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ook icon

melodyyiu

@melodyyiu

兩個雙年展與兩個美術館

剛好這週有機會把上海和台北的兩個展覽匆匆看了一下,在沒有做太多功課沒有預覽的前提下,加上對兩個城市的經驗與認知,紀錄一下當下的一點點感想。

衝破黑盒的窗口

近年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創作跨媒體/界別的作品,劇場不只是單面向的觀眾與舞台,展覽又變成是流動性更強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衝破媒介和空間已經不是新鮮事,現在更是基礎和理所當然的起步點。

記一下成為公民

其實本想保持在這裡關於研究的內容,可是從前兩年只是在找一個書寫紀錄平台,到開始刷卡每月5元,到這兩週緊隨步伐儲錢做civic liker… 想想這不就是剛剛在寫關於公民/文化參與的案例嗎?

促進文化參與的媒介

延續上篇介紹在文化區設計中著重“場所”的案例,其實也反映了文化機構近年越來越關注公共參與性的趨向。隨著公民意識的提升和政府介入/資助的縮減,許多文化機構也從側重對外文化輸出轉至面向本地社群的願景,而公眾“文化參與性”再次成為了文化機構關注的議題。

大型文化區之中的“場所”設計

繼上篇講述“場所”的概念應用在藝術作品至建築空間尺度,進而也可以套用在文化區的規劃建設策略上。歐美自20世紀後期的城市發展開始關注公民歸屬感,而通過文化建設營造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場所”正好切合這個需求。

“場所”:從雕塑到建築的尺度

許多時候我們都是通過航拍或建築形態 看見 藝術文化區和博物館劇院。那麼,在這個廣角尺度之中,*人* 的位置在哪裡? 一連兩篇課堂上的案例分享,討論“場所”的概念以及於文化空間規劃設計的應用。

《Daedalus Drone》玩音樂的建築

動態+聲音+空間的“劇場”作品一直是我那杯茶。最近在建築課堂跟學生分享劇場和建築創造空間的共通點,正好這兩天看了這個作品就是這樣一個跨界設計的案例(雖然也不是“看” 也不是“劇場作品”)。

文化建築的城市形態(urban form)

現代文化建築有點像古代的教堂,是重要公共領域同時也是備受矚目的城市地標,很容易在地圖上認出的形態獨特建築。通過平面圖去閱讀文化建築能夠不被外貌形態影響,聚焦在空間結構去探討建築的社群關係以及公共空間的形成。本文將針對城市空間和建築周邊兩個尺度的圖底型態進行分析,通過幾個為人熟悉的案例來對比文化建築的城市型態。

文化建築不是一棟大樓

上文簡述了關於博物館/劇院的原型並介紹了戰後歐洲“文化中心”的起源,接下來再以幾個文化中心的案例,討論文化建築如何影響城市,而不只是作為觀賞用的漂亮宏偉建築物。

博物館、劇院、文化中心

大約始於文藝復興時期,文化活動在城市生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美術館和劇院被認為是連結大眾的公民/公共空間。相對於20世紀末期較為理想化的文化機構與公民社會關係,今天的公營文化機構正面臨不同層面的挑戰。本文追溯博物館和劇院這兩種原型,通過回顧文化機構的起源與演變,去了解它們在現今社會的定位並由此再作出進一步討論。

《千高原》空間:消失的門閾

參與 西九自由空間《千高原》劇場研究項目的空間設計筆記。

公共生活及空間研究簡述

20世紀中後期,歐美城市開始對現代主義所推崇宏大城市規劃理念提出質疑,慢慢開始轉向關注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和體驗。早期的城市研究均以靜態空間為主體去衡量某個特定空間對活動的影響,可是我們能否進一步以動態生活的角度出發去探討空間於活動之間的互動性?而公共生活的特質又如何置於文化場所之中?本文將從兩個角度去考慮公共生活與文化空間之間的互動關係。

從平面圖閱讀公共空間

關於文化空間的建築討論,通常圍繞著型態美學或者象徵意義,較少談及真實被體驗的公共空間。本文以閱讀建築平面圖形的方式,針對空間結構的社會意義去理解文化公共空間。首先介紹兩個關於建築空間圖形的關鍵概念,分別是17世紀羅馬諾利地圖(Nolli Map)和1980年代出版的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並以此為基礎嘗試一種不同的空間閱讀方式。

香港70年代文化基建的決策框架

關於文化建築的討論經常圍繞著星級建築師和建築造型設計,可是如果將文化建築理解為“公共文化機構”,便會發現文化基建其實不只是一座標誌性建築,還涉及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而成。本文以香港文化中心長達二十多年的建造過程為例,通過分析不同機構及人物如何影響二十世紀後期香港文化建設,探討文化建築與文化政策方向的關係。

文化中心的誕生

隨著1989年11月一整個月的藝術節慶祝活動,“香港文化中心”正式開幕,標誌著香港20年代後期最重要的公共建築及文化地標。本篇將圍繞文化中心構思初期的相關事件與社會背景,闡述大型公共建築的形成,在各種不同條件的角力及影響下,其實早在建築師設計藍圖之前已經開始。

“文化中心”作為一種建築類型

“文化中心”可以是泛指一般綜合性文化建築,但其實它是一種於二十世紀後期歐洲興起的新建築和公共機構類型,亦稱為藝術中心或文化之家。在戰後推行福利主義政策的國家認為“文化”是社會需求的一部分,與教育/醫療等有著同等地位。在歐洲各大小城市興建的“文化中心”正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本文旨在分析理解“文化中心”作為一種公共機構和建築類型的背景,以討論建築與政策之間的關係。

從新發現 香港文化中心

自1989年開幕,香港文化中心作為城市地標的評價一直好壞參半,位於維港海傍卻幾乎沒有窗的建築型態或外牆粉紅「廁所磚」均讓人詬病。可是或許直到西九場館陸續投入服務,文化中心無可否認是香港三十年來最重要的文化場所,也是無論是否藝術愛好者的公眾和遊客的熱門景點。其實文化中心的設計和建設過程,更反映了香港自7/80年代文化發展和香港獨特的身分......

從三座建築看香港文化發展簡史

香港的公共文化建設大約始於戰後50年代,隨著8/90年代的經濟發展最為活躍。本文從研究文化建築的公共空間切入,通過 大會堂 - 文化中心 - 西九戲曲中心 三座文化建築,簡述香港文化發展的三個時期。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