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遠方傳來咚咚的鼓聲

「在猛烈雨聲中,遠方微微傳來了咚咚的鼓聲。」

我不記得自己雨天讀書的事情了。但我讀到這一句的時候,窗外確實下着雨。春雨綿綿,秋雨瑟瑟,我喜歡的是什麽時節的雨呢?其實也不是。或許沒有心事纏繞心頭,也就是最好的時間。我們的每一天,都該是這樣子的,既然渴望了歡喜,也就逃不開憂愁。甘苦之間,本就是一種妄想。

妄想可以生出歡喜,妄想就一樣帶來憂愁。

我們所選擇的喜愛,並不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所謂風和花,抑或魚與鳥,只因為眼眸間一轉,便讓這世界有了不同意義。

元宵節的時候,很少能見到雨。或許另一個半球可以,但我從未到過那個地方。世界很大,我卻很小,但很小的我,並不畏懼。

書生跟隨僧侶的足跡,一點點走過小路,兩側是山,卻也能聽見水的叮咚。最讓人欣喜的,或許便是那些不知道名字的鳥,還是不知道名字的花,自在的鳴叫,也只在的開放。能夠感受到這些的時候,世界再小,也豐富了起來。就像我們的人生,總會在某一時刻,突然就打開了,那些可可愛愛、細細小小的歡喜,都爭先恐後地爬出那個寂寞的世界。

「雨停了,月亮現出来。被雨水沖洗過的秋夜,爽朗而明亮。」

這種心境,不會來得很多,也不應來得很多。

我們跟隨月光,慢慢地走,影子跟隨着,也慢慢地走。

如果是一個陌生的旅人,那些黑暗中,便藏着無數秘密。如果是一位家中閒步的主人,則一切都有白日時的記憶作為依靠。我們的回憶,總是給我們一種依賴。即使在生命的坎坷處,也有一些東西,讓我們能夠繼續等待下去。

等什麽呢?

親愛的孩子,我們的等待,固然希望路的盡頭,會忽然出現那些熟悉的渴望。但即使它們來得遲了,誰還不會繼續等下去呢?等待原本就是獨立的存在,正如一片湖水封凍了,可那些魚兒仍然在冰下游來游去。冬天的一切隱藏,不是刻意的逃離,只是過於喧囂的噪音。我們的聲音不必提到最高,也不必悔恨自己不夠響亮,鳥兒總要在春天歌唱,而不會輕易怨恨冬天失去了旋律。

「我逐漸了解到,他們旅途上的心境并不象我最初想象的那么艱難困苦。」

其實,人的苦,並非能從臉上就可以瞭解;人的快樂,也是如此。

我們不可能真正理解那些實際痛苦之外的心靈感受,除非我們真地都有共同的過去,共同的未來。但這些只能一個人體會的痛苦,又是一種讓我們心靈更加立體的光和影。總有些人更聰明,能夠將耳濡目染的世故,轉化為如魚得水的成熟。也就總有人,往往得罪了人而不知。掩藏的情緒,封閉的心靈,還是不說的話語,都在一種時間的拉長里,漸漸沒了蹤跡。

旅途是每個人的旅途,想象同樣只屬於一個人。

至於艱難困苦的生活中,並不是如我們想象那樣,必須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安慰,聰慧通達的指引。清晨,我們擦肩而過,點點頭,微笑着,對陌生人說了一聲:早安。於是這簡單的問候,也就有了某種值得讚許的認真。

「您遇到什么不幸的事嗎?」
「不,剛剛和人告別。」


——

注:標記引用符號的,都來自於《伊豆的舞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