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
y2

科研界打工仔,在象牙塔窺看世界和貓。

【人生最後的24小時】最後的安樂

「你在這一世的表現還可以,我們一向會根據死亡記錄簿為部份合格者提供死亡通知服務,讓你在最後的24小時可以做點準備。」
電影《死神の精度》劇照 來源自網絡

0000
死神的服務態度意想不到地周到,她想,至少不是飛來橫禍啊。她一直不害怕死亡,她害怕的只是突如其來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死了的那種死法。

還有,死神長得真像金城武。

於是在凌晨十二點,接到死神的通知後,丁丁拿起筆開始寫要做的事。寫好後,她拿了一瓶酒,打開自酌一番。一瓶酒喝罷,她躺在床上,腦海只有一個念頭:「雖然馬上就要長眠了,還是要好好睡一覺啊。」


0900
今天是一個晴天。

吃完早餐後,發了封電郵給她大學時遇到的恩師:「回想小時候的夢想,我從未發過做科學家的夢,是很多離奇又帶點幸運的巧合讓我走上做科研的路。在這場奇幻之旅的轉折點中,我很慶幸認識了你。我在這一路上得到很多珍貴的收獲。最終沒有成為一個只為了物質生活而工作的人,做到了熱愛和實踐理想,我是幸福的。」

合上電腦,她想了想:「我覺得還是要打扮一下。」思前想後,發現她還是最愛珍珠,丁丁於是出門後先去買了一對珍珠耳環和頸鍊,並按照原訂計劃去Häagen-Dazs買一個巨大無比的雪糕吃掉。


1100
約了最好的朋友們吃飯,她們聊起了近況和很多往事。年紀到了便會明白,朋友相聚,所吃的食物從來不是重點。道別時,她們來了一個很長的擁抱,丁丁告訴友人,她要去一個很長的旅行。

告別了好友,跟本來可發展男女關係的對象通了個電話後,丁丁散步到酒店。昨晚寫清單想到的第三件事,竟是這一項,不由得噗哧一笑。年少時告別初戀後,她一直享受單身的快樂,無拘無束的生活實在太快活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後因輾轉旅居不同城市,她覺得無謂浪費時間談風花雪月的戀愛,亦無謂浪費別人珍貴的感情。

友人敲了門,她打開房門大義凜然道:「黎啦我地(來吧我們)!!」

翻雲覆雨後,她望著天花板懸吊的燈,腦海空白。唉,至少體會了所有身體上能夠獲得的快樂了,還不錯嘛。


1430
有點累,她找了一個草地,喝着咖啡曬太陽。突然就想起在外求學的一個周六,也是陽光明媚的一個午後,她拿了一條毛氈和一本書躺在實驗室外的長椅,讀了半小時後便舒服得睡着了。回想起那些年,的確是她人生中最肆意快活的美好時光。真懷念。

在回家的路上,丁丁拿着電話,檢查富奸更新了沒有,毫不意外地發現獵人還是休刊中。於是她在社交媒體上留言:「咁多年我都等唔到hunter x hunter嘅結局,富奸你究竟幾時先輸哂啲麻雀錢(這麼多年我都等不到獵人的結局,富奸你到底甚麼時候才輸光麻將錢)?」


1600
回到家後,她先包好兩幅早前畫好的作品,一幅是自畫像,另一幅是全家福。其實也沒有甚麼值得留下的,再多的物件也只是讓在世的人睹物思人。

丁丁打開電腦播放Brahms的《c小調第三鋼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No. 3 in c min, Op.60) 和Mozart的《安魂曲》(The Requiem in D min, K. 626)。前者雖為Brahms求而愛不得之下所寫的曲,但是第三樂章實在是太優美了,在聽過的古典樂中,她最喜歡這首古典的這一選段。丁丁是個無神論者,但是不得不承認Mozart為宗教寫的這部安魂曲,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慰撫不安定的心靈,在工作或是煩躁時,她總習慣聽上一次。她一邊聽一邊讀着這麼多年以來,讀書寫下的筆記。

昨晚丁丁就記起《Dead Poets Society》裏Captain講過的一段話,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活了這麼久,她很少讀現代詩,因為她對這種體裁沒有太大興趣,另外一個原因......她不想提。既然她此刻還活著,在最後的這段時光裏,何不來個大冒險,讀一首詩。於是丁丁打開了中學畢業時,好朋友送給她的那本沒有讀完的詩集(也是家裏唯一一本詩集),書籤擱在《際遇》中:

