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人
马屿人

看看、试试、想想

《福尔摩斯小姐》中的英国女权和民权


《福尔摩斯小姐》(英文名:Enola Holmes)像是一部爆米花电影,身怀绝技的少女被迫进行一场人生冒险,经历一番波折后最终揭穿坏人阴谋、拯救世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方向,精彩刺激而又Happy Ending。

 

影片情节分为主辅暗三条线。

 

主线是在艾诺拉16岁生日之际,她的母亲欧多里亚突然消失不见,艾诺拉决定独自前往伦敦寻找失踪的母亲。

 

辅线是年轻的图克斯伯里侯爵也在这个时间离家出走,并遭到神秘人的追杀。

 

暗线则是英国议会正在讨论选举权改革法案。这条暗线又分别与主线和辅线重合,并最终使三线交汇在了一起。

 

如果对影片中的一些细节投入更多关注,倒更像一杯提神的咖啡或浓茶,特别是对于政治爱好者而言。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于1884年,时值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已大成,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然而在另一方面民众的政治权利上仍然有着非常重大的缺陷:妇女的社会地位依然是从属性的,也没有选举权,连男性都还得需要有足够的财产才能享有选举权。上层社会、贵族精英大多对普遍选举权和妇女选举权持反对态度,甚至嗤之以鼻。福尔摩斯家的大哥麦克罗夫特即是其中一员。

 

艾诺拉和麦克罗夫特之间的冲突和较劲算是保守和进步两种思想观念之间斗争的温和表现,麦克罗夫特要安排艾诺拉进入淑女学堂,按照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典型范式生活,而欧多里亚精心培养的艾诺拉思想独立且意志坚定,不愿接受这种束缚。

 

另一方面,作为保守势力当中极端代表——图克斯伯里的祖母,为了反对变革、维持现状可以狠心做任何事情,包括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和亲孙子。而作为进步力量中的极端代表——艾诺拉的母亲欧多里亚则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决心铤而走险去搞爆炸案。在影片中欧多里亚对艾诺拉说:“我之所以离开正是为了你。我无法忍受你将来生活在如今这样的世界里面。所以我只能战斗。“这让我想到了谭嗣同临刑前跟妻子的对话。

 


影片细节一 《妇女的屈从地位》


艾诺拉的母亲欧多里亚突然消失不见后,艾诺拉的大哥麦克罗夫特和二哥歇洛克闻讯赶来。麦克罗夫特在欧多里亚房间里拿起一本书时,很反感地嘟哝了一句:哦,上帝!女权主义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妇女的屈从地位》(英文名:The Subjection of Women),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写出自由主义奠基之作《论自由》的那位。密尔在《妇女的屈从地位》中力辩:女性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而不应该事先就给予限制;既然政治政策必然同时影响到女性,女性理当获得和男性同等的选举权利。

 

虽然早在1832年,就有亨利·亨特(Henry Hunt)在议会中为妇女选举权请愿,但只招来一片嘲笑声。当年通过的“1832改革法案“扩大了男性拥有选举权的范围,但也首次明文规定“投票者”仅限男性。

 

直到1866年,才有第二位议员做类似请愿,就是密尔。在议会讨论“第二改革法案”时,他提出了一个“密尔修正案”,想要推动男女平等投票权,被议会以194票反对:73票赞成给否决。但是由于密尔本人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提案激励了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政治运动。

 

1867年,莉迪亚·埃内斯汀·贝克尔(Lydia Ernestine Becker)创建了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

1869年,密尔的《妇女的屈从地位》出版。

1870年,莉迪亚·埃内斯汀·贝克尔创办《妇女选举期刊》。

 

从1870年开始,几乎每年议会都会收到与妇女选举权相关的请愿,直到1928年妇女获得平等投票权为止。

 



影片细节二 柔术和炸药


在影片中,艾诺拉从小就接受欧多里亚以及黑人武术师埃蒂斯的柔术训练,并且欧多里亚还和她一起做与炸药相关的化学实验。无论是在埃蒂斯的商店里还是艾诺拉跟踪线索而至的仓库里都存放着炸药。

 

