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書稿共享站
刺蝟書稿共享站

因為各種機緣,認識了一些優秀作者和出版社願意分享書摘,遂開此號,與各位共享書稿。此號發表的所有作品,都已獲得授權。作者、原文出處或版權來源,請看各篇內文。請大家以分享和評論代替讚賞。

[書摘] 吳惠林導讀:奔向「奴役社會」的美國 — 克魯曼戰殭屍

本文摘錄自《克魯曼戰殭屍:洞悉殭屍經濟的本質,揪出政經失能的終極本源》。本書繁體中文版已由時報出版社出版(購買連結)。下文由時報出版社提供。請大家以分享和評論代替讚賞。


●奔向「奴役社會」的美國—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一九九一年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章得主、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名筆兼名嘴保羅.克魯曼又在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出書了。之所以特別強調「克拉克獎章」,是因為得獎者就是經濟學術研究在當年被認為最傑出的美國經濟學家,而該獎自一九四九年開始,每兩年一次頒給一位四十歲以下的經濟學者,表彰他「對於經濟思想和知識有卓越的貢獻」,若找不到合適者還會從缺呢!克魯曼正好在三十九歲時趕上得獎,這也凸顯出克魯曼早已具有深厚的經濟專業,是道道地地的「經濟專家」。十七年後再榮獲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更加證明其學術成就持續且更被高度肯定。

學養俱佳、文筆優美的克魯曼

克魯曼自二○○○年起,就應《紐約時報》之邀成為專欄主筆,迄今已長達二十二年之久,寫過數千篇專欄和部落格,擁有數百萬讀者。他的文筆優美又有創意,克拉克獎評審委員會認為足以「媲美日本的俳句、狄金遜的詩和馬蒂斯的油畫一般優美」。《財星》雜誌更曾喻其為「自凱因斯以降,文章寫得最好的經濟學家」。而二○一一年對經濟學教授的一項調查,克魯曼還被稱為六十歲以下最受喜愛的經濟學家呢!

這樣一位學養俱優,文筆又優美流暢的人物,他的文章和出版的書自然受到市場歡迎,成為暢銷書也是可想而知的,對於讀者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當然有必要認真看待。雖然克魯曼已經著作等身,但其新書應該也會成為暢銷書,不能等閒視之。

這本新書以《克魯曼戰殭屍》為書名,有夠聳動,也很吸引人。如克魯曼所言,本書是由其報紙專欄文章集結,整理並予以增刪、修潤而成,全書以主題分類共有十八章,從「拯救社會安全計畫」一直到最後的「有關經濟的想法」。光從章名就可知涵蓋範圍之廣,真可說琳琅滿目,這些篇章是二○○四年小布希當選連任美國總統之後,克魯曼所寫的專欄文章,全書超過三分之一篇幅是討論二○○八年金融危機及其後續影響的不同面向。

克魯曼認為沒有人真正預測到那場金融風暴,而他自己知道當時有一個巨大的房地產泡沫,但對泡沫爆破造成的傷害仍感到十分震驚,因為他之前並未發現美國的金融體系已在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業成長下變得如此脆弱。不過,一旦崩潰發生,曾研究這類危機的經濟學家發現自己處於熟悉的領域,從理論和歷史都知道很多關於金融危機的事,也知道很多有關經濟體在危機後如何運作的事。克魯曼自認二○○八年危機後的五年左右,是他最好、也是最壞的時期。因為他擔任報紙專欄作家的角色,和其學術研究近乎完美地交集,在這段期間有機會表達政策制訂者應做什麼的許多意見,所以是最好的時期;但因政策制訂者一直拒絕採用他所提供的意見(或知識),反而選擇執迷於錯誤且往往惡意反對預算赤字的理論,並因而造成不必要的巨大痛苦,所以克魯曼深感有志難伸而抑鬱寡歡,於是對他來說,這段期間也是最壞的時期。

