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氣氣也无妨

(一)

能夠不生氣,當然是好。

但我胃疼了一下午。

生氣當然是有緣由,可自己想來想去,卻又發現,其實沒那么生氣。

(二)

與其說是生氣,氣得胃疼,倒不如說是一種人間不平,降落到我身上后,心里的那股憤憤。

韓愈兄長曾經說過: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東野序》)

人損失點金錢,或是身體精神上受了什麽打罵,無非是一時得失,但對於這種人間的不公不平,則往往很難平息。

人生難言,不可發泄,則只會郁郁其中。

所以,古人又說,這種慘毒之氣,不害其身,必將發泄到人世間,這才有所謂治亂之變。人心思亂,人心思定,都是這慘毒之氣的變化而已。

(三)

讀歷史書,往往會看到所謂五行志,專記災異,所謂天崩地裂,水旱蝗疫,處處都是上天警示。

其實,學過一些自然科學,都能明白天災並不是人力所可改變,有其必然的道理。所以,到了現代,對於這種天災,早就沒了什麽敬畏。古人中宵聞雷電,還會起身靜坐,自我反省,到了如今,大概只剩下一些老古板,纔會這樣想吧。

但天人感應,卻不能完全歸之於迷信。正如歷來憑藉強力逐鹿中原,都越來越不把民意當回事兒。有位書生還不信這個邪,偏偏要告訴某位大王,這個天心民心的道理,結果大王把書生給綁在大炮上崩了。還說,你讓民心來救你看看。

我說的不是神怪小說,書生自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但大王自己也失敗得不能再失敗了。他至死都不認為自己失敗在民心上,他也感覺不到這玩意兒。不用說這個大王了,就是到了今天,可還有人把它當回事兒嗎?

別的不說,我們看到新聞上那些這個殺,那個死的突發事件,無論槍擊刀砍,還是跳樓墜河,有人真會把它們當作一種天心嗎?

與其說,雷電驚天,是為了某個帝王做警示,倒不如說這自我的反省,讓所有的大事小情,都可以成為一種警示。

洋洋自得,以為一切盡在掌握,口含天憲,高唱大地在我腳下。

這樣的驕橫無理,別說洪水旱災了,恐怕就是十日并臨,大災三年不息,也不能讓這敢射天地的大王,有什麽覺悟了。

(四)

我們的生活,其實都在一些小事上經過,我們所經歷的磕磕絆絆,也不過是一些狐假虎威,連騙帶唬,最終得一些蠅頭小利的可笑可恨之事。

所以,我們當然會記得這些當時如此生氣的人和名字,但時過境遷,大概用不上三年五年,也許三五個月,早就把這些事放在一邊了。

當時是生氣得無以復加,但事過後,似乎也大家都相安無事。

但這就像地球上的人都在放屁,水裏也都有人的尿液,至於糧食原本就是在土地上种出來,而土又從何而來呢,必然也有人類的貢獻。

但我們會不呼吸這空氣嗎?不喝水嗎?不吃糧食嗎?

有些東西,我們不想,卻不意味着不存在。

正如一句話所說,代價早已算好,只是等着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什麽人來付而已。

(五)

這世界有難民。沒有哪個流離失所,離開家鄉的人,打算去一個比自己家鄉更糟糕的地方。人往高處走,這個世界的移民大國本就不多。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是好是壞,無非兩點:一是自己國家的國民願意去另一個國度安家嗎?一是別的國家人願意來這個國家安家嗎?至於其他的事情,無非都是一種妝點而已。

(六)

我是我,這是不能改變的。

所以,這些天遇到的不平之事,固然要清楚這個道理:這不是我自己的錯誤,誰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我們只能做現在盡力可為的事,卻無法改變自己當下。

我們看未來。

我們也要看自己。

正如喜歡學武的人,要去少林武當,這不在於他看沒看到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而是他自己確實喜歡拳腳功夫,即使沒有金庸,還有李小龍可以引發這人生的選擇。

一切生活磨礪,都如一位不說話的老師,做錯了就打,卻從不給出解釋。

吃一塹,長一智,不經一事,不有一得。

損失的金錢固然肉疼,捱到的打,自然也印象深刻,而那種明明不公的暴行,或是外強中乾的惡意,自然也不會輕易淡忘。

但對於我們來說,要反思的,不是這個人,而是自己。反思的不是自我折磨的貶低,而是如何使自己更清醒,更平和,更勇敢,更加讓自己成為自己。

這遠比一時的報復,或是久久不能忘懷,非要還以顔色更重要。

畢竟,有的人,出現過一回,便不會再出現在你的生命里。正如聖鬥士的法門——

請不要使用同一套招式。

(七)

不過,寫到這裏,不免也要想想就好笑。

竟然氣得胃疼。

醫學上也有解釋:

「張北平教授介紹,胃腸道活動由植物神經支配,當人處于情緒激動即應激狀態時,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導致胃腸道肌肉過度收縮痙攣,胃酸分泌過多,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血管收縮影響胃腸道血供,這些因素都可能產生疼痛的感覺。而有慢性胃炎基礎的人群,因為本身存在胃組織受損,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氣到胃痛”。從中醫的五行生克關系來看,木克土,肝屬木,脾屬土,當脾氣虛弱,或肝氣郁滯,木克土太過,則會出現脾胃消化功能受損的病理情況。肝主疏泄,表現為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調暢情志等,當情志不暢則肝郁失疏泄,肝郁氣滯則影響脾胃升降運化功能,可以出現腹部脹痛、胃口欠佳、反酸欲嘔等癥狀。」(《為什么一生氣就胃痛?中醫這么說》)

好吧,大家若遇到生氣的事情,也不妨冷靜下來。就像打架一樣。第一架要打贏是很難的,但無論結果如何,到了第二架就不那麽容易害怕了。人生要麽不開打,要麽就是一場接一場。

但神人無名,水火不侵。在莊子的世界里,那些真正的神人聖人,往往可以事先就避開這些紛爭,所謂養生主、人間世,無非就是這樣的事情。我們沒有大利益,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大危險。小的鷄毛蒜皮,確實讓人不爽,但人心世故,反而正在這樣的地方顯現出來。

(八)

我不是希望你去學得世故起來。更何況不世故的人,也學不得。邯鄲學步,非驢非馬。

很多時候,我只是覺得人生在世,有其不能稱心如意之處,也有受騙上當的可能。但對於自己,對於這個世界,仍能保留一份善意。這不是無底綫的原諒,而是對待自己的善意。以直報怨,恰恰在於此。所謂的「直」,正是一種分寸。金庸先生寫過「七傷拳」這種怪異的拳法,也詳細描寫了張三丰看到弟子殷梨亭,苦心孤詣,非要與楊逍同歸於盡,練出了「天地同壽」時的心情。好在那時候,金庸沒有像之前神鵰那時一般惡趣味(玩笑),殷梨亭還是佔了楊逍的便宜。

大笑三聲,便是生命本來面目。

秋水長江,到處都是人生滔滔。

(九)

忽然想起之前看到的詩,只是當時要記住,卻偏偏記不起來。

記不住也無妨,我可以搜索,也可以複製,大路朝天,自然便可以挑出自己能走的。

氣便氣吧,氣過了,也就笑了。

「花竹幽窗午睡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陸遊《午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