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James
MaxJames

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深度學習的技術》:帶你打造5層次的強效學習系統!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

《深度學習的技術》的作者楊大輝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楊大輝是作家也是個說書人,本身經營4THINK網站,深度解讀許多書籍。

曾在〈寫了10篇部落格後,我學到的6件事!〉提到過,自己的寫作模板有參考4THINK,也有訂閱他第二季的說書,算是小粉。覺得是時候,談談這本我很喜歡的作品。

本書的結構性相當強。利用五層次的方法論,幫助讀者,建構出有深度的學習系統。

【第1層:記】

首先是最淺的學習層次:記。也就是將知識記下來的能力。作者介紹了五種效應,只要能利用這些效應來設計學習,就能取得不錯的記憶效果。

〔一、提取效應〕

一般談到記憶,常用的方法就是反覆重讀。但研究指出重讀其實對加深記憶幫助有限。更為有效的方式,是透過回憶或稱「提取」的方式來記憶。以背課文為例,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讀一遍就默寫,「強迫」自己回憶讀過的內容。

這乍看很反直覺,而且會很痛苦。但這樣費力的模式反而更可以把內容真正刻入腦中。這種現象稱為測試效應或是提取練習效應。所以,考試其實就是最好的記憶學習方式之一。

〔二、間隔效應〕

還記得過去學校怎麼安排課程的嗎?可能一個早上就有數學、英文、物理和化學對吧。為什麼不集中起來,比方說整個早上都上數學呢?這背後其實是有理論支持的,也就是所謂間隔效應

這同樣很反直覺,因為大量集中學習可以一次學很多,而且完整性比較高不是嗎?但許多研究都顯示分散學習其實效果比比集中學習效果更好。而這模式與下面要提到的交錯效應有關。

〔三、交錯效應〕

相比集中學習,分散學習等於是讓學習內容交錯。在當下,可能會讓人很混亂,因為不同的內容會打架。但長期來說,這樣的學習效果其實更好。可能的原因,同是這樣學習更燒腦。而就學習來說,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是至理名言。

〔四、生產效應〕

所謂生產效應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重述知識點。比方說,做填充題或是問答題就是很好的記憶訓練方式。而像我現在這樣,重新用自己的話,寫下書中內容,也是一種生產效應體現。

〔五、變動效應〕

最後一種效應是變動效應。和在同樣環境學習的學生相比,不時轉換地點的學生會記憶得更好。觀念也是類似的。與變換環境相比,同樣環境是較舒適不費力的,而學習恰恰就是需要用點力,才能學好。

以上幾種效應,只要能妥善運用,就記得更牢。但不管怎麼樣,人終究不是電腦,任何記憶都逃不過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 (引用自英文維基教科書的Nheise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bbinghaus_Forgetting_Curve.jpg?uselang=zh-tw)


好在,作者提到,多數重要、有用的知識,會不斷重複得遇到。因此,我們不該花太多時間在記憶知識上,而這就接到學習的下一個層次:

多數重要、有用的知識,會不斷重複得遇到。 -楊大輝
好的記憶力固然重要,但仍是不夠的,畢竟你的記憶力可能連這張磁片都不如(Photo by Fredy Jacob on Unsplash)

【第2層:懂】

大家應該都遇過這種狀況,教科書裡寫的每個字都看得懂,但合在一起就一團糊塗。在這種狀況下,就算把整本書背起來也無法獲得高分,因為其實你並不理解內容。接下來,作者講述了能將理解力最大化的五個條件。

〔一、相鄰可能〕

作者指出,閱讀是存在所謂馬太效應的,也就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閱讀量越大的人,閱讀速度就越快,理解就越好。原因是因為,許多知識點其實是環環相扣的,理解一個知識點可以幫助你再攻克下一個。

當你在同一領域,累積前驗知識越多,理解也就會相對容易。因此,作者認為速讀法其實對理解並無太大用處。因為過快了瀏覽會犧牲理解度,而這些犧牲又會影響對後面知識點的理解。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話:「閱讀可以加速,但理解不能。

〔二、發散模式〕

神經學家將思維模式分成兩種:專注模式發散模式。專注模式指的是專注的思維狀態,大腦會激活某區域的神經元,幫助深入學習。而發散模式則會激活較廣範圍的神經元,刺激出創意思維。