「在馥鬱的季節 因花落
因寂寞 因你的回眸
而使我含淚唱出的
不過是
一首無調的歌

卻在突然之間 因幕起
因燈亮 因眾人的
鼓掌 才發現
我的歌 竟然
是這一劇中的的輝煌」

太難理解了…...OK,她承認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己從來就沒有讀懂過現代詩。合上詩集思考了一會兒,她又隨手翻開,翻到的這頁的是首名為《詠嘆調》的詩:

「不管的是要哭泣著
或是 微笑著與你道別

人生原來一場難分悲喜的
演出 而當燈光照過來時
我就必須要唱出那
最最艱難的一幕

請你屏息靜聽 然後
再熱烈地為我喝采

我終生所愛慕的人啊
曲終人散後
不管我是要哭泣著
或是 微笑著與你道別

我都會慶幸曾與你同臺」


1900
哥哥嫂子帶着小侄子過來吃飯了。在丁丁的清單裏,有一項是想和哥哥一家再吃一次爸媽做的飯。

那年春天的肺炎疫情,母親在哥哥家中照料剛出生的小孫子,只獨留她和父親在家中。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父親擔起了煮飯的責任。她那時還嫌棄過老爸做的飯不如老媽的好味,如今卻想再吃一次他做的魚,再喝一次媽媽煲的湯。


2030
飯後,家人在一旁閑聊,丁丁和小侄子一起吃掉回家路上買回來的蛋糕。她告訴小侄子:「以後我啲lego同書比哂你架啦,好好地做大個仔呀(以後我的Lego和藏書就歸你啦,要好好長大哦)!」

丁丁認為,如果是很重要很疼愛的人,所有的愛都已經在平淡的日子裏通過行動所有表示,臨別之時不會有多餘的表示和叮嚀。但是,自小不習慣向家人表達情感的她,此刻卻很想用言語表達愛意,於是她鼓勵小侄子向家人表達愛意時,也大聲說一句:「爸爸媽媽哥哥嫂嫂,我愛你地。」


2200
寫一封遺書並不困難,某年某夜走上街頭後,丁丁便寫過一封。寫完人生最後一封信後,她在另一張空白的紙寫下電話、社交媒體和銀行的密碼,免得死後帳戶還被人盜用。接着,丁丁又在新一張紙上列出告別式的注意事項:

  1. 播放iPod Classic裏的 「一場派對的清單」
  2. 每個人都要講一句個笑話
  3. 可以哭,但請離開時微笑
  4. 我的墓誌銘要寫:悲觀的理想主義者,過了個尚算快活的人生,醉生夢死,不自覺也。做人最開心係要有貓呀!


2350
洗完最後一個澡,她戴上早上買的首飾。

丁丁突然發現,沒時間了,來不及了。原來人生的盡頭,很多時候想做的事都跟「再一次」有關,再吃一次雪糕、再重溫一次一部電影、再去揮霍一次人生、再講一次我愛你。原來我們都一樣,活著時想再見一次已逝的親友,死後想再來人間走一趟,只為好好對親友告別。如今死神的通知,讓她留了足夠時間完成這一切。

「媽咪,陪我一齊訓得唔得呀(媽,能不能跟我一起睡)。」她又請求母親撫摸她的頭,猶如那年夏天,因朋友來玩借出自己的床,睡在爸媽的床上不想起床的時光。

好吧,死亡還是有點讓人害怕。

但黑暗來臨的那一刻,她又在想,人死後,意識去哪裏呢?我快知道了⋯⋯也許這個發現會有點酷?


#

丁丁就是我,不知為甚麼有一點害羞,所以決定以第三人稱小說體記載XD

20歲被我劃為終於懂事的年紀,在20歲之後幾年,相繼經歷了認識的友人過世。當時就在想,再見一次就好了,不管是誰,都一定要好好告別,但是千萬不要傷感,因為仍會再見的。

活著時也請幽默豁達一點,是我讀完《莫斯科紳士》後決定要做到的一件事。

文中提到的詩集是席慕容的《無怨的青春》,的確是朋友送的,剛剛也是這樣翻開兩首詩。至於派對歌單,有興趣可按這裏(Spotify playlis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