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人
马屿人

看看、试试、想想

海天酱油为什么“内销出口”两种标准?

海天酱油又摊上事了。


前段时间就有媒体爆料海天酱油长蛆虫,现在又因为内销出口产品配料表的不同而成为媒体焦点。



根据媒体的报道,海外网友发现海天酱油出口到加拿大、日本的产品配料表里不像其国内产品有那么多添加剂:


出口到加拿大的海天酱油配料表:水,大豆,盐,糖,蘑菇精




出口到日本的海天酱油配料表:水、大豆、食盐、糖、小麦






国内海天酱油配料:水、大豆、食盐、砂糖、小麦、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三氯蔗糖、苯甲酸钠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海天产品会内外有别呢?


很多网友都在质问。而海天公司的公开回复是: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这个回复看上去是完全回避了问题焦点。其实是给出了含蓄的答案:中国大陆的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和加拿大、日本是不一样的。


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都是大幅调鲜的增味剂,美味鲜、味极鲜等产品里含量尤其多,而5'-呈味核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比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更加增鲜几十倍,三者混合之后增鲜效果犹佳;但是谷氨酸钠(味精)吃多了会增加肝脏负担,而且容易口干,还曾经出现过所谓“中菜馆综合征”的争议。澳洲和新西兰的食品标准里指出,有不到1%的敏感人群在一餐中所摄取大量的MSG时,有可能会遇到“短暂”副作用,例如“头痛、麻木/刺痛、面色潮红、肌肉紧张及全身乏力”等。


苯甲酸钠是中国常用食品防腐剂。但有些国家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三氯蔗糖为人工甜味剂,常温下很稳定,但温度超过120℃容易分解出有害物质。


以上总结起来一句话,加拿大的食品标准比中国大陆高,而日本的比加拿大还要高,所以海天出口到加拿大和日本的产品,其配料自然与在大陆销售的不同。


然而海天公司绝不敢明说,之所以内外有别,是因为外面的标准更高,明说了会是打谁的脸呢?所以只好隐晦地表示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如果不是很健忘的话(不幸的是很多人都健忘得很),就应该还记得当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时,蒙牛公司高层为安抚港人,特地声明在港销售的牛奶标准比销售大陆的标准要高很多,港人无须担心蒙牛牛奶的安全。


出口的产品质量要求比内销的要高,其实这几十年来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即使像蒙牛高层那样不小心捅破了窗户纸,也只是一时泛起涟漪罢了。


那么为什么几十年来,出口的产品质量要求一直比内销的要高?

总结起来原因很简单,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国内人穷且贱。


出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就是为了赚取利润的。很多国外的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但相对应的和他们做生意利润也更高。国内的则质量低点没关系,只要价格够便宜就行。那企业自然是看人下菜碟了。


还有就是,像食品之类东西,在国外出了质量问题,是很容易被消费者告到吐血、被监管部门罚到倾家荡产的,轻则声誉重伤,重则关门倒闭。像在日本更是极端到可能要自杀谢罪。


国内呢,一方面消费者告企业极其困难,而且即使赢了官司,那点赔偿金对企业来讲是九牛一毛,对消费者来说却还完全补偿不了为之投入的时间精力,还要随时面临被企业反告诽谤、敲诈甚至被跨省的危险。试举一例,当年声名赫赫的职业打假人王海,如今安在?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监管部门、对食品政策的影响力是近乎零。于是消费者各方面被压制住无法伸张,大多数消费者也就失去抗拒意识。总结起来就是,国内人的命极其轻贱,遭久贱而恒自贱。



最后,这种情况有什么方法改变吗?

有的!

能力强、血槽长的多去告告厂家;

能力弱、胆子小的多发发声音,支持一下前者,谴责一下后者。


哦,你不想惹麻烦、什么都不想做?

那你早上吃铝超标的油条,中午吃苏丹红鸡蛋,晚上吃地沟油炒菜,就是活该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