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書稿共享站
刺蝟書稿共享站

因為各種機緣,認識了一些優秀作者和出版社願意分享書摘,遂開此號,與各位共享書稿。此號發表的所有作品,都已獲得授權。作者、原文出處或版權來源,請看各篇內文。請大家以分享和評論代替讚賞。

《紅色皇帝的孩子們:文革時代的命運之書》讀者書評

寫在前面:《紅色皇帝的孩子們》為旅德經濟顧問胡曉平的自傳小說,繁體中文版已由時報出版社出版(在博客來可購買)。下文是《紅色皇帝的孩子們》的讀者書評,由時報出版社提供。請大家以分享和評論代替讚賞。


作者:1215.書籍.酵素

1976年9月9日下午,一通廣播向全中國通知噩耗,中共黨主席、人民最敬愛的革命導師——毛澤東同志,去世了。彼時,舉國上下悲痛萬分,群眾哭泣、崩潰,感嘆失去人生的指引,國家前途茫茫,一切宛如天崩地裂。

諷刺的是,多年之後,中共政府以及世人均把毛澤東最後十年的種種作為,視為一場人間災禍。可對成長於那個年代的人而言,毛主席是革命的象徵,是他們願意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領袖。1966-1976年毛澤東對青少年發起文革這項史無前例的社會實驗時,全中國歡欣鼓舞,認為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是通往偉大目標的必經之路,然這場劇變卻以失敗告終。

這場改革,是在何時走上岔路,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那些看起來進步、偉大的口號,若沒有被好好運作,最終破壞力可能導向毀滅,甚至文明倒退──以今天的眼光而言,文革是充滿「暴力」與「破壞」的。但是,當初多少人懷著信念,積極投入這場行動,當一代人的生命經歷,牢牢嵌入了這段歷史,後來的他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段過去,以及自己的認同呢?這是閱讀胡曉平《紅色皇帝的孩子們:文革時代的命運之書》時,提醒著我們的問題。

作者簡介

胡曉平,是這個劇變時代的見證者,文化大革命正好覆蓋他10-20歲的青少年期,經歷少先隊、紅衛兵、共青團等共產黨核心團體。此書以自傳性小說的方式呈現,且胡曉平對歷史背景以及相關人事物非常熟悉,筆下人物歷歷在目,向世人展現一幅驚心動魄的文革面貌。

此書書名即體現出紅衛兵看待毛澤東的態度──「紅色皇帝的孩子們」帶出紅衛兵們視毛澤東如父、甚至如天一般的狂熱崇拜,即便到了文革後期毛澤東的路線備受質疑,這群紅衛兵仍相信毛主席跟此事並不相連,應由四人幫概括承擔這一責任。而文革造成的巨大傷害也由這群紅衛兵們承受,他們被視為是中國失落的一代,破壞文化與社會的兇手。但副標題「文革時代的命運之書」暗示紅衛兵們也經常隨波逐流,難以掌握自身命運,文革結束後與現實生活接軌困難,處處碰壁。身處那樣劇變的時代,時代的巨輪是難以阻止的。

內容介紹

全書可分三個部分,1966年文革開始到1971年林彪逃亡被殺。1972-1974年鄧小平短暫恢復國民教育。以及,1974年以後,毛澤東與四人幫再度發起新一輪「批林批孔」運動。在閱讀全書時,我思索的是:「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等反智言論是如何深植人心,讓全中國人民為此隨之起舞?

在文革初期,全國人民對毛澤東的崇拜達到最高峰,各地的青少年在中共對毛主席的宣傳和民族主義的鼓動之下,愛國心與追求理想中國的信念如野火般到處燃燒,可看見在中共統治與黨的宣傳下,毛主席等同於無產階級革命的觀念深植人心,紅衛兵們更被政府推波助瀾,恣意地衝撞整個社會。

這樣的情勢,在林彪背叛毛主席,意外死亡後完全改變。中國民間社會開始對文革和毛澤東的神話感到懷疑,作者也曾疑惑:偉大的毛主席怎麼會選擇一個即將背叛之人接班呢?同一時期,改革派鄧小平復職後,展開教育改革,讓紅衛兵們重拾久違的教課書。

到了文革末期,儘管毛澤東和四人幫再度發起新一波批鬥運動。但這群對文革感到疲憊不勘的青少年們,已經不再渴望重複無止盡的階級鬥爭與上山下海的政治活動,紅衛兵們的消極反映在對文革活動的形式主義上。

評議

1976年毛澤東過世後不久,四人幫遭人推翻下台,文革隨即結束,紅衛兵們的征途便悄悄地畫上句點。然文革的刻痕卻深深地烙印在這群紅衛兵身上,胡曉平也不例外,作者充分發揮出紅衛兵的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印痕,毛語錄、毛詩句深刻融入用語習慣中,信手拈來,不落痕跡,書中其他角色也對毛語錄的詞彙如數家珍,呈現文革時期的日常對話的真實面貌,反映中共政權成功地打造一個神話的毛主席。除此之外,紅衛兵對於毛主席的忠誠甚高,即便是胡曉平這樣於六四後出走德國的高知識份子,其依然認同毛澤東當初的理念,甚至到了2019年仍是如此,她說:「當年我是願意為了毛主席去死的。」

這些反應說明了文革一代的紅衛兵們在中共教育之下,熱愛國家、熱愛毛主席,卻因極端激進的國族主義與個人崇拜下,失去了認識世界與包容異己的學習過程,進一步成為了毛澤東政治鬥爭的工具。然這群紅衛兵可以批判父母、師長、甚至的國家官員,看似恣意妄為的他們卻無法對毛澤東所做的一切做出反抗,甚至於理智上知曉毛主席走在錯誤方向,依然對其熱愛無比,凸顯出的是中共政權以民族英雄這一角色來凝聚國族時,全體國民都被綁在這一想像的共同體之下,對其為惡竟是束手無策的。

讀完本書後,我最深的感觸是關於「命運」。文革時期的人們遭遇苦難,面臨身不由己的選擇,在時代的浪潮裡,竟是只能隨波逐流,彷若命運的魁儡。而文革時期中國社會悲慘的處境,筆者認為對毛澤東個人的過度崇拜,是極其關鍵的;然這不可單單怪罪於中國人民選擇,更重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中,這一國族主義的凝聚早在建國初期就以毛的個人崇拜為核心要素。當1949年毛澤東對著天安門廣場上成千上萬的群眾喊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此刻,「新中國」的認同就和毛主席個人形象及其改良的共產主義鑲嵌地牢不可破。所有人此時正歡欣鼓舞,渾然不覺,如同張藝謀電影《活著》,當廣播中說起毛主席昭告全國同胞「文化大革命」開始之時,燒好的開水滾著,日子還靜靜的,而歷史就這樣悄悄地翻過一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