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買書山倒

有時候,讀書的前言便有感慨。有時候,讀自己喜歡的書,即使反復讀過,還是會在一些情節上,釋卷冥想,浮想聯翩。有時候,雖然還未讀過,可看看那些碼在書架的書脊,依然很開心。大概這就是一種書痞。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某網站的一個群組還拿來作了組名,足見确有一大批人,是有這樣的癖好。

買而不讀,未必是松鼠心裏作祟,也有可能只是看不過來。正如人的年紀,少年時哪裏知道時間流逝,一天天飛快,猶如吹起的風,起的時候不知何時停,停的時候也不知道何時起。但終有一天,時間便停下了,而我們的腳步也慢了。買書也是這樣,買買買固然欣喜,可什麽時候書滿成患,什麽時候也就該停下來,開始看書了。

讀書固然如抽絲,可有些書,也未必就要讀。初買書的人,往往眼前百花繚亂,心中也沒有什麽主見,即使有良師益友,也免不了買一些除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再無大用的書來。猶如大浪淘沙,看到金子的時候,便有成噸的沙子從腳下流過了。

前些天剛剛出了一些書,大部分都翻過,但也有小部分是沒讀過。這裏面分三種情況:一是當時耳朵根子軟,不知聽了什麽營銷話術,便一時興起買了來,可商業營銷的火燃得急,也滅得快,如今時過境遷,也不再有什麽讀它的心思了;二是買的時候很好,可讀的準備卻太長,拖延症一犯,便不知什麽時候能開始,而電子書大潮不斷興起,這些紙質書的電子版都出現了,於是零零碎碎的時間,反而是把這本書的電子版本看完了,而收藏的價值又不大,便只有拱手讓人,留些地方出來;三是同一本書買了不同版本,所謂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讀的多了,難免要將書的內容、版本來比較一下,這樣比來比去,難免要取精棄粗,畢竟空間有限,沒辦法讓這些書常駐下來。

好書如好酒,可酒總能喝完,書卻讀完了,也還要留下來,於是讓書流動起來,才能不被書壓死。

有人讀佛經,天天讀,天天讀,可遇到的禪師卻不以為然。你這哪裏是在讀佛經,轉法輪,明明是佛經在讀你,法輪在轉你。買書讀書大概也是如此。正如貪吝者終究只是錢的過客,而讀佛經的人,有口無心,也難免成為佛經的路,佛經走過,路還是路。

葛朗台一輩子喜歡金子,聽到那些金幣敲擊的聲響,簡直是歡喜到猶如天使在召喚他,因此他要躲起來,藏起來,一個人都不許進,只有自己來享受這些積累。但這份喜愛,並不會讓金子跟隨着他,若是他知道自己的女兒歐也妮拿去送給小白臉也好,還是嫁給什麽浪蕩子,白白揮霍浪費掉,不知他泉下有知,又作何想。

藏書人大概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書的聚散並不由人,一個藏書家的成功,正是另一個藏書家的失敗。能夠獲得大筆寶藏的機會,往往是因為前一個收藏者,散失了自己的收藏。清代的收藏家往往如此,那些宋本、元本,蓋的藏書章正像一份份記録。書本身何曾真正歸給了某個人,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人終究是帶不走任何東西的,喜歡錢的固然貪婪自私,可喜歡書的,若是也如此葛朗台,又有什麽值得誇讚的呢?

梁元帝燒書,錢謙益的絳雲樓一樣失火,這世間的書本就不多,若是只顧收藏,甚至要把書帶入墓中,與其說是愛書,倒不如說是愛這份貪念。藏書必要能抄書、能刻書、能校理,將那些珍藏的書籍複製出來,分享出來,這纔是真正的大藏書家。古來至今,能夠得到這樣聲譽的並不多,正如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大富豪,可這些大富豪能夠青史留名的,卻並不多。昔年陶朱公善於經營,幾次大富大貴,幾次分財分金,財富對於他來說,並不是需要戰戰兢兢守護的金銀,只是他用來做自己事業的工具而已。讀書藏書,也應如此,善讀書的人,未必有財力去成為藏書家,但能夠用書,而非被書所用,終究還是這些人。

我已不再年輕,眼前也經歷了一兩回散書的場景,雖然不是什麽大事,但再看到那些舊書上留下的印跡,比如什麽某年某日購於某處,比如什麽某某惠存,比如什麽某某藏書……哪一本買來時不曾給這位買書人、贈書人帶來快樂呢?但如此熱情,這般的真誠,到最後仍然會消散在時間之中。這些人都不是什麽大學者,買書來可能也不過如你我一般,有求知的想法,有愛書的念頭,如此一想,一切豈不正如古人憑吊時的詩句,江山滔滔,明月高照,可今昔之間,已是千年萬年,過眼雲煙。

我如此說,卻還是會買書,會讀書,只是不再有太過執念的想法。人世間的書固然多,但也很少,能夠讀完我該讀的書,便是很好,若再多讀上幾遍,更是人生的恩惠。

書讀多了,買多了,便有感慨,未必對,但總要說一說。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我喜歡的,正是我今天感慨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