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你該怎麽讓人相信你呢

你該怎麽讓人相信你呢?

當然,你可以簽署合同,繳納保證,付出擔保,做一切讓對方相信的事情。但是,你也知道,總有簽署合同不能執行,繳納保證依然懷疑,付出擔保卻不信任的情況發生。特別是你只有自己的時候,你還能用自己,讓對方相信嗎?

是的,可以的。

一個背叛家邦的大夫要投奔魯國,卻並不信任一個國家的信用,希望得到子路的承諾。

子路并沒有同意。即使當權的季氏派來冉求遊說,這會對魯國帶來多大的利益,子路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并沒有許諾。

魯國對小邾國有戰事,我不敢問是什麼原因,要我去作戰死在城下,我可以答應。但是這位大夫背叛他的國家,如果我去跟他約定承諾,那是讓他的背叛行為變成合義正當,我仲由不能答應。

這背後的原因很有意思。無論是背叛家邦的大夫,還是掌權的季氏,或者被稱為傀儡的魯國國君,在季氏手下當差的冉求,其實內心都明白一個道理:

背叛行為,並非一件合乎人心的做法。這種做法,即使有了國家的背書,依然充滿顛覆的風險。因此,子路就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但他們并沒有想到,若是子路答應了,也就意味着,他心中的信念是可以被國家、名利這些外在的東西所歪曲,自然他的“信”也就消失了。那麽這樣的承諾又有什麽意義呢?

子路並不是一個言出必果的俠客,因為拋棄了大義的小信,孔子早已說過,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雖然是亂世之中的不得已其次,但終究不可以在亂世中堅持道義。這正如班固批評司馬遷所說的,他認為司馬遷在遊俠這件事上,所持的道德標準不可肯定。但也正如司馬遷所寫,他寫俠客,並不是在肯定他們的全部,而只是因為世間等而下之的道德,不得不讚許這種等而下之的道義而已。當鬥筲之人成為大多數,又怎麽能簡單批評司馬遷所肯定的遊俠呢?

信的力量,是極為巨大的,而讓人相信,則是又一種令人必須敬畏的力量。

我們所處的世界,有很多人為制定的法律,也有無數規則來確定雙方的信譽。

這正是因為信用太罕見了,所以才要通過不信的方式來確認。所以法律之中的雙方,都沒有什麽道德感,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在法律的框架裏,不斷爭取信用之外的利益。

無論是那位叛國的大夫,還是派人勸說的季氏,他們也正是如此。

這些人難道是真地信任子路嗎?恐怕不是這樣。

大夫是希望試探出魯國的真實想法,是不是打算過河拆橋。季氏則是打算藉助子路,謀取土地,至於後續,則必然會再根據土地的利益來決定做法。冉求所採取的遊說方式,真地讓人很難相信,他是和子路同學的孔門弟子。如果子路是他希望的那種計較名利的人,又怎麽會有這樣的名聲呢?

信用,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物品,可以輕易拿過來使用。

這正如《史記》中的刺客們,一個個都有其履行承諾的理由,但開頭的豫讓和結尾的荊軻則非常不同。他們不是單純為了報答恩義,更不是一種你對我好,我就可以為你殺人的交換。豫讓的刺殺并沒有成功,他也知道自己不會成功了,但他這樣堅持的信念在於自己,而不是智伯,所以他從不迷茫,也不會將自己變得英雄化。當我初讀這個故事的時候,非常惋惜,也遺憾于刺殺的失敗,至於那種預知的神奇故事,更是讓人覺得是天意弄人。但時間過去這麽久了,我忽然明白司馬遷為什麽要如此寫了,他是一個神神鬼鬼的人嗎?肯定不是。但他為什麽一定要寫這樣奇怪的失敗原因呢?真實的用意在於,他並不在意刺殺本身,他關注的終點都在於豫讓自己的理由。

同樣,荊軻刺秦,他真是為了太子丹的那些殘酷到失去人性的收買嗎?一雙手,還是一個人頭,荊軻看得很清楚,他所要執行的任務是什麽,為了太子丹報仇,並不需要逼着秦王返還土地的。他需要的,只是將匕首刺入秦王的身體。這正如後面又寫到高漸離的刺殺。難道一個盲人會成功嗎?他為什麽要做這樣的事情?

當秦始皇本紀中的大人物們東西南北,不斷開創自己偉大事業的時候,我們正是在《刺客列傳》這樣的歷史角落,發現還有一種人,不計名利,不考慮生死,一人敵一國,仍然可以無所畏懼,不可動搖。

《倚天屠龍記》中寫張無忌的一句話:

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

而後世明朝真出了一些作威作福的皇帝,但并沒有出現一位手持寶劍的大俠,反而是有一群宮女,手持絲帶,差點兒做成了驚天動地的事業。

倒是清朝的一位皇帝,終於在民間傳說成為了無頭的人物,一位女俠真地做成了這樣的大事業。

若是你說這還算一種神神鬼鬼的傳說,我覺得還可以讓人回憶起那場攻入宮城的事變,一支箭射到了紫禁城的匾額上,從此便留下了痕跡。

當司馬遷寫下那些他走訪得來的真實故事,並不一定知道這種真實,確實是真實的。而發生過的,也一樣會再次發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你該怎麽讓人相信你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