这两者增加了影片的刺激程度,但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综合这两个细节,还可以判断影片中欧多里亚的原型应该是艾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艾米琳·潘克赫斯特是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权运动领导者之一,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她的强硬立场和激进作风。

 

潘克赫斯特


潘克赫斯特从小受其母亲熏陶,14岁时即跟随母亲参加莉迪亚··贝克尔的聚会。原本她和贝克尔等人一样也是通过演讲、印发传单以及游说国会议员的方式来倡导女性投票权,最后她痛感多年努力却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是她们这群妇女过于温和,故而无法引起公众特别是政要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于是如影片当中欧多里亚所说的那样:“想让自己的声音被人听到,必须制造出噪音来。“潘克赫斯特和一班志同道合的妇女创建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将“行胜于言”作为信条,从示威、绝食抗议等方式发展到砸政府玻璃窗、向首相等政要的车驾扔斧头,甚至纵火、搞爆炸等。

 

而为了不那么容易被警察所抓捕以及应付警察的骚扰,她们特地开办了柔术训练营培养女保镖。

 

影片细节三  1884年改革法案

《改革法案》在影片中一开始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到影片末尾才揭晓它既是欧多里亚失踪的原因,也是图克斯伯里被追杀的原因——作为继承爵位的贵族,他在议会上院拥有关键的一票,他的进步主义思想意味着他会投票赞成扩大选举权范围的《改革法案》,而这是保守势力绝不愿意见到的。

 

在英国的民权演变史中,1884年的“第三改革法案”是一个中间过渡性质的法案。

 

之前分别有1832改革法案和1867年“第二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范围,“第三改革法案”则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选举权范围,使居住在乡村的国民和居住在市镇的国民拥有了同样的选举权,但是仍然有财产额的限制,大量的成年男性仍然没有投票权,女性也仍然被排除在外。

 

就这一点认真而言,影片中艾诺拉带来的胜利是打了折扣的,末尾欧多里亚的欣喜也是有疑问的:女性并未获得投票权。

 

要直到1918年通过的“第四改革法案“才终于取消了财产额的限制,所有21岁以上的男性都获得了投票权,同时给与30岁以上的女性以投票权。这次的改革法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大量复员士兵没有足够的财产达到1867年第三改革法案设定的条件,据此剥夺他们的投票权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财产额的限制顺理成章地被取消。同时因为在大战中丧失了太多男性死亡,导致整个社会女多男少,妇女在战场后方的作用突显了出来,于是给与妇女选举权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但为了保障男性选民不少于女性,又给女性选民设置了30岁的年龄限制。


1928年“第五改革法案“将女性的年龄限制改成了21岁以上,终于男女平等。

1969年“第六改革法案“则将年龄限制放低到了18岁。

 

在这种历史演进中,潘克赫斯特所代表的激进派起到了多大作用,在历史学家那里是件有争议的事情。


毋庸置疑,她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潘克赫斯特本人7次入狱。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妹妹也都曾被捕入狱。妇女社会政治联盟的其他成员当中入狱、被殴打的也很多。1913年,艾米莉·戴维森在赛马场进行宣讲活动时遭到英王乔治五世的马踩踏,四天后重伤身亡。在此之前,艾米莉·戴维森有9次被捕的纪录。1914年潘克赫斯特的妹妹玛丽因参与议会大厦外的示威而被捕入狱一个月,之前她已经两次被捕入狱,这次出狱两天后在圣诞节当日去世。

 

艾米琳·潘克赫斯特被捕


另一方面就在妇女社会政治联盟最盛之时,其成员也仅仅2000多人,还全部都是女性。而同时期的温和派,继承莉迪亚··贝克尔衣钵的米利森特·福西特和她所领导的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联合会,则有超过10万名成员,其中有一些是男性。2018年BBC票选“过去一百年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米利森特·福西特排名第一。

 

伦敦议会广场中米利森特·福西特的塑像


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若没有激进派带来的冲击力,单靠温和派也很难成功;而若没有温和派作备选项,成功的路途可能会更曲折漫长。双方相互牵制又相互补足可能才是成功的要素。


今日世界之所谓“进步”和“保守”、 “革命”和“改良”云云可能也大抵如是。


归根结底,勇气决定一切。

Courage calls to courage everywher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