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學徒手記(十二)

一個人最大的缺點,往往是被自己忽視的。

王陽明有個學生,喜歡議論別人,尤其不如自己的,更容易語涉淺薄。一次,他又在別人向王請教問題時,議論其人。王陽明連續三次批評了他,并打了個比方。他說,你的心中就像一片土地,中間生長了一株大樹,上面樹蔭覆蓋,下面根系盤結,即使竭力灌溉播種,也沒有什麽能在樹下生長。必須先將大樹斷掉,挖出地下的根子,然後才能种出新莊稼。

我前幾天困擾自己的情緒,也是這樣。

很多事情,沒有人來提醒,是很難自己發現。所以古人說,不要輕易評論他人,更不要自以為正確,就把別人的說法想法,都當作不足一談,不值一聽。其實自己以為正確,卻未必完全正確,即使是正確的,見賢思齊,見不賢則思己過,又何嘗不好呢?若是以為自己高高在上,不考慮他人的想法,最後只能固陋而止,不可能再有進步了。

今汝畫。當我以為自己做得很好,其實就是自滿。

《周易》的道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謙受益,滿受損。

但在當今社會,往往謙虛演變為一種社會學,成為所謂交際技巧。說的人,只是隨口而說;聽的人,也沒有當真。雙方都不認為這種謙虛,是應為的人生修養,只是把它作為一種相處的技巧,為了最終的利益而已。即使那些知道謙虛害處的人,也只是從辦事便利處着眼,卻并沒有深思,謙虛是一個人不斷磨練自我,實現求道問學的必備前提。

我前幾日被指責,這段時間辦公室內的緊張氣氛,其實都來源於此。即使不是這樣,那麽我個人,也是犯了自滿自是的錯誤,表現出來,就是不能耐心去聽別人說話。

即使聽了一兩句,也會很快就想反駁,認為別人不給自己說話的機會。豈不知,這正是自己給對方的印象。而且耐住性子閉嘴,還不夠,需要放下急躁,真正去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麽,即使裏面夾雜着私心也不怕,更何況還不是都這樣。但我們一定要等待對方停下來,還要再問問,還有什麽要說。一定要讓對方說完話,而不是急着打斷。我這時候不是為了表現自己口才,也不是要與對方辯論勝負,我真心想要解決的,是當下的問題。

將思路放在這上面,耐心聽明白對方的疑慮擔心,這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時候,我們都明白問題所在,只是沒人願意耐心聽我們講話。問題有時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真正要安撫的是人心,是人。

這時就想起孔子說過的:仁者愛人。

相對於其他富國強兵的主張,這纔是真正的救世。道家也在愛人,只是莊子告訴我們的,是要先去愛自己,每個人都愛好自己,那麽世界也就少了紛爭。而這個愛,在莊子看來,是要取向逍遙,無所憑依,並不在土地金銀,名繮利鎖。這也是為什麽,在之後的中國歷史中,儒家、道家成為了進退出處的心靈指引之所在。

很難真心去愛每個人,但我們仍然可以保留一種態度,明白正確的想法做法是什麽。

至於做了這些,還是不能解決問題。那正如歷史上的窮達,在我則自強不息,朝乾夕惕,在人則聽命因隨,無有怨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