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James
MaxJames

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超級學霸讀書法》:3步驟帶你高效搶分,攻克考試!

這本《超級學霸讀書法》如其名,就是要帶你一窺「學霸」們的讀書秘訣。

這本《超級學霸讀書法》如其名,就是要帶你一窺「學霸」們的讀書秘訣。作者廖恒深度採訪上百位北京、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將他們學習方法精煉成此書。

以下分 3 部分談這本書。首先說明學霸讀書法的三步驟:輸入、消化和輸出;接著第 2 部分,我會從學生角度,分析如何用這三步驟準備「考試」;在第 3 部分,我會簡述如何用這三步驟來做「成人」的學習;最後則會分享些我與學霸們相處的第一手經驗。

【1. 學霸讀書法三步驟】

學霸學習法說來簡單,就是三個步驟:輸入消化輸出。以下一一來談。

〔一、輸入〕

輸入就是將想學的知識植入大腦中。比如你想學英文,就是要認識單字,學習文法。

〔二、消化〕

有了知識,接著便是要去消化、理解它,比方說徹底搞懂一道數學公式的推導邏輯。過了這階段,才算真正掌握了一項知識。

〔三、輸出〕

掌握知識還不夠,你還得把它用出來,發揮其價值。這就是所謂的輸出。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來解學現實問題,學習才算完整。

這三步驟說來容易,但不管各類考試或專業技能的學習,其實都不脫這三步驟。接下來,我會先從「考生」的角度,分享如何應用這三步驟來學習。

讀書法三步驟(截自《超級學霸讀書法》)

【2. 學生考試型】

書中針對考試談了很多細節,這邊摘取些好用內容跟大家分享。

〔一、輸入〕

考試的目標就是要盡可能拿到高分,因此輸入的內容要「精準」,只學能影響最終結果的知識。

那要怎麼找到精準的內容來讀呢?有個很好的材料:課綱。考試會明確規定知識點、範圍和難度。命題老師必須照這些規範來設計題目,越大型的考試越是嚴格。因此,課綱就等於是羅盤,只要仔細研讀,便能穩卻掌握需要學習的基礎內容。

此外,還有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好用工具:課本。許多人喜歡讀整理好的精華講義,嫌課本太過冗拖。但課本這樣較「完整」的脈絡,比起過於簡化的「精華」,其實是更好吸收的。

談完輸入內容,接著談技巧。書中提到可用所謂「夾心餅乾」法: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後複習:

  • 課前預習
    作者強調,預習是為正式學習做準備,不是超前學習。因此不必搞懂所有知識,只要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待上課時再認真理解就好。
  • 課中學習
    在上課時要專注於預習時的疑惑點,徹底搞懂預習時迷糊的地方。同時要注意老師授課的整體脈絡,將所學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 課後複習
    書中強調複習的時間點要在回家寫作業之前。先確認今天所教的知識點都懂了再寫習題,才不會陷入做題地獄,無限挫折。

〔二、消化〕

針對考試的學習,一定要確定有搞懂,不要模模糊糊地騙自己。可用以下 2 種方式核查:

  1. 源頭自查
    可以利用課綱,確認是否對所有提及的知識點都確實掌握。也可以看著課本目錄,一條條檢查是否對其中內容都有理解。
  2. 結果自查
    分析考試也是個找到理解漏洞的好方法。要找到答錯的題目的真因。確認是知識點有缺漏?粗心?或時間不夠?就算是答對的題目也要檢視是否真的懂,不是正巧矇中。

一旦找到了這些「洞」,就得竭盡所能去填補他們,想不通別忘了尋找他人協助。

〔三、輸出〕

就準備考試而言,「解題」就是最好的輸出。只要能有效地做題目,便能在正式考試中攻無不克。這邊分享書中提到的兩種方式。

首先是集中做題,針對特定的知識領域寫大量的題目。可以用以下 4 步驟:

  1. 回顧知識
    先仔細複習這個知識領域,
  2. 第一輪作答
    開始寫題目。答不出來可能有兩種狀況:並未真正理解尚未掌握熟練
  3. 得到規律
    藉由這樣的大量做題目與分析,就能掌握到解題的規律性,進而整理出一套應付這類考題的思路框架。
  4. 第二輪作答
    掌握解題框架後,接著便是應用這樣的規律重新解題,徹底熟練。

另一個方式是做考古題。做考古題的目的同樣是要找到規律,確認這場考試的考點和題型。並試著建立所謂「出題者思維」。不斷地問自己這題到底想考什麼。如此當你面對到新的題目時,便能藉由判斷出題者的意圖,找到解題的方向。

