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無畏佈施

所謂「無畏佈施」,並不依賴金錢。

譬如你去探病,躺在床上的朋友憂心忡忡,問你:這病能好嗎?

你不是醫生,自然不能說好與不好,但在當下,卻只能說:一定會好起來的。

朋友聽了,心裏也會有一絲安慰,若是你原本就是被他信賴的人,則這句話或許還會發生更大的效力。

人生的自殺也是如此。

記得某個新聞曾經報道說,網上有一些關於自殺的群組,每每哀嘆人生之無聊,於是便相互盤纏,打算一起去死。

某位父親便有這樣一個兒子,如此死去。哀痛讓父親感到迷茫和無助,他翻看兒子所有的遺物,最終發現了他曾加過的自殺群組,這讓他既無法理解,又覺得自責。

後來,他的決定是加入這些群組,然後陪這些孩子聊天,一對一的時候就千方百計要到真實號碼,如果真髮現有自殺的跡象,立即撥打相應電話報警。

新聞對此是給出了安慰,這位父親救了不少人。

但鉛色的天空并未完全改變,正如在海邊救助擱淺魚兒的陌生人,他無法救起所有的無辜,他只能完成自己的救贖。

同樣,在面對人生艱難的時候,總有兩種基本見解。

其一是「這就是命,忍下去吧。」

其二是「我不相信。」

兩種誰對誰錯,自然無法評說,甲說對,乙便說不對,就連同樣去擺命盤,看手相,也各有家法,仿彿衣衫款式那般三十年一次輪轉。人生的得失窮富,不到蓋棺,終究無法定論。更何況這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有蓋棺之後,還要再折騰上幾回的。英國之克倫威爾死前成為護國公,算得上是英國無冕之王,而繼承人又是自己的兒子,一生勝利勝利,殺人殺人,算得是圓滿了吧?

但兒子竟然也靠不住,轉眼間,史都華王朝就復辟了。

查理二世即位,立刻就讓人把克倫威爾的屍體,再從埋國王的西敏寺墓地挖出,車裂、絞刑、曝尸、砍頭。此後,這顆乾枯的頭顱和原本的身體徹底分離,就像王莽一樣,變成了某種奇特的收藏品。直到1960年才終於被收回埋葬。

可見,對於查理二世來說,他認為自己的命運,注定要復辟。而對於克倫威爾來說,他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偉大的護國公。誰也不肯忍下去,也不願意認命,於是雙方就各自交換位置,完成了自己的命運。

應該說,正如早班車的擁擠,上車的人總希望快開車,而還在車下的人,總想找到機會擠上去。人生的命運也是如此,只要還不肯接受「命定」,便依然要在人海裏起落。

所以,無論你是不是醫生,你生病的朋友都要問問:我這病還能好不?

你要是誠實地說:我不懂醫學,不清楚。則就算最親密的朋友,也要有所怨言,竟然連安慰我一下,都不願意。但要是如此肯定地告訴他,一定會好起來,那就是作了無畏佈施。你所給予的並不是科學的意見,而是一種心靈的支撐。正如我們站在懸崖峭壁之一綫小路,不要說走,就連看一眼都頭暈目眩,腿軟心跳;但同樣寬度,畫在平地,你走起來卻輕鬆自如,別說走,就連跳得像個八百斤的兔子,都輕鬆寫意。

人生的艱難,或在於此。

有時候,勇氣並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你的安慰,或許便能救助一人。

父親的努力,仿彿一種救贖,他通過幫助別人,阻止別人,完成自己的心願。

而告訴朋友一定能好起來,或許就像是這樣「未必有,未必無」的命運,你不到最後一刻,總是無法說明,它就一定沒用的。開國皇帝的父親,不是皇帝;末代皇帝的後代,也不是皇帝;就連皇帝這份獨一無二的職業,都如此,那又有誰可以笑話一個乞丐和尚,就不能成為皇帝,一個奴顔卑膝的乾兒子,不會成為老汗王呢?

所以,在人生中途得到或給予的任何運命之預示,不在於它是真,還是假,而在於我們自己到底是需要勇氣,還是需要指引。

耶穌誕生在馬棚,很快就有從東方來的三位聖人,前來預示他的神聖。

哪吒待在媽媽肚子里太久,立刻有一位太乙真人,證明他不是妖怪。

我希望你的未來,也是如此。

每天天還黑的時候,我總會有一些孤單;但清晨是明亮而充滿希望的,因為太陽確實一天天升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