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n
Saturn

系列2:徐光启等人与耶稣会士的惊天阴谋:全面控制明朝

原址:系列2:徐光启等人与耶稣会士的惊天阴谋:全面控制明朝 (qq.com)

作者: 生民无疆

二、明朝火器简史

众所周知,火药、火器诞生于中国。火器在军事上的应用,有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

永乐年间(1403-1424),在首都近卫部队设置了专门的火器部队,名曰:神机营。同时,在前线要塞的制高点,均配置了用于防御的大炮;在一线作战部队,均配置了便于移动、适合近战的轻型火器。《明史·兵志》:

至明成祖平交阯,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永乐十年,诏自开平至怀来、宣府、万全、兴和诸山顶,皆置五炮架。二十年,从张辅请,增置于山西大同、天城、阳和、朔州等卫以御敌。

有人因此认为,直到明成祖平交阯之后,明军才引入火器,设置神机营。其实,明军平交趾之前,军中便有名曰“神机”的部队。明初名臣杨士奇《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太子太傅成国公追封东平王谥武烈朱公神道碑铭》(《皇明文衡》卷七十五,第586页):

(永乐四年)命王总兵佩征夷大将军印,率左右副将军、左右参将,及神机、横海、骠骑、游击、鹰扬五将军,兵八十万讨之(交趾)。

永乐四年(1406)决定征讨交趾时,所谓五将军之中便设有神机将军。

稍稍阅读明史便知,早在元末明初,火枪火炮便被广泛应用于水战、陆战,成为战场上的常规装备。

先举两个水战的例子。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均出动成百上千的舰船,在鄱阳湖上展开决战,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炮战,《明史·太祖本纪》:

(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友谅闻太祖至,解围,逆战于鄱阳湖。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戊子,合战,徐达击其前锋,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数十,杀伤略相当……

或许是朱元璋的水师的火炮更先进,或许是朱元璋的将士更勇敢善战,总之,陈友谅的主力在鄱阳湖一战中损失殆尽。此战结束,标志着明朝建立成为必然。

此战中,朱元璋的座舰,曾被陈友谅军的炮火击碎,《皇明启运录》卷二:

又一日,与友谅鏖战,(刘)基在御舟……连声呼曰:“难星过,可更舟。”上悟,如其言更之。坐未半晌,旧舟已为敌炮击碎矣。

正好当时刘基与朱元璋同在一船,刘基及时提醒朱元璋换船。朱元璋刚刚转移到另一条船上,那御舟就被陈友谅军的炮火击得粉碎。

此事,令朱元璋印象极为深刻,一想起来就后怕。多年后,明朝建立,朱元璋登基。洪武元年(1368)十一月,朱元璋在给刘基的手诏中,还专门提到这事,《皇明启运录》卷四:

至于彭蠡之鏖战,炮声击裂……尔亦在舟,岂不同患难也哉!

随后,明军出动大批装备有火枪火炮的战船,进攻四川,一路势如破竹,顺利平定四川,《皇明启运录》卷六:

攻水寨将士,皆以铁裹船头,置火器而前……下流之师,以拥舟前进,发火炮、火筒夹击,大破之。

再举几个陆战的例子。

在陆战攻守中,火枪火炮更是发挥着巨大作用。陈友谅大军进攻抚州城,将城墙打开了三十多丈的缺口,朱元璋的守军用火铳将蜂拥入城的陈友谅军击退,朱善《安定侯程忠愍公神道碑》(《皇明文衡》卷七十二,第570页):

寇兵戴竹盾如箕薄抚州城,城坏三十余丈,卫公以火铳击退之。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开始对付张士诚,围攻苏州城,《皇明启运录》卷三:

筑敌楼三层,下瞰(注:姑苏)城中。置弓弩、火铳于上,又设襄阳炮以击之,炮着物无不糜碎,炮风着人皆死,城中震恐。

朱元璋大军在城外建立高楼,以弓弩、火铳封锁苏州城,又用襄阳炮不断地轰击城内。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便是遭炮击身亡,《明史·张士诚传》:

