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帶有詩意的人

疲憊分兩種。

一種很容易恢復。大概洗個熱水澡,就像那個中國話不標準的青年所說,很快就可以在棉被中得到解脫。肉體很容易滿足,不必太過細心。

一種不容易恢復。甚至不知道恢復的方法,無論身體如何,精神總是有种恍惚,彷佛無處落腳的山岩,火山噴發出煙和灰,自己喪心落魄,奔跑在無路可逃的路上。這時候,你大概會希望暈倒,或者期待酒精等的麻醉,從而讓肉體的歡愉,取代精神的滿足。

記得科學家們設想過一種頭腦實驗,讓一個大腦連上無數導綫,然後向它發出無數0和1的信號,每一種都會讓它得到看見、聽見、聞見等等的感知。那些通過神秘途徑,獲取安慰的人,大概也是如此。精神已經被麻醉或者煉化了,從此沒了感知,自然也就沒了疲憊。飄在雲端的心,直到墜落,摔個粉碎,才會在寂滅中,得到最終的休憩。

但這是可悲的,生老病苦,乃至種種夢幻泡影,都是一種唯有人才能感知的思想。我思故我在,其實並不是一種格外光明的解釋,但若是思想也放棄了,那人剩下了什麽?

很多時候,我們浮光掠影一樣在時間飄過,看到的只是表面那一點點折光,或明或滅,然後便再無影蹤。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讀古人詩文,越是那種歡樂的聚會,便越是讓敏感的詩人,聯想到人生的短暫和生活的枯索,於是王羲之會有他的想法,李白也有自己的感嘆。這種在人世間遨遊太久,便已有了的錯位,正是人心的疲憊和逝者如斯夫的不可遏止。

某位近代達人說,古人雖然更辛苦,在生活上也沒有我們這種便利,但他們總是讓自己去親近詩,從而在現實中的疲憊里,得到些許安慰。所以,越是做官的時候,越是喜歡寫詩;越是疲憊無助的時候,越是放聲長吟;越是低落徘徊,越是行歌相送。這些詩,不一定非要是自己寫的,當他們長吟的時候,都在一種古與今的交替中,獲得了疲憊的消解。這大概就是詩的力量。

孔子用詩來教導自己的學生,並不希望他們都活成了樣板,也不希望他們總是板起臉,排排坐,在香火中吃冷豬肉。因此,最可信任的記録《論語》里,那些人,那些話,都是鮮活的,不管喜不喜歡,信不信服,都是一個帶有詩意的人。

總是聽到人們說,當代人缺乏音樂的教育,我卻覺得,在不能人人都有一種樂器的時候,能夠先讀讀詩歌,總是好的。我也喜歡音樂,喜歡聽歌,喜歡唱歌。我唱得不好,但一樣喜歡唱,只要不讓別人聽到就好,那就是為自己而唱了。古人朗誦詩歌,叫作吟詩,那就是一種獨自的歌唱。我知道吟詩有它的音韻規則,可若是不會呢?也沒關係,只管先吟好了。好的詩歌都是自帶音韻,當我們讀的時候,越是進入詩人的情感,也就越能體會到這種音樂的高低長短起伏。這就是我理解的吟詩,實在不用糾結於時間變化,地域間隔,我們喜歡的是文字背後的詩,而不是某地人的某地語言。就像我去讀莎士比亞,並不一定要用英語去朗讀。

人生需要詩的精神,也需要詩的懷抱。因為人生最終是疲憊的,也是孤獨的。唯一好的,就是無論何時,只要你記得那些詩,就會明白,詩人早已為他自己,也未所有喜歡他詩的人,留下了一種並不孤獨的記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