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James
MaxJames

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6堂課學會英文速讀》: 台大教授教你快狠準的「高理解速讀法」!

你是否也有英文閱讀的困擾呢? 總是讀不快,要不然就是有讀沒有懂 。又或者,明明每個字都看得懂,組在一起卻是一團模糊呢。

英文閱讀恐怕是很多人心裡的痛。自己去年底為了想多吸收國際新聞訂閱了端傳媒華爾街日報和合購方案。但由於閱讀速度的差異,看端傳媒的頻率遠高於華爾街日報。畢竟看中文實在是比英文輕鬆太多了啊!

有鑑於此,為了再加強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開始尋找能幫助自己的書籍。此時剛好看到這本《6堂課學會英文速讀》,似乎很符合我的需求,便手刀購入。

本書的作者是台大教授周昱翔,在教學過程中有感於台灣學生總是被閱讀速度所苦,而提出「高理解英文速讀法」。希望透過有系統的學習與引導,幫助芸芸眾生突破閱讀障礙。

【4種英文閱讀方式】

作者首先提到英文閱讀其實是有很多種類的,以下列舉4種我覺得一般大眾比較用得到的方式:

  1. 略讀 (skimming): 用極少的時間,綜覽文句。對文章整體理解度偏低。
  2. 廣泛閱讀 (extensive reading): 大量閱讀多樣化題材的文章。
  3. 密集閱讀 (intensive reading): 逐字逐句查出生字和文法規則。需要反覆讀許多次,相當耗時。
  4. 高理解速讀 (reading with greater comprehension and speed): 短時間看完全文,並充分理解文意,也就是本書的主角。

閱讀目標不同,方法就會不同。像是此書要傳授的「高理解速讀」就適用於有時限的考試。「略讀」則可以快速掌握文章架構,可以參考《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說明。「廣泛閱讀」適用於增強英文語感,而台灣傳統的英文教學則屬於「密集閱讀」,著重徹底看懂文章內容。

如果想更了解廣泛閱讀與密集閱讀的差異可以參考Lily的這支影片。順便推薦一下Lily的頻道,應該是我目前少數還在追蹤的英文YouTuber。影片內容非常有料,並時常引用語言學相關研究來佐證論點。

【5大閱讀NG觀念】

作者提到許多人對閱讀有很多錯誤觀念。以下列出5種影響閱讀學習的NG觀念:

  1. 速讀就是一知半解的「略讀」: 所謂速讀應該是高速的閱讀,不應該犧牲理解力。走馬看花式略讀不是速讀。
  2. 只要背單字記文法,考試就一定可以看得懂: 其實這就是過去台灣英語教學的方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密集式閱讀。如果這方式能讓閱讀速度提升,應該就不會有哪麼多人閱讀測驗寫不完了。
  3. 速讀就是迅速翻頁和擴大視野的技巧: 許多速讀書籍過於強調視線掃動的技術,但過快的視覺掃動其實對理解是有傷害的。重點應該在理解,而非只是快速地看見文字。
  4. 右腦圖像記憶法可以讓我們看得更快: 同樣的,某些速讀法會利用圖像記憶的方式來輔助。但這主要是幫助記憶而非提升閱讀速度。許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快速理解而不用記住文章內容,因此圖像閱讀法的幫助就有限。
  5. 要提升速度就是要大量閱讀: 其實這想法基本上沒錯,但你都讀不快了,自然就會大大減少閱讀動力。結果很可能就會像我這樣,讀很多端傳媒,卻沒心力看華爾街日報。

此外,作者也認為過去台灣英文教學過於強調解題技巧。像是先看題目再找回文章找答案或是看段落的主題句就直接解題等。但這些方法其實都是在犧牲對文章的理解,只是創造出很多考試機器。而且現在的閱讀測驗越來越精明,這樣的方法是越來越行不通了。

不要讓這些NG觀念阻礙了閱讀學習 (Photo by Siora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英文VS中文: 語言差異大PK】

其實中文學習者之所以會在學習英文上遇到那麼多困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英文跟中文根本就差超級多啊! 作者提出下面三個面向探討中英文的差異:

文化差異〕比方說像是股市漲跌,美國與台灣的顏色就恰恰是相反的。因為在歐美的文化中,綠色代表安全,紅色則是危險。這與我們華人文化中,紅色象徵喜洋洋的概念就天差地遠。而這些差異就會讓我們在語言理解上產生誤差。

