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擁抱和沉默

一個人越難過,越應該保持冷靜。孩子,你要記住,悲傷總會過去,但對你的嘲笑捉弄,卻正開始。
                                                                                          ——某部劇中的無名流浪漢

※ ※ ※

(一)

能講價的人,即使過得不好,大概也能對生活表示心安理得。

不會拒絶,總是爛好人的,卻往往過得不那麽愉快。

所以,每次讀到那些格言警句,總會讓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怯弱,以及對於那種殺人放火的大膽,所表示的一種羨慕。你看,「懂得拒絶,才懂得生活」「過好自己,才是最好」「最有勇氣的行為就是過是只想着自己」「我不在乎你怎麽看待我,反正我也不在乎你」……這真是亮閃閃,讓人嚮往的生活。

但這樣的心思,是不能說出來的。李宗吾就因為把人人做的說不得之「厚」與「黑」拿出來說,原本是一種拆穿魔術的大膽,卻被以訛傳訛地成為了「厚黑之專家」,人人看他的眼神,居然都有些異樣了。當年那位性學博士不也是如此,來來回回,所寫的《性史》鬧得沸沸揚揚,簡直比《金瓶梅》這樣老牌專著還風行一時,可最後的名聲,也比聰明的匿名者蘭陵笑笑生差得太多。因為《性史》就不是一本誨淫的書,但歷史在某些時候,是不講道理的。本來站在臺上,大講特講一番特效藥的騙局,但講得多了,反而被視為特效藥的名家,於是便有了患者來圍着你找藥方。接近深淵,便自然被深淵所侵蝕,古往今來都是如此。英雄凱旋時,並不會只得到鮮花,那些笑臉後面還剩下的,仍是一種疑懼參半的猶豫。

這大概就是人們更願意,藏起那部分心思底下的心思,讓自己顯得正常起來的原因。於是表面上,便是一個熙熙然的社會了。但暗流涌動的冰河,永遠存在,也永遠不會消失。正如夏日山谷,此刻的寧靜,並不意味這條小溪,不會突然化為巨浪洪水,席捲一切而去。

(二)

關於無聊,有很多研究,但就像其他心理問題一樣,人們仍然處於很初級,甚至沒有入門的階段。所以,你知道的那些科普碎片,或許有用,或許沒用,你說不準。

真正能驗證好壞的標準,就是當自己也遇到相同狀況的時候,當初拿來安慰勸解別人的話,是不是還能安撫自己無主的心呢?

能或不能,仍然是一個不可說的問題。

曾經有一種行為藝術,叫作擁抱。一個女孩站在街旁邊,那個地點肯定精心選擇,不是人群洶涌,各顧各的鬧市,也不是空無一人,寂寞風雲的小巷。她站在那兒,一分鐘兩分鐘,總會有一個人路過。於是就會有人發現她舉的牌子,上面用粗大的字體寫着:

FREE HUGS

當所有人都在為賺錢而苦惱的時候,一個人忽然不需要錢,就可以擁抱你,這就是行為藝術打算展示的理念。

Marina Abramovic 曾是很有名氣一位行為藝術家,她最出名的一次實驗,就是《節奏零》(Rhythm 0)。自然,那是關於人性黑暗的一面,而在心理學的著作中,也早就提出了所謂「破窗效應」。當每個人都無法得到善意的回應,最終就是在一個小圈子內,不斷螺旋加速,而我們認為公平的「報復」,其實也只是一次次加重彼此的傷害。

這樣的一位藝術家,在疫情開始後,曾經告訴我們,可以對樹訴苦。

「樹木就像人類,他們有智慧、他們有感覺、他們彼此交流,並且,做為緘默的聽眾,你可以對他們訴苦。」

我們誰也不說,我們獨自受苦。

在總是覺得擁擠吵雜的都市中心,誰會認為,人很少呢?

我們就像一個合唱團,站在一起,卻各自高聲唱起自己的歌。指揮也自顧自地陶醉在他的想象中。孤獨並不是因為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生命,都在無處傾訴。

(三)

我也很難確認什麽。

張愛玲寫了一段短短的文字,叫作《雨傘下》。

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著有伞的,钻到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游得稀湿。 

她說,這是一種類似勸解的寓言,其含義大概是,窮人不要輕易結交富人,因為那樣只會得不償失。

記得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大篇幅描寫過上流人士的社交沙龍。

無論他們都是這樣的大人物,但在文字凝聚的那個節點,每個人似乎都在展示一種錯位。只能這樣說,所有羨慕——像奧黛特,把自己也辦一個更好的,當作一生志業——這樣場面的人,都將在作者的描述中,感到尷尬。就像互相較勁的老同學,這多年後的一場聚會,不是為了感情,而是為了攀比。攀,是一種乞求和施捨;比,是一種補償和享受。

《Central do Brasil》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的故事,他們之間所擁有的不再是愛情的主題,因為一個太大,一個太小。所以這部電影就更加讓人難忘。當最後的結尾意味着分別,兩個人的未來到底會如何,誰也不能猜測,但這就是生命。

我們所遇到的每個陌生人,都映照和塑造着我們自己,無論如何反應,都將在我們這間小屋子里留下一粒灰塵。人生是經歷的過程,沒有經歷過,也就沒有我們自己。

我們不能找到某個人訴苦,無論是因為過於冷漠,還是過於熱情,但最終都是一樣的結束。

唯有一樣東西能讓人靈魂完整,那就是愛,而在你之後,我再未向誰敞開過心扉。(《Der Vorleser》)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