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孤獨的老人


天空忽晴忽陰,卻站在通道口很久,風吹得手發涼,可還不能轉身就走。

這位說話的老人剛剛去為大家表達意見,回來后偶遇在路上,就談起來。本來是說今天這件事,可慢慢就談起來自己。

他六十六歲喪偶,一個人住,雖然早年也算是事業有成,在大公司里位居上層,但如今卻困于家事,往往不如意。

兩個兒子都已成家,卻都與他關系不好,自己的兩套房子分給了兒子,卻因為價格不一,讓兒子們對他都不是很滿意。兒媳與他的關系也不融洽,他說,自己曾經當面說過某個兒媳,然后連著兩年,兒媳都再沒和兒子到家里來看過他。

他說的一句話很悲涼:「兩個兒子,都管,都不管。」最后,他和小兒子商量,讓他做了自己的監護人。他說得很傷感:「有了癡呆,不能自理,就讓這個監護人送養老院送養老院,送醫院送醫院。人老了就像小孩兒,需要有人。要是死了,就要辦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如今,他的房子并不是自己的,唯有養老金還照常發。旁邊另一對老夫婦也說,房子的事情已經辦錯了,這錢可要自己把著。他沒有回應,只是提起一家新開的養老院,說那里每月護理價格原本很高,比他目前拿到的錢還多一千元,可今年開始降價,價格跳水,他就想去了。他說:「說句難聽的,現在一個人住,哪天死在家里,發臭了,別人都不知道。跟孩子說,讓我去租房。」他說這些話,并沒有什么激動的樣子,也沒有表現出悲哀,只是說下去。「但凡是個明白人,沒有人租給老年人的,都怕死在房子里,成了兇宅了。」

他講話有條有理,不緊不慢,并沒有老年人的虛弱。他的身體只是自然的衰老,頭發雪白,卻依然濃厚,這讓他大概也有點自豪,特別是看到我的頭發時。

他又說起,回到原來公司辦理事情,受到的冷漠。「人走茶涼。」這是他的評語。而對那些根本不認識他,也沒有什么熱情的年輕人,也是有所抱怨。他提到自己當年如何對人禮貌,又點評這些年輕人,只是坐在那里,連杯水都不給倒。

其實他離開公司還沒到20年,只是同他熟識的,已經大多都一樣老去,而公司進來兼并分離多次,早已不是當年的規模人情了。「人都有老的一天。」可并不是每個人都在沒老的時候,就能體諒到那些老的人。正如所謂的讓座問題,到底是給那些已經不工作的老人讓座,還是讓那些早出晚歸的年輕人繼續坐下去。早已不是人心善惡的問題,而是成了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在讓座上折射出「蛋生雞,雞生蛋」的反思。

他并沒有什么反思,但他有充分的感受,沛然于胸,不得不發。所有聽他說話的人,大概都能感到,正如當年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這種想要傾訴的需要,其實并不總會得到其他人的同情,特別是如今同情已經很稀少的時候。

一個社會陷入冷漠,缺少人情,即使父子長幼,也都隔膜互怨,這肯定不是一個人,一家人的問題。

這位老人雖然過得凄苦孤獨,可我并不認為這只是他的兒子兒媳的問題。或者說,并不單純是兒子兒媳的問題,雖然我是站在他這一方,可我并不認為他就是完全正確。

他還說了一個現象,兒子不如女兒親。要生女兒,而不要生兒子。女兒才會向著自己家,而不是婆家。他也提到,在老年夫婦中,最好是男性先死,因為母親和自己的兒女,關系更親近,更容易相處。

或許這就是權力帶來的反噬。這和古代君王,大多要在年老后陷入政治危機一樣。風光時,一言九鼎,握轉乾坤,固然洋洋得意,唯我不二,對于親情友情更是孤家寡人。可到了最后,原本趨炎附勢,柔媚可親的下屬,卻都變成了陽奉陰違,甚至不等到死就開始公然作亂。齊桓公以后,代不乏人。這和父親年老后相同,空有錢財,卻換不來一點點親情。而原本權力在手時養成的說一不二,更是無法完成嚴到慈的轉變。

這樣想想,能不敬懼嗎?

古人提倡禮,便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記得還有一個故事母題,似乎講得是人老后,子女就把父母背上深山,然后棄之不管。故事用孩子的話,刺破為人子女的心,打的比方雖不同,可意思是一樣的。如今你對父母這樣做,將來我也如此對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今天所聽到的真人真事,卻讓人發現,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恕」,只剩下利益的衡量和盤算。

歷史早已表明,憑借一時的優勢——無論是智,還是力——去威壓,最終智力皆去,天地不同,又該如何呢?能夠得人心,留親情的,唯有仁恕。

如今的他,已是風燭殘年,并不貪圖享受,一身樸素,面容黎黑,細看手指,都是老農一樣的粗大發黑。雖然還保持著整齊,卻已經有了一些邋遢。他提到自己去一家小超市,竟被人當賊防備。這真是又一種悲哀。

有的人總認為,只要自己賺到足夠的錢,也就不用擔心這些。兒親,女兒親,都不如錢親。所以肆意妄為,不顧天理人情,最終確實賺了幾輩子花不完的錢,可就我所見,若是只有金錢維持的關系,最終都要陷入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悲苦之中。

人生在世,有兩個不易,小時活下來不易,老時不能死不易。

一個社會科技商業再發達,可若是沒有了仁恕下的那點真情,也是一處人間地獄。若是看不到,無非是還沒走到自己人生的結尾。

古人說:誠意正心。古人說:如履薄冰。古人說:仁者愛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