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樂在其中

讀書開始,很容易把一些字詞掠過,比如人人都聽過的不亦樂乎,便是如此。

古人教導學生,讀到一簞食一瓢飲,不要輕易放過,當認真思考,不改其樂的“樂”到底是什麽樂,知道了這個,便也知道孔子所肯定的是什麽了。

佛的教導,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解脫痛苦,得到涅槃。但如何求得解脫,如何真正領悟佛所要傳達的意志,這卻很不容易。在中國很多參禪參話頭的故事里,也便有很多求法不得,突然斷悟的記録。

老和尚對人講禪,竪起一指,對面的人也就頓悟了。他的弟子看慣了,一天老和尚不在,又有人來求法,他的弟子就也學着竪起一根手指,來人果然也頓悟了。他的弟子等老和尚回來有些得意,說自己也可以讓人頓悟。老和尚聽了沒說話,只是讓他也給他演示下。沒想到,他弟子剛剛伸出手指,老和尚就揮刀砍下他這根手指,也就在電光石火之間,他的弟子竟然在老和尚的追問和手指的疼痛驚悸下,頓悟了。

我們這些不懂得佛法的人,看這個故事,是很難有什麽切身體會的,更不會明白,為什麽大家都能頓悟。

傳說北宋詩人黃庭堅也是搞不懂,就總要追問一個和尚師傅,一天這位大師傅和黃庭堅一起走在庭園中,忽然問他:可曾聞到木樨香?黃庭堅答:我聞到了。這位大師傅就笑着說:我也沒有隱藏過。

其實之前這位和尚就回答過黃庭堅的追問,只是黃庭堅并沒有明白和尚話中的深意,所以才在木樨花旁,和尚又問了他一句。

那麽黃庭堅明白了什麽?大和尚又告訴了他什麽?其實很多解析說得很明白,但我仍覺得,一旦到了解釋,就又落了下層。這就像我們可以背誦很多答案,然後再考試中得到好成績,對於一些詩歌散文的用意,自然也有很多條條目目的解釋,看了就懂,但這裏的懂,是我們真地懂了嗎?

我之前以為自己懂了,可現在卻明白,自己其實一直都不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很直接明白的表達吧?但當你暫時忘記那些教導時,去一遍遍反復閲讀,你又會得出什麽樣的感受和理解呢?

我想很多人的理解,並不會超出印在書後註解上的內容,我也不例外,可若是如此做過一遍,我才真地明白,現在是我懂了,而之前我並不懂。

由此再回去想,顔回的樂在其中,得到孔子讚許的那種樂,到底是什麽?或許還真有一些花香,被聞到了。

其實人間的大道理,並不複雜,更不隱晦,也沒有什麽傳兒不傳女的秘密。歷史上此起彼伏的文明,各有各的獨到之處,隨着文明的消失,原本文明創造的一切,也就只剩下斷瓦殘垣。但我們並不需要太過藉助於考古人的聰明智慧,因為道理一直都在。道乃公器,並不只存在於某個文明,自然也不會只被某個人所掌握。就像大家都知道珠穆朗瑪是最高峰,登上去的人雖然越來越多,可相對於地球上所有人,仍然是極少數。但這些登頂的人,就獨佔了山峰嗎?他們所擁有的仍然只是自己的一種經歷,而不是珠穆朗瑪峰。對於所有還沒去過的人來說,珠穆朗瑪峰也依然還在他的可能中。每個人都可以到達,但每個人都不會佔有。我們真正的山峰,唯有自己。

所以黃庭堅的追問,只得到了那句話:木樨花香,可曾聞到?

而顔回的樂,到底是什麽,老師也不會佈置下一道有答案的試題。

當我們看書的時候,也不會有什麽分數,來肯定或者激勵我們自己。每一個字,說起來是在我們買來的書中,但每一個字也都存在于,並不依賴我們個人而存在。

十六七歲和六七十歲的感悟是不同的,這並不稀奇,歷史總在如是重複。我們所不理解的,正是不理解的我們,還不曾走到的時間河流。謙受益,滿招損,這是《周易》中的道理,如何安身立命,也恰恰是應如此。

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這其中的樂,又是什麽?你的那個自己,是否也明白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