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世界上的一些小東西

最近讀書似乎不那麽容易靜下心,往往拿起,又放下,然後便不知做些什麽。背誦也常常,在腦海中回想到一半,就不知所蹤,只好又重新背起。按照某位先生的見解,這是前生的因果影響,只好繼續精勤下去,所謂以智以力,不助不急。

葉靈鳳先生寫讀書札記,提到自己的「座右」書,即使都是想看的,卻又不知如何選擇,以致有些書竟然想看了十多年。這大概就是古人說的,書非借來不能讀。但當年將圖書館的書借回來,然後又原封不動換回去的事情,也並不稀奇。這樣想來,大概人生原本無法強迫,唯有看到沒到機緣。

若如此,是否便可以躺下來,什麽也不做呢?

某位先生將這種人的未來看得極為悲觀,因為這會在下一生變作豬,從此懵懂了一輩子,再去輪迴。《維摩詰經》中提到過,因為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太過剛強,不得不以神道設法,講一些報應因果來教化他們覺悟。我猜,這位先生的說法大概也為如此,或者他只是轉販而來。人的奮勇向前,不能總依賴這種變豬變狗的嚇唬人,也不會在這種外在的約束下,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們不能隨便說那些逝去的人,畢竟不能爭辯的對手,即使輕易擊敗,也不過是一個人的成功,雖然說不上無恥,還是一種很自私的想法。生命的寶貴,每個人都能明白,實在無需更多提及。只能說,在很多事情發生之前,希望我們能夠再回想一下,再等待一下,也許一切事情就變得不同了。

這也是那位先生說的,佛說要懂得佈施的道理,佈施並非就是施捨衣食,還有更重要的佈施,來自於精神。無畏無懼,從何處而來,有的時候我們自己就是喪失了所有膽氣,惶恐不安,徘徊無助。當下,你能給這樣一個脆弱的人以勇氣嗎?

當這位先生遇見了一個失去一切,難過得馬上要自殺的人,他說:你再等三天,三天內肯定有轉機。

確實,三天之內,便發生了一件大事,徹底改變了那個人的命運,自然也無需自殺了。

有人說:先生啊,你好神奇,肯定是修了神通。

先生卻說,他其實並不知道三天里,會發生什麽,更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好的轉機。他攤開雙手,誠懇地表示,自己只是看到他眼中的絶望,於是便給了他一些勇氣。也許三天裏什麽也不會發生,但因為這等待,所帶來的希望和勇氣,卻可能改變他最初的想法。

「那這是犯了妄語的戒律啊?」

「是啊,我也擔心,但這就是佈施的道理。那些借給他人錢的,並不都是富翁,也不一定就手頭格外寬裕,但他們仍然願意幫助他人,只是因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善和愛佈施給他人。」

那位先生所做的就是一種精神上的佈施。所以,看起來是一種謊言,卻依然給了另一個人以勇氣。

人生艱難,不到了那一刻,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會被徹底擊倒。

每個人都有得到佈施的期望,而每個人也都有值得佈施出去的東西。

並不是去慈善拍賣會上花錢才叫佈施。正如我之前寫過,屠格涅夫所說的握手,不是金錢,卻仍然可以讓人溫暖。而我們每個人即使沒有很多錢,但也一樣可以給出一些東西。這不是損己利人,而是讓一些世界上的小東西,變得更多,更熱。而這也不一定就要從宗教的想法而來。

讀《經集》中的故事,即使有了夜叉這樣的神靈,也依然是一個關於教人如何向善的記録。

若你曾像我一樣,有過猶豫和彷徨,感到無助而膽寒,那麽也希望你能夠在所有向你作勇氣佈施的人那裏,得到一種新的動力。

我一直相信,那些前人留下的書裏,這些早已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們,在一遍一遍向我傳遞着勇氣。

世界沒有崩塌,也許正因為于此。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