丞相士信中炮死,城中汹汹无固志。

这里的襄阳炮是火炮,在《明史·兵志》有明确记载(见后引文)。有人把此襄阳炮与宋末的襄阳炮(抛石机)混为一谈,大谬。抛石机抛出的石头,显然不能“炮风着人皆死”。

在明朝建立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明军的火器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开发出了适合于各种环境作战的各种火器,性能越来越优良,《明史·兵志》:

正统末,边备日亟,御史杨善请铸两头铜铳。景泰元年,巡关侍郎江潮言:“真定藏都督平安火伞,上用铁枪头,环以响铃,置火药筒三,发之可溃敌马。应州民师翱制铳,有机,顷刻三发,及三百步外。”俱试验之。天顺八年,延绥参将房能言麓川破贼,用九龙筒,一线然则九箭齐发,请颁式各边。
至嘉靖八年 ,始从右都御史汪鋐言,造佛郎机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二十五年,总督军务翁万达奏所造火器。兵部试之,言:“三出连珠、百出先锋、铁捧雷飞,俱便用。母子火兽、布地雷炮,止可夜劫营。”御史张铎亦进十眼铜炮,大弹发及七百步,小弹百步;四眼铁枪,弹四百步。诏工部造。万历中,通判华光大奏其父所制神异火器,命下兵部。

鉴于上述“通判华光大奏其父所制神异火器”语焉不详,特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三百相关内容如下:

(万历二十四年)原任兖州府通判华光大奏父华富制有神异火器,职方试验堪用,比报东虏小歹青入寇广平,以火器攻虏,虏辄扶伤奔北,既而督抚传檄捣巢,委督放火器,得获大捷;至水战,大船不必挽桨,止用二人潜以盘水车,飞轮搅之,一船可烧敌船百艘,欲为天津通州海口备御,计章下兵部。
  • 正统末(1449)  双管火器诞生。
  • 景泰元年(1450)

1. 专门用于袭击骑兵的三管火器诞生;

2. 三连发的火枪诞生,射程三百步即500米;

  • 天顺八年(1464)  九管火器诞生。
  • 嘉靖八年(1529)   仿制的佛郎机炮诞生。
  • 嘉靖二十五年(1546)  系列火器诞生:

1. 三弹连发的火器(三出连珠炮);

2. 十弹连发的轻便火器,骑兵也可以使用(百出先锋炮;据《大明会典·火器》:“式如佛朗机,损其筒十之六,纳小砲十,系火绳于筒外,连发连纳,末有锐锋如戈形,长六寸、以代铁枪。一人持放,马上亦可”);

3. 铁捧雷飞炮;

4. 母子弹(母子火兽);

5. 火兽布地雷炮(载于骡马身上的火炮);

6. 射程七百步即1100米的十管火炮诞生;

7. 射程四百步即660米的四管火枪诞生。

  • 万历二十四年(1596)

1. 更优良的火炮诞生;

2. 转轮推动的高速海船及其相应的火器诞生。

真实的情况远比这复杂许多,精彩许多。

明朝政府拥有强大的武器装备生产能力,其兵工厂分为中央、地方两级。仅据《明史·兵志》所罗列,明朝中央兵工厂生产着适用于各种战场环境的火器便多达数十种:

明置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号将军者自大至五。又有夺门将军大小二样、神机炮、襄阳炮、盏口炮、碗口炮、旋风炮、流星炮、虎尾炮、石榴炮、龙虎炮、毒火飞炮、连珠佛郎机炮、信炮、神炮、炮里炮、十眼铜炮、三出连珠炮、百出先锋炮、铁捧雷飞炮、火兽布地雷炮、碗口铜铁铳、手把铜铁铳、神铳、斩马铳、一窝锋神机箭铳、大中小佛郎机铜铳、佛郎机铁铳、木厢铜铳、筋缴桦皮铁铳、无敌手铳、鸟嘴铳、七眼铜铳、千里铳、四眼铁枪、各号双头铁枪、夹把铁手枪、快枪以及火车、火伞、九龙筒之属,凡数十种。正德、嘉靖间造最多。