發散模式往往能跳出框架,避免單一角度的思考,進而增進理解力。還記得阿基米德在浴缸中,突然搞懂搞懂浮力的小故事嗎。這很有可能就是發散模式所發揮的魔力。

自己在寫作心得時,也常常在筆電前陷入卡關。反而在發呆的時候,能想出更好的描述手法。所以當你遇到問題,理解不能時,可以試著放鬆自己,散散步、沖沖澡。或許,就能與解方不期而遇喔。

〔三、自然頻率〕

自然頻率指的是人類大腦所擅長處理的範圍。聽過「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只是統計數字」嗎?因為我們的大腦無法處理過大數目的資訊,而對更大數字反而無感。

此外,比起統計數據和嚴謹的文字,故事更容易影響人類的大腦。因為故事是更符合人類自然頻率的敘述方式。

因此,只要將知識描述成符合人類自然頻率的方式,就能更增進理解度。作者指出學習的時候可以練習對自己說故事,試著將資訊轉成生動的畫面來增加理解。

〔四、透徹程度〕

第四個條件是要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可以透過費曼技巧來實現。費曼認為:「如果無法把知識解釋的簡單、清楚、易懂那就是還沒完全理解知識」。因此測試自己理解的簡單方式,就是想像自己將知識解說給不明白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費曼技巧。

〔五、工作記憶〕

請回答以下數學問題:84X48X748X4=?

雖然是簡單乘法,但如果你沒學過心算應該無法輕鬆處理這樣的問題。因為計算這問題的加工資訊量,已經超過你的工作記憶容量。這裡可以透過資訊壓縮或是資訊卸載的方式來幫助理解。

比方說,心算就是一種資訊壓縮的手法,可以將對一般人來說超量的資訊,轉成大腦可接受的工作記憶量。而對一般人來說,上述的問題只要在紙上寫下算式,同樣可以輕鬆解決,這就是所謂的資訊卸載。將知識暫存在紙上,就有更多餘裕去處理問題。

掌握以上方法,對於知識點的理解就能得到加強。但對於要理解一個系統的運作模式,恐怕還有所不足。這時候就要進入下一層:

【第3層:網】

如何將零散的知識點組合成系統呢?你需要一張網,一張連結知識、組織邏輯的知識之網。

認知科學家將知識分成外顯知識內隱知識。外顯知識指的是「透過符號系統表達的知識」,像一般課堂知識多半是外顯知識。而內顯知識則是難以用符號表達的知識。比方說騎腳踏車、打籃球。

編織外顯知識之網必須透過排列知識。比方說,心智圖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藉由排列,將思維可視化。這裡放上此書的心智圖排列供參考。此外,書中還提到了概念圖和作者自創的三力圖,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到書中挖寶。

那要如何學習內隱知識呢?可以透過刻意練習。下面是簡易的刻意練習步驟:

  1. 找個好教練
  2. 挑戰適當難度
  3. 專注和警覺
  4. 設定總體目標和具體小目標
  5. 即時的反饋

透過排列知識和刻意練習可以將外顯與內隱的知識之網編織起來。但知識之網還是有品質之分。我們需要更進一層,提升網的質量,達到的領域。

試著像蜘蛛一樣,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之網(Photo by Jeroen Bosch on Unsplash)

【第4層:拓】

前面三層是關於知識點的理解整合,但對知識品質沒有深度檢視,也缺乏知識廣度的涉獵,更無法利用知識舉一反三。要達到這些,我們需要的能力。作者提出三個面向拓展知識領域,分別是正確性多樣性創造性

〔一、正確性〕

在這個資訊爆發的時代,取得知識的門檻大大降低,但獲取正確知識的成本反而相對提高。在大量內容農場崛起,媒體素質堪慮的年代,如何過濾垃圾資訊,淘出知識金礦成了重要課題。這樣的過濾機制,作者稱之為第二層思考

所謂第二層思考,就是屏除對知識的第一層直覺反應,對知識加工處理,產生更深刻的理解,保障知識正確性。可以透過下面5個方式思考:

  1. 自我反省:透過承認自己的理解錯誤,反省思考來獲得成長。
  2. 激進的事實:真實世界是最好的導師,學會屏除主觀信念,接受事實洗禮。
  3. 演出聰明人:思考比自己更聰明的人會怎麼思考,用怎樣的思路來面對問題。
  4. 提防不可證偽的知識:注意那些無法證明真偽的知識。
  5. 想像一下事物的對立面:思考事物的對立面是否有可取之處。

