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閒適如何

閒適是一種值得尋求的狀態,但並不容易達到。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語堂)

這是林語堂先生的大作,《生活的藝術》當時頗為風行,但也遭來各種反對意見。但這究竟還是一種正當的反對。我們也只探討這種正當的反對。

閒適很容易被人理解為閒散,或者說無所事事,比如在西方近代漫畫里經常出現的,大腹便便,滿嘴流油,細胳膊細腿兒,還要高仰起頭顱的貴族形象。自然,也有很多人,面子上是要鄙夷唾棄,但內心其實也是嚮往的。

人原本就不是一個勤勞的生物,若是沒有飢餓和死亡來催迫,一切也就該如想象中的熱帶人,吃喝全靠天,除了睡覺,就是曬太陽發呆。而那些反對林語堂的人,正是看到了這種幻想背後的荒謬,也深深浸泡着生活真實的苦水,所以他們不喜歡這種觀點。但這恰恰也不是林語堂的觀點。

正如佛祖說四大皆空,但絶不是讓大家就此絶望,然後自殺了事。林語堂所說的閒適,所期待的生活藝術,或者說他希望引入中國的幽默態度,都是在針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弦綳得太緊了。正如我們的運動,依靠堅硬的骨頭,依靠帶有極大收縮力的肌肉,但也離不開日夜磨損的那些潤滑軟骨、柔軟薄膜。

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都能明白,半月軟骨的重要性,但它實在既不能去做功,更不會去拉扯我們去行動。可沒有它,真不行。

這也就是閒適態度,被林語堂點出的原因所在,閒適閒得是心,而非真實的生活。

「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閒適的態度,並不在於种樹耕田,而是讓我們無法擺脫种樹耕田的時候,可以給自己找一方安靜的地方。正如農業耕種的忙與閒,忙時也要有對歌,閒時也要有狂歡,人生絶不僅僅是日復一日的勞作,而是為了幸福的間隙里,去勞作,去開墾,去種田,去收穫。

勞動本身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事情,它消耗我們的身體,損傷我們的生命。但若讓自己時刻都能進入一種閒適的狀態,為自己保留一個小小的後花園,則勞動本身的疲憊消耗,就會降到最低。

紀庸先生說:「有一定事业或工作的人,将每天应做的工作做好,弄到今日事今日毕的程度,然后逍遥自在,吃一支烟,喝一口茶,经济许可的年月,同妻子老小听听戏,看看电影,等而下之,即使打打小牌,亦不算什么。若有三朋四友,寻幽探胜,修禊吟诗,更是雅人深致,这种事业是事业,享受是享受,天君泰然,勤劳而后息,一乐也,这是不容疑义的天下最赏心的闲趣了。」

這也就是林語堂先生所說的閒適。他並非看不到,閒適本身被誤讀后的害處,或者成為某些別有用心人的口實,但他仍然要講出這種態度,並非是隔岸觀火地逍遙,而是對於人生的深深憂慮。

閒適並非一定要功成名就,富貴滿堂,到處都是伺候自己的僕人丫鬟,手不用提,腳不用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是廢人,而不是閒適。閒適在于內心,而不是在乎身外之物。

記得一個笑話說起,某位知縣少年得志,事事圓滿,卻總覺得不足。於是便讓手下人去尋找一個知足人,結果問來問去,只揪過來一個還拿着半塊餅子的乞丐。

知縣又氣又笑問:這就是你們找來的「知足人」?

乞丐說,他也不知道什麽是「知足人」,但今天天氣暖和,出門要飯,又輕易要來一塊餅子,可以充飢飽腹,靠在南墻根兒,太陽正好曬在身上,渾身暖洋洋,只覺得無事不妥帖,沒有不滿足的。

「好,好,好。」

故事最後便這樣結束,也沒再做什麽道德宣講,這是我喜歡的。

晉朝有個東床坦腹的典故。選女婿選到家裏,自然人人矜持,可偏偏王羲之不做改變,仍然猶如日常。而回去報告結果的人,也有趣:「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牀,坦腹食,獨若不聞。」

我們能在生活中,有這樣坦腹的態度嗎?

這不是落拓不羈,要是王羲之原本在家中也高帽大袍,自然這時也會一如既往。人生難在立志,也難在依從本心,最根本的地方還是自己。

我到底是誰?

閒適正可以讓我們從繁忙中脫身出來,用安靜來獨對自己,聽一聽這些被日常喧囂淹沒的心裏話。

有一分鐘的閒適,我們能有一分鐘的閒適態度嗎?

皇帝都喜歡求長生,可長生又是什麽呢?餐風飲露,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是沒有什麽富貴榮華,人間情慾的。但我們不妨看看《史記》中的求仙求藥,那是希望將人間富貴變為無窮無盡的妄想而已。

所以,閒適很難做到。

汪曾祺在給沈從文的文物研究圖書寫序言的時候,不願意提及他的精神異常,但卻願意提一提他的人生,他的性情,他的安於此,停于彼。沈、汪,都不合時世,寫出來的文字,也往往與人不同,但在安身立命這一點來說,卻各有各的緣法。

閒適不是別人能給的,正所謂:

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 白酒釀來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呂洞賓)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