上述火器,在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被大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据《大明会典·火器》:

鸟觜铳,嘉靖三十七年造一万把。

嘉靖三十七年(1558),仅鸟觜铳,中央兵工厂就生产了一万支。

据《大明会典·火器》,中央兵工厂和位于内地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主要用于充实朝廷的军火库储备和供应京营的军队。位于边防重镇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全部留存于本地军火库,以保证边防的需要。

明朝时,地方兵工厂也拥有强大的武器装备研发生产能力。据《大明会典·火器》:

各边自造:正统十四年,四川;弘治四年,湖广、广西;正德六年,青州左卫;(正德)七年,徐州;(正德)十二年,凉州,俱准自造铜将军神铳等器。千里铳……嘉靖四十四年题准辽东自造。毒火飞炮……连珠佛朗机炮……上二器,俱嘉靖二十三年题准山西三关自造。
正德四年,以宣府当虏要冲,奏准给熟铁二十万斤。

地方兵工厂也制造各种火器。正德四年(1509),朝廷一次性拨给宣府二十万斤熟铁,以支持其制造武器。

明朝军工技术发达。为了满足实战需求,各类火器被不断改进,并辅之以各种机械设备,以提高火器的机动性和使用效率。《明史·兵志》:

中原用车战,而东南利舟楫,二者于兵事为最要……至正统十二年,始从总兵官朱冕议,用火车备战。自是言车战者相继。十四年……箭工周四章言,神机枪一发难继,请以车载枪二十,箭六百,车首置五枪架,一人推,二人扶,一人执爨。试可,乃造……(景泰)二年,吏部郎中李贤请造战车,长丈五尺,高六尺四寸,四围箱板,穴孔置铳,上辟小窗,每车前后占地五步。以千辆计,四方可十六里,刍粮、器械辎重咸取给焉。帝令亟行……(成化)十三年,从甘肃总兵官王玺奏,造雷火车,中立枢轴,旋转发炮……万历末,经略熊廷弼请造双轮战车,每车火炮二,翼以十卒,皆持火枪……

正统十二年(1447),开始将野战中火炮机动性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正统十四年(1449),解决了通过分工协同实现火枪连发的问题。

景泰二年(1451),解决了行军途中迅速建立堡垒,并保证士兵自身安全的问题。

成化十三年(1477),解决了野战中的旋转发炮问题。

万历末(1620),炮兵实现了专业化,并建立起了步炮协同机制。

与此同时,明朝海军的火炮装备技术也不断发展进步。《明史·兵志》:

舟之制,江海各异……海舟以舟山之乌槽为首。福船耐风涛,且御火。浙之十装标号软风、苍山,亦利追逐。广东船,铁栗木为之,视福船尤巨而坚。其利用者二,可发佛郎机,可掷火球。大福船亦然,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海苍视福船稍小,开浪船能容三五十人……艟〈舟乔〉船视海苍又小。苍山船首尾皆阔,帆橹并用……沙、鹰二船,相胥成用……渔船至小,每舟三人,一执布帆,一执桨,一执鸟嘴铳。随波上下,可掩贼不备。网梭船……可哨探。蜈蚣船,象形也,能驾佛朗机铳……两头船,旋转在舵,因风四驰,诸船无逾其速。

明朝海军拥有适合各种环境和需求的舰船,上述所列的便有十余种。海军官兵主要作战武器是以火炮、火球为主的各种火器。即便是在小型港湾实施偷袭活动,仅载三名士兵的渔船,士兵也是使用火器鸟嘴铳。

待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