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困于陈蔡之间

這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典故,卻是真實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故事。

孔子大部分時間,都是時代的先行者,矯矯獨立,敬于事,樂于群。

對於這個故事,有很多記載,但最接近的大概還是《論語》中所記録的,而最詳細的則是《史記》中的描述。

首先是飢餓,後來的記載將飢餓的時間定為七天,但並不是真地什麽也吃不到,只能說剛剛到了讓人飢餓難忍,卻又並不至於無力走動的地步。後面那些增添了許多細節描寫和情緒渲染的文字,還讓孔子彈琴,弦歌不絶。雖然很難說,這就不是真的,但我更願意相信《論語》中短短的三十多字。

飢餓是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的最大威脅。為了不餓肚子,無論歷史,還是現在,都曾經發生了很多駭人聽聞的事件。這並不稀奇,現代的考古人員,在原始人的遺跡中,經常發現同類人的骨骸,而這也成了大殖民時代,冒險者對於土著人吃人習俗的驚訝,自然也成了鼓勵殖民者殺戮的一種原因。其實為了活下去,我相信在絶早的一個時代里,必然是有過同類相食的事件發生。而人類也正是從中走出,逐漸擺脫了野蠻,進而演化出我們今天游于其中而不覺的文明。

而於這種文明相伴而生的,則是我們當中,終於萌發出一種可以超脫飢餓,不懼死亡的精神。這種精神並不限於中外,而是屬於整個人類。因此孔子面對子路的憤憤然,他只是這樣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這就是孔子面對飢餓的態度,他並不認為飢餓不存在,也不會認為自己有什麽神通,可以免除飢餓。飢餓在所不免,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腸胃,也不能去回到茹毛飲血的過去,我們今天能做的,唯有君子和小人的兩分,從而讓自己有一種可以與飢餓并立的精神。

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孔子和他的子門餓死了呢?也許很多人拍手稱快,但對於孔子來說,又意味着什麽。天不喪斯文,還是天喪斯文?但不管我們如何想,孔子是堅定的,這種“困窮”磨練了他的內心,也鍛造出他此後顛沛流離,屢經生死,充滿悲傷,卻又釋然達觀的心境。

這或許就是飢餓沒有改變他的原因。

其次則是失望。在孔子一路上遇到的那些隱士中,想必很多人是因為失望,才選擇隨波逐流,才選擇絶世高蹈。正如孔子自己所說,當中庸之人難得的時候,狂狷之士也變得稀少了。

孔子茫茫然地走在春秋時代的列國土地,起始的願望和後來的淡定,都是一樣。他從未放棄過,自己改變這個時代的想法,也從未因為有這樣的迫切想法,便失掉心中的堅持。《論語》中也記載過他面對陽貨的問答,也有過不能系而不食的玩笑,堅而不磨,緇而不涅,人生的選擇往往並不是為了讓後世讀者去輕易理解的,這也是孔子的弟子們所無法理解的。或者說,對於孔子的弟子們,正因為他們已經不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因此也就必須比孔子更要謹慎。

麒麟來了,然後孔子寫在春秋中的話,便是他對于生命的一種總結。

失望本身並不可怕,因為我們的生命中,總有無數次不能達到願望的時候。我們的一生,也許就是這樣。小的願望慢慢變成大的願望,不滿足的願望,變成了不需要的願望。我們挑挑揀揀,可能在海邊有了收穫,帶回家很多好看的貝殻、石子,然後第二天再去,然後又有不同的收穫。但若是我們只執着于某一種顔色,或者期待找到更多同一類貝殻,往往就會經歷失望。

孔子的失望,從未消失,這也是他和我不同的地方。

有一位學者用喪家狗來作為書名,其實這是原始典籍中的字眼,若是如此說,自然是一種引用,而非原創。但從態度上來說,我們也能明白,他的理解深刻卻偏離,詳細卻疏遠,他理解的孔子和我們所理解的並不一樣,但卻又與很多人相同。便如這困於陳蔡之間,《論語》之外的記載豐富了很多人的故事,既有孔子,也有他的弟子,但我覺得這些恐怕不是幫助我們理解,反而讓我們添了許多困擾。

真實的情況,可能唯有那三十多字的記録,咀嚼回味,仍然能夠在一個毫無背景設置的舞臺上,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表情、言語,眼睛、心思,蒼茫天地、兵戈煙塵,生命自尊、堅定樂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