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James
MaxJames

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貓與城市》:兩面東京,疏離、認同與貓

遇上《貓與城市》這本短篇小說集可說緣分湊巧。前些日子到新竹或者書店探訪,看到有一區的主題是貓。作為貓派,理所當然停駐觀看,而這綠紅相間的日式書封就這樣抓到我眼球。斟酌一陣,便將它帶回家。

遇上《貓與城市》這本短篇小說集可說緣分湊巧。前些日子到新竹或者書店探訪,看到有一區的主題是貓。作為貓派,理所當然停駐觀看,而這綠紅相間的日式書封就這樣抓到我眼球。斟酌一陣,便將它帶回家。

作者尼克.布萊德利生長於英國,曾待在日本長達十年,此書是他的小說處女作。從未聽聞此書就直接買入,事後回想實在衝動。好在它非常好看,甚至可說大大刺激了我的感官,體驗生猛。

以下就用3點跟大家聊聊這本小說有意思的地方。

【1. 鬆散貫穿】

此書由15篇短篇小說組成。有趣的是,這些故事彼此都略有關聯,往往一個故事的主角,會在其他篇章不經意地出現,製造意外驚喜。篇篇藕斷絲連,看似鬆散卻又環扣地串成整本書。

而貓則是貫穿全書的元素。像《刺青》中那隻遊走於直美背上刺青的貓:

貓在那兒,正從地鐵站出口走出來,尾巴高高舉起,彷彿在嘲弄他。

書封的花斑貓則是貫穿全書的靈魂。或《快打旋風二》裡,牠自信瀟灑:

門打開,而就像那樣,貓彷彿清楚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去哪,牠跳下椅子離開電車。

在《櫻花》中,又任性得害得太郎車禍:

一個小東西衝上馬路,停在我正前方。牠的眼睛被我的遠光燈照亮,懸浮空中,彷若來自陰間的鬼魅臉孔。

這隻花斑貓在這些故事中,常常是用種疏離旁觀的角度,凝望這個城市的人們。書名《貓與城市》可說簡單直白。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完美符合貓的設定(?)

貓輕輕從牠造成的騷亂中溜走,柔軟的腳步在身後雪地留下美麗的印子。
-《複製貓》

【2. 生猛多元體裁】

雖說篇篇故事略有關聯,但風格卻是迥異鮮活,甚至讀來有不同作者的感覺。原以為是本以貓貫穿的溫暖小品集,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有些篇章可說極其辛辣。

比如《秋葉》一開頭,睡前讀到猛然清醒乍舌:

「我要你賞我一巴掌,人後逼我吸你的屌。」真理用英語低聲說。「整個塞進來。」

再比如《祭典》結尾,更是讓我驚得睡不著:

那隻小花斑貓好奇地悄悄走過來。 她在發抖,貓舔舔她的手。 幸子用力揮開那隻貓,打斷了牠的下顎。

除了文字內容上的多變,作者還在書中加入不一樣的呈現載體,增加故事活潑度。

像《交哺》這篇,除了用極右分子第一人稱的獨白呢喃,將邊緣小人物憤恨宣洩無遺外,還使用搭配上SNS發文,讓恨意更加具體。

寫實的SNS貼文

又或我自己很喜歡的《繭居族、不登校與貓》。這個描述男孩小健將受傷小貓寄託給繭居族,兩人因此逐漸一起改變的暖心故事,則巧妙插入數頁漫畫內容,讓人驚喜。

《繭居族、不登校與貓》插入相當多篇幅的漫畫

《複製貓》也是很酷的一篇。採用翻譯稿的方式書寫,假借芙珞翻系西谷二小說之筆,呈現出一個怪誕的科幻故事。一旁還煞有其事地附上譯者筆記。

《複製貓》煞有其事的放入譯者筆記

【3. 東京的兩張臉】

雖說看似各篇差異極大,腥羶無忌。但我覺得包裹在故事後的,是追求認同的拉扯矛盾。作者藉由東京,這個乍看充滿「人」氣,卻又隱隱疏離的城市切入,拉開在這裡生活人們的眾生相。

東京可以是石川偵探形容的生動活潑:

新宿是個城市裡最骯髒、最性感的部分,也是所有活動發生的地方。

也可以是誠君說的封閉冷漠:

我有時候覺得整座城市就像一個龐大的有機體,像一個人,而我們都是其中的一部份。但我們受限於道路、水路、隧道、電車。感覺就像我們的道路都已攤在我們眼前。

既活潑開放又封閉拒變,兩面都是東京。而這樣的狀態也使書中人物,不論來自東西,皆產生無比疏離感。

比如《漢字》中的芙珞,就因為翻譯被捷足先登,又不幸被癡漢騷擾,產生不屬於這裡的巨大孤獨感。

日復一日都是一樣的東西,沒有色彩、沒有光、沒有希望。這座城市從我體內把我吞蝕殆盡,大得要命又好冷酷,好無情。

此中隱隱帶出日本的閉鎖。連京子都必須隱瞞自己的那一半的韓國血統,為得是想更「融入」這裡。喜歡京子安慰芙珞的那句:

這是個難纏的城市,但你並不孤單,芙珞。

然不只是「外」國人對這裏感到不適,就連某些「本」地人在這邊找不到歸屬。《失落之語》,就借島田的口,描述流浪漢因為日本要辦奧運而失去居所。

他們宣布舉辦奧運之後,就一直有事情發生。拆掉舊建築、蓋新運動場。他們清理街道。收拾乾淨,你知道的,趕走討人厭的傢伙。

在《秋葉》中,真理對白男展現出的媚態,則展現出對西界的渴望,想逃離這東方氛圍。

真理討厭日本男人。他們太有禮、太安靜、太嚴謹、太正經八百、太挑剔外貌、太自大、大容易在她剛滿二十歲時跟她約會,最後卻跟其他女人結婚。

《開幕式》中的涼子又逃更遠了,直接遠嫁美國,與艾瑞克生下混血寶寶。

她對日本的態度僵硬得相當具體。比如明明在飛機上看著日文電影,卻沒關掉英文字幕;空服員用日文問話時用英語回應;看到刺青師命案時想向艾瑞克說:日本也沒那麼「安全」。而這樣的情緒,在看到伯父一郎居然回到家中後,徹底爆發。

這樣矛盾的兩種旋律,在書中不斷交織,兩邊的人們都在東京這迷亂的城市中,找尋一種得以安穩的認同,但卻似乎總拾不著。

【後記:像隻貓?】

其實初讀此書有點進不去,但隨這篇篇故事逐漸推進,掌握其糾結交纏,韻味上來,可說越讀越過癮。作者用其外國人視角,精準的透視日本文化的糾結矛盾。雖說疏離與無力感不斷出現在書中,但仍不時給予絲絲溫暖。相當內省又深刻的作品。

很喜歡書中最後,艾瑞克與涼子對談的段落:

這不是你的家庭,不是你的文化,也與你無關。你不了解日本。
我對日本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但我了解人,也知道除非我們談話、除非我們傾聽彼此,我們才能了解事物。

說到底,每個人圖的,都還個認同與歸屬感。或許,所謂東西矛盾只是表象,人與人願意交流互處,才是社會能互融向前的關鍵吧。

是說像隻貓好像也不錯,想蹭人就蹭,想疏人就一走了之,總是如此優雅自如。人終究還是不如貓啊(笑)。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