌对付德国人?倒是“苦其心志”这种事情没法说,为成就一番事业殚精竭虑总是难免的,但是否当事人一定就感觉“心苦”没法查证,也许是“苦并快乐着”呢。


另外经常听到有人宣扬“苦难造就人”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就像经历过大饥荒的某位寿星在传授她的长寿秘诀时说:要想活得长,草根当粗粮;要想活得久,树皮不离口。


还有’多难兴邦“这种话,纯属没有能力改变糟糕状况却还要强行敷衍、自我安慰。

可悲的是,阿Q精神被大多数人嘲讽的同时这种类似的屁话却竟被广泛接受,这当中既有权力光环的因素,也大抵因为比这种话更荒诞、更无稽的多的是。



更恐怖的是,很可能从今往后很多人不得不靠这句话进行自我开解、免得跳楼蹈海了。



最后说一句鸡汤式的话,冲淡一下苦味:在唯有痛苦磨难才能促使人进行思考、反省和提升的情况下,它才是有意义的;对于没有能力、不愿意进行思考、反省和提升的人,对于不需要经历痛苦磨难也能思考、反省和提升的人,痛苦磨难都是毫无必要、没有意义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