邏輯差異〕 中英對於事物描述需要強調的觀點不同,造成了不一樣的語序排列。像是科學論文中「我們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英文卻會說成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而不是 We need further research。 這是因為英文邏輯會強調研究本身而不是研究的人。

文法差異〕 中英文最基本的不同便是文法差異了,像是大家熟悉的時態或是被動語態等。但是即便過去已經在學校被摧殘了不下十年,許多人對英文文法仍是一知半解。就算是自己在外商上班,也時常看到信件裡有許多悲劇的文法錯誤。

綠油油的股市對美國人來說反而是好消息 (Photo by Ishant Mishra on Unsplash)

【閱讀速度小測試】

書中在第三章有提供一個小測試。主要是要檢視讀者的「每分鐘有效閱讀速度」Effective Words-Per-Minute (EWPM)是多少。也就是在看懂的前提下,一分鐘能閱讀多少英文字。

我自己測完大約在200初頭,大概是一般美國大學生的後段班程度,難怪讀華爾街日報會感到吃力。如果能達到400~600 EWPM便是具備所謂高理解速讀的能力。以下提供今年指定科目考試的閱讀測驗讓大家測試,方法如下:

  1. 設定60秒鬧鐘並開始閱讀
  2. 60秒時間一到就停止閱讀
  3. 計算自己讀了幾個字,便能算出自己的EWPM
大家測試一下讓How哥也挫敗的指考英文閱讀吧 (圖片引用自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高理解英文速讀法】

終於進到重頭戲:「高理解速讀法」。作者認為傳統閱讀之所以會慢是因為我們閱讀時習慣以詞作為單位,一個字一個字的逐字看。而高理解閱讀則是以意義群組為單位,一次掃過一個意義群組。那什麼是意義群組呢? 作者提到有英文中有三大意義群組:

  1. WHO/WHAT群組: 像是人物或是抽象概念等。
  2. ACTION群組: 表示動作的動詞。
  3. CIRCUMSTANCE群組: 表示狀態的副詞或介系詞片語。

比方說A big dog is running through the park. A big dog就是屬於WHO/WHAT群組, is running是ACTION群組,through the park則是CIRCUMSTANCE群組。

當然上述的句子很簡單,或許感受不到差異。這裡借用上面的指考閱讀測試的句子: Early civilizations often built drainage systems in urban areas to handle rainwater that ran down the street during a storm. 大家不妨試一下像這樣長的句子應該要如何拆解成不同群組呢?

作者在書中有仔細講述各群組的細節,與其在文法架構上的位置。這部份建議還是閱讀書中的解說會更為清楚。簡單來說,作者認為透過這樣群組式而非單詞的閱讀,就可以有效增加閱讀速度,同時不會因此犧牲掉理解。

【測試心得與解析】

本書的最後兩章很貼心的提供20篇學測和指考的文章,並將文章句子切割成群組的方式讓讀者可以實際演練高效率速讀。練習在1分鐘內閱讀完文章,並透過練習題確認自己的理解程度。

這邊分享一下自己的測試成果。老實說,自己在外商也打滾了幾年,自認英文應該有一定程度。但我一開始測試時,基本上都無法在1分鐘內閱讀完文章。同時為了快速讀完,反而應證的作者說的: 快速閱讀會犧牲理解。讓我不禁懷疑是否因為不熟練而無法順利操作群組式閱讀。

於是在做完前10篇練習後,我便先暫停測試,並嘗試在每天閱讀華爾街日報時練習群組式的閱讀。讀了一段時間,再回頭測試,發現果然大有進步。基本上,現在已經可以在1分鐘內讀完,而且練習題大致都可答對。由此可見,就算知道方法,還是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熟練。

就算知道方法還是要透過練習來熟練 (Photo by Daniel Chekalov on Unsplash)

【總結】

所謂的高理解速讀,其實就是透過群組式的脈絡的拆解文章,來達到高速閱讀的目的,同時不會犧牲理解。書中的範例解釋都相當清楚,相當推薦大家買來細細品嘗。相信透過練習,一定能對自己的英文閱讀速度有所提升。祝大家都能脫離英文閱讀的苦海,享受閱讀樂趣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