〔二、多樣性〕

多樣性就是要跨領域學習,也就是成為所謂通才。在這個混沌不明的多元年代,通才要比專才更為吃香。這裡讓我想到蒼藍鴿,在醫學領域外,再發展youtube、podcast和寫文章的能力,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但要在多個領域都兼顧其實相當困難,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先在一個領域成為專才,再策略性的拓展知識疆域。這裡作者提出使用80/20法則來分配學習。也就是先將時間的80%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剩下的20%就拿來探索其他感興趣的領域。

〔三、創造性〕

正確性與多元性確保地學習的品質,但真正能帶來改變的,是創造性。這裡作者提出了兩項增加創造性的方針。

  1. 第一原理思維 第一原理思維指的是「回歸事物的本質,再重新推導」。作者舉鋼鐵人原形馬斯克為例。當初他就是藉由第一原理分析出了電池所需的基本材料,進而推演出,組裝超便宜電池的可能。最後將這樣電池應用在特斯拉身上。
  2. 緩慢的靈感 不同於靈光乍現,緩慢的靈感指的是創意會在流逝的時間中逐漸成型。作者以達爾文為例。在產生演化論這樣的驚天動見前,達爾文其實經歷了大量的思考過程。也就是說,創意不是忽然產生的,而是需要厚實的累積。

而這三個面向是相輔相成的,正確性是多樣性學習的基礎,而多樣性可以增加切入觀點,進而提升正確性,甚至併發出創造性。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發現,深度的學習來自深度的思考。而這裡有一個最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將上述的三個面向像撒尿牛丸般,融成一體。作者稱之為:思想孵化器。或者是較通俗的名字:寫作

如作者所言,寫作一次,就等於有深度的思考來完成一次有深度地學習。老實說,當時閱讀時,並沒意會到寫作的功效。但在今年開始寫文章後,才深深體會到作者所言不假。

寫作一次,就等於有深度的思考來完成一次有深度地學習。 -楊大輝
知識的開拓能帶來更廣的視野(Photo by Jed Owen on Unsplash)

【第5層:活】

不論再厲害的學習方法,如果無法落實到自己身上,終是徒然。最後一個層次:,便是要將這些理論應用在生活上。

  1. 順藤摸瓜,只讀好書 在資訊不虞匱乏的現在,稀缺的是時間,而不是資訊。因此讀好書,吸收有質量的資訊便格外重要。作者建議可以透過喜好閱讀的人的推薦,順藤摸瓜得找到優質書籍。另外,自己也推薦閱讀較信得過的媒體像是報導者端傳媒
  2. 檢視閱讀,大致理解 檢視閱讀的方法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當中有提及,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一下。
  3. 果斷棄讀,沉沒成本 簡單的說,書是拿來讀的,但不是拿來讀完的。如果發現自己不需要這本書,可以果斷的棄讀。不要陷入沉沒成本陷阱。
  4. 沉浸慢讀,思緒自由 慢讀指的是用舒服的速度,品嘗作者的文字,沉浸到內容中。速讀只能是快速檢視的工具,唯有慢讀才能真正讓思考自由。
  5. 加工知識,三階筆記 第一階是「紀錄」,記下知識點、想法、洞見。第二階是「排列」,像上面提過的心智圖。第三階則是「加工」,也就是透過寫作,深化學習思考。
  6. 多重切入,深度貫通 作者建議可以找幾本同樣主題的書,用不同的作者視角理解。這裡,我覺得可以利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主題閱讀的方法來實踐。
  7. 個人項目,發洩知識 作者建議,可以執行一個主動的個人項目,來實踐學習。不管是拍短片、寫程式都好。
別忘了,學習是為了活出更好的自己(Photo by Fuu J on Unsplash)

【總結】

此書以學習五層次為鋼骨,步步建構學習架構。從基礎記憶,到搞懂知識,進而編織系統之網,拓展能力疆域,最後實踐在生活中。是一本結構堅實,理論清晰的著作。

雖說內容不算平易近人,但也不特別難讀。作者旁徵博引,並用許多自身經歷來解說。對於我的學習提供了許多操作的實用依據。相當推薦對學習有興趣的人閱讀。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在讚賞公民上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