考試有很多眉角(Ben Mullins on Unsplash)

【3. 成人學習型】

談完考試型學習,在這段落想分享些能應用到一般性學習的內容。畢竟正在閱讀的你很可能不是學生了(笑)。同樣用三步驟法來談。

〔一、輸入〕

如果你想學習的是某個領域的知識,那要挑什麼材料輸入呢?作者認為,可以從該領域的「經典」開始,讀些經典書籍或論文。像是要學經濟學,就可以從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開始。這點和我在《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中提到的研究室閱讀法相當類似。

此外書中還有建議一個有趣的方法:了解該領域的一百個關鍵字。比如你想學習廣告業知識,就可以先把「CPM、CPS、CPC、轉化率」等關鍵字搞懂。透過理解這些關鍵字,可以快速讓你對這個領域有粗略的認識。之後再讀相關的內容,就會更有感覺。

〔二、消化〕

就算不考試,學習時依然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搞懂。在考試型學習中,曾提過可以透過課本目錄確認理解程度。這作法同樣可應用到一般性的學習,比如你可以在讀完一本書後回頭翻閱目錄,試著講出其中的內容。如果上的是課程,則可以利用課綱來做回顧。

藉由這樣整體性回顧,就可以找到理解上沒有那麼清晰的部分。再針對性地再去加強學習。

〔三、輸出〕

關於輸出,書中提到了經典的「費曼學習法」指的是用自己的話解釋一項知識,讓一般人都能聽懂。能做到這點,就意味著你已真正學會這個知識。

除了講給一般人,其實你也可以講給自己聽。比如看完一篇文章後,試著用自己的話總結歸納文章內容,檢視吸收成效。當然,如果像我這樣寫篇閱讀心得,也是很好的輸出方式。

學習不該止於學校(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總結】

總結一下。首先我們談了學霸學習法三步驟:輸入、消化和輸出。只要精確選擇輸入大腦的知識,確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再輸出實戰,就能習得任何知識。;在第二和第三段落,我則分別介紹了考試型和一般學習型要如何使用這三步驟。

就取向來說,這是本是非常針對「考試」的書。除了海量的實用細節,還提供有大量案例,對考生來說會是本很有用的工具書。不管是應付升學或其他職場考試,相信都會很有幫助。

【後記:關於學霸】

最後分享些我對學霸的反思。本書開頭就說,學霸中只有 5% 是極度聰明,剩下的 95% 都是靠努力,用這套「學霸學習法」征服考試,金榜有名。平心說,我相信這些方法能有效提升考試成績。但這樣就能成為學霸嗎?

平心說,我對學霸也是略懂略懂(笑)。高中算地方明星高中,班上上醫科的有六人,台大的也有十人,校內更不乏奧林匹亞級的數理怪物。與他們肉身相處的三年中,我領悟到一件事:學霸的頭腦真的不一樣

那些怪物同學們就算翹課翻牆打網咖、下課玩社團、回家打電動,遇到考試依然妥妥地屌打你。這樣的差距實在很難單純用「讀書方法」不同來解釋。

想到個有點小受傷的經歷。那時因數學不好,我總將講義習題全部寫完,試圖用努力彌補天分。而當遇到解不開的題目,總會去問一個成績很好的同學(後來上台大醫科)。他也總非常熱心、仔細地我解答。

有一次,他解答完突然對我說:「奇怪,你都那麼努力了,沒道理考那麼差啊,一定是哪裡出問題。」當下真的在心裡翻白眼暗想「對啊,我就頭腦有問題啊……」這邊強調一下,他沒有任何酸的意思,只是真的困惑,怎麼有人那麼努力了還是一無所獲。

不過話說回來,是不是學霸有那麼重要嗎?不諱言,要在短短求學生涯吸收如此高密度的知識,頭腦的確是關鍵。

但人生不是只有「考試」。

比如我在升大二前,突然搞懂了些以前想不通的物理知識。就考試來說這一點用都沒有,但就個人來說,這遲來的理解還是很有價值。想到在批踢踢托福版看到的一句話:「考托福有捷徑,但學英文沒有。」這句話我覺得也可以改成「考試有捷徑,但學習沒有」。

現在的我已經很習慣在搞不懂時,給自己點時間慢慢沉澱,畢竟現在也沒人會考我了。我想說的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畢竟這樣的我,現在也能在這邊說書給大家聽,不是嗎?

總之,關於讀書,我的建議是:為自己讀吧。不為考試、不為攀比,藉由不斷的探索,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可能!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觀↓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