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來日方考

(一)

打字打久了,便該用筆寫一寫,這樣或許會更直接。寫字寫久了,也不妨在沙灘上,隨手畫沙,嘗試讓身體直接改變外面的世界。這是一種體驗,即使在黑暗中,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思維,去創造,去歌唱,去記錄,去回憶,讓生命在一種不斷的旅行中,發現種種可能。

但熱血的激情,容易陷入空洞,而這種對于光明的向往,往往成為未來之不可及的注腳。

人當然該向好的一面去想,去做,但事實并無可能,因為運氣無絕對。

大凡一個人越老,越有經歷,便越能明白,世間一切事業,固然由于人之勇氣和智慧,但終究不可能全憑人力。人定勝天,或者天定勝人,都只是一種可能條件下的規則,打破規則的總有人在,或者說總有非我一人的存在。

據說,古人很喜歡在店前掛些幌子,算作招牌,也是一種進門前的默契。

「看好了,客官。我們這兒可是做這個的,莫要走錯,歡迎光臨。」

那么,走進來的客人,自然不會站在當鋪里,還要埋怨沒人來熱情接待了。

人生也有其標志,告訴我們該用什么態度來看待這種種奔馳而過的未來。否則,當著眾人面前大哭,也只會剩下一些同情,卻于事無補,與我無益。這些帶著我們不停走的時間,和這不停歇變化無窮的世界,每一個角落,仿佛都只有這種無情的延續。正如我們自己的索取和獲得,似乎是拼力爭取,卻又有一種模糊的感知,讓我們心存敬畏。奶奶曾說,「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這曾經鼓勵過我,也曾經讓我有所釋然。

與自己和解并不容易,與世界和解同樣很難。

(二)

我們終究不能全部歸結為運氣。

正如我們不能只在大殿中祈禱,希望神靈保佑,然后便再不做什么多余的事。

若我們將自己的努力都作為無足輕重的事情,那我們自己,在神靈面前,又能如何呢?

某位老師說,你念咒要讀得準確,聲音需響亮清楚,否則神從哪里聽見你的求告呢?打電話也要口齒清晰,自己的長輩才能明白,你這是要錢,還是要其他什么。連那些搞笑的電影都懂得,結結巴巴,說話大舌頭,算是一種制造笑料的天然奇跡,更何況我們本不是要把自己至于搞笑的境地呢?

人還是要做事的。

這句話大概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然。而且若是能關注到這句話,也恰恰意味著你自己,仍然有所努力。正如一個戒煙者,抓耳撓腮,度日如年,卻依然能在千頭萬緒里,發現某個煙頭,仍然召喚著自己。沒有喪失生活勇氣的人,也是如此。他們即使吃了天大的苦頭,只要抱有希望,便不會輕易放棄那些可能——而這可能正在于自己的努力。

好運氣,畢竟不是天上掉餡餅,更何況就算掉了餡餅,也總要張開嘴嚼一嚼的吧。

(三)

那我這是在勸誰「三千越甲可吞吳」嗎?還是說「百二秦關終屬楚」?

怎么可能?

我們總要自己給自己一個理由。

度過一生的童年、少年,不會再有那么多人來鞭策自己了。總有一天,我們要自己為自己負責,自己給自己出路,自己找自己的歸宿。

你可以渾渾噩噩,但人只要還在人潮人海之中,便不能逃開紅塵萬丈,那種如芒在背的感受。

不管多么大咧咧的人,總要面對一些不喜歡的場合,見一些不喜歡的人,說一些不喜歡的事,那又怎么辦呢?

不,誰也不用馬上給出選擇,答案本身,可以有,也可以沒有。總之,它不是一份試卷,并沒有出題人先準備好對對錯錯,也沒有批卷人加加減減,你一個人孤單地面對一切。

做對了,也沒有掌聲,只有一份釋然;做錯了,也不會有掛車尾的排名,你自己的名字,自己定義。分數,是人為的設定。成績,是人為的劃分。可要是沒有了那么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自己又將如何判定自己的答案呢?

所以,我們沒有了催迫,便只剩下自己。

長路漫漫,似乎永無止境,但隨遇而安,便隨處都是終點。

誰能給你未來呢?除了自己,誰都無法限定自己的腳步。

可這終究不是熱血的口號,人生并不需要太多激蕩,一切的水流,無非是因為高下的地勢不通,等到平衡了,也就無風無波,無所求,有所思。

(四)

可人終究不會變化出自毀的基因。

這說明什么?也許是因為可愛的多,而不可愛的終歸是少數。

人心中的光明,并不會因為時間變化而減少,自然也不會增多。也許運氣能夠變化吧?但誰能說得一定呢?我很希望你也有更好的運氣,但人生的故事,往往塞翁失馬,最終劃定出其答案的,不是天,不是地,只有自己。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