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若有所思

記得當年一位朋友給自己起名為:若有人。

這個名字來自《楚辭·山鬼》,其辭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這麽多年過去,其他事情漸漸淡去,反而是這個名字越發清晰。

當時我們都還懵懂,除了考試,大概也不知道其他什麽多餘的東西。而這種多餘,之所以多餘,恰恰有其值得思尋之處。多年以後,當你再次推開身邊那扇小窗,雨聲淅瀝,夜色迷醉,看不清雨滴,卻能聽到打落在花枝木葉上的聲響。古人說:留得殘荷聽雨聲。此時此景,不過如此。

所謂「多餘」,也是如此。

人生種種,哪裏有什麽多餘,既然發生在你的生命里,便自然有它的意義。對別人是一張白紙,對你來說,卻是一對遠方的鯉魚。字跡可滅,心事入冥。今時今日,他年他鄉,一生的塵勞,若是真能歇息下來,你可曾想過,有什麽才是真正的相伴相隨,有什麽不過塵煙過眼嗎?

廣播裏剛剛播放將要在三個小時二十五分鐘后開始的節目名字,叫作:在年輕時談一下養生。

我猜,這樣的名字,一定來自於體會到年老,卻還沒有完全老去的人。年輕人是沒有這樣想法的,老人則早已知曉天命。養生養身,誰又不能明白,只是各自有早晚而已。所以,我不喜歡「後悔」這樣的字眼,不是有什麽達觀自得,而是一切既然發生了,那就意味着所謂的後悔,並不是命運的或然,只是所謂決定性的一種表現。

貝多芬的耳朵會失聰,是什麽決定的?或許他在年輕時更懂得養生,就會好一些嗎?

貝多芬會為了自己的失聰,而後悔于對職業的選擇嗎?

莊子請惠子再說一遍問題的時候,流水潺潺,魚兒搖擺,一切早已發生,一切不會從頭開始。莊子可以讓自己的表達,不再陷入隨意的邏輯陷阱,但卻讓過去和現在截然分開。我們到底是更喜歡那個再次擊敗惠子的莊子,還是那個信口回答,在落敗的辯駁里表露他的「多餘」之莊周呢?

若有所思,若有所得。當年,我看到這個「若有人」的名字,「若有人」為自己起了這個名字,可能只是沉醉於那華麗的文辭,飄逸的想象,一往情深悵然難返的憂鬱。年輕人的憂鬱,年輕人的想象,年輕人的華麗燦爛……

這個時候,又怎麽會有什麽:在年輕時談一下養生,這樣的話題,這樣的思緒,這樣的若有所思呢?

春風春雨,該有的,自然是春韭的芳香流利,而不是什麽老病登臺,萬木蕭蕭。

所以,沒什麽該後悔的。

但這也不意味着沒有「後悔」這種情緒。

嫉妒、羞澀、害怕、猶豫、猥瑣、誇飾……這些情緒,若是真去一點點觀看,真地猶如流水,過而復返,去而復來。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人原本就是白璧無瑕,我們所說的種種惡念,其實與善念一樣,都在我們的一起一落中,展現出它本身的曲折。

正如伸手去抓,抓而又回。看起來不過是一來一去,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根肌肉纖維,多少神經,多少細胞,多少意念來去伸縮呢?我們喝下一杯水,坐着發陣呆,看着文字卻出神,似乎想了什麽,又轉眼即逝,不知所以。這不都是我們的念頭嗎?

雖然不必公之於眾,但對於自己來說,實在沒有什麽秘密。

所謂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古時候的勸善書,往往會告訴我們一些善和惡,然後就可以按照功德格來記録。還有的人,則用紅豆黑豆來分別辨析,也有人用其他方法。總之,到了一定時限,就拿出來數數。

「嗯,紅的多,黑的少,哦哦,這些黑的,今年比去年少。」

道德信徒同樣錙銖計較的。這不比那些金錢的奴隸更輕鬆,很多時候,甚至要更嚴厲。所以曾子纔會說:戰戰兢兢,吾今免矣。

今時今日,我想起那位友人的名字,不再需要到網上查找原文,旁邊書架上便有一本屈原的著作。

我現在也不再為了那些詞彙而犯難,不是已經懂了,只是不再覺得查查字典,翻翻參考書,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這還真是奇怪,時間最充裕的時候,反而怕麻煩,只想着爽爽利利,一下子把整條江水喝光。到了如今,時間肯定比從前少的時候,反而不再着慌,有了一點點磨練出的從容,雖然還有時而會來的煩惱,但終歸是不那麽手足失措。

人啊,跌倒過,就懂了怎麽給自己清理傷口,上藥包紮,然後等着身體慢慢修復。

若有人,自然就若有所思。

「若」的道理,不必誰來教導。

我在冬至時節,所釀的米酒,緊緊密封,那些蒸過的潔白米粒,便可以在酒藥的作用下,隨着時間的流動,一點點在中間的酒坑里,積下美味的酒液。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這句話,我不喜歡。不喜歡,也有人說,反復說。這就是人生。

我的想法如此。

酒也有,故事也有,但無需這樣用力,更不必將一與二聯繫在一起,數數字的時候,自然一的後面是二,可我不一定只數數而已啊。

一的後面為什麽不是「飛」呢?

一的後面為什麽不是「往」呢?

一的後面為什麽不是各種各樣的喜怒哀樂,一成不變也好,一心一意也好,一的後面有無數種可能,而這原本就是世界和我該有的本來面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