聳人聽聞的「殭屍經濟」

為了一抒鬱悶,克魯曼就將他在該段期間的政策建言整理成本書出版,公諸大眾,讓讀者公評,為他討回公道。克魯曼真的是氣壞了,他將反對者稱為「殭屍」,認為他不只是對牛彈琴,簡直是與毫無知覺的屍體論辯。我們都知道,克魯曼是所謂的「新凱因斯學派」領頭羊,有著「凱因斯2.0」、「凱因斯還魂」等稱呼,甚至「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比凱因斯還凱因斯。

眾所周知,凱因斯是在一九三○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之際,出版《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簡稱《一般理論》) 這本經典著作。提出「政府應創造有效需求」來消弭「大過剩」,讓失業降低,使經濟復甦。克魯曼相信凱因斯經濟政策有效解決問題,於是在歐巴馬主政近四年,美國經濟不但沒從金融海嘯的泥淖中走出來,所得分配還更不平均,失業率一再上飆,經濟衰退成為二○一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歐巴馬的連任罩門時,出版了《克魯曼觀點:拚有感經濟》(End This Depression Now!)這本被稱為「通俗版《一般理論》」的著作,提出比凱因斯政策更強的藥方來化解難題。

通俗版《一般理論》

該書將當時的蕭條情境以實際數字和優美的文字陳述,再以凱因斯的「短期」、「非常時期」、「流動性陷阱」作為理論基礎,導引出「政府支出創造有效需求」來解決棘手的失業和蕭條問題。他認為短期不救將降低長期產能,而失業也加深美國人內在生命的創傷,而長期失業者自尊受打擊極具破壞性,焦慮症與憂鬱症也出現,因而非以「非常手段」化解不可,而簡單無害的「政府支出大量增加」是最佳藥方。

克魯曼大力批判主張「撙節」者,並對「賽伊法則」(Say’s Law)的「供給創造需求」極力撻伐,將自由經濟「淡水學派者」指摘為「替共和黨跑龍套」,把「意識形態」、「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帽子套在這些人的頭上。克魯曼甚至認為國債不必還,而房貸契約也可打消,將「以債養債」換為「以債療債」,也就是說繼續舉債是正確的,對於當時各國政府「印鈔救市」、「振興經濟方案」之所以效果不彰,是因為「力道、強度、規模」不夠大,他指責歐巴馬魄力不夠、太妥協。他也認為通膨不會發生,而發動戰爭讓政府支出大增也是解決蕭條、需求不足的方法。

由於歐巴馬順利當選連任,克魯曼或許認為他的建言發揮效用,以至於對「反赤字預算」、「緊縮政策」、「財政危機」等淡水學派或保守派人士所主張的理念都指為錯誤,但還是一直被共和黨引用,於是以「殭屍」稱之。

自由主義者的良心

同樣地,對於「社會安全計畫」、「歐記健保」等社會主義政策,克魯曼在二○○七年十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夕出版的《下一個榮景:政治如何搭救經濟》(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中極力宣揚。該書係以「政治經濟學」描述美國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以來的政經發展史。他充分發揮以優美文筆說故事的能耐,哀悼美國中產階級的消失、所得分配的極端不均。

克魯曼認為全球化和科技變遷這種一般公認的原因無法解釋,應是體制、行為準則和政治力的改變所致,他於是描述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競合經過,行文中貶抑前者、贊揚後者。在克魯曼心中,共和黨偏袒且保護大企業和有錢人,共和黨藉著減稅和取消社會福利,或讓福利民營化,將財富集中在少數人,再依靠他們的大筆捐款、獻金,經由選舉伎倆贏得選戰、獲得政權。他在當時就指出,小布希第二任時,美國人已經覺醒,加上黑人以外的移民人數比重大增,大反轉的日子已到,而那時民主黨獲選人重視並討論全民健保計畫、因應貧窮的新方法、協助無殼族的方案,切合美國人需求,因而勝選機率高。

克魯曼在該書中表明非常懷念一九三○年代大恐慌後小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的日子,那是中產階級出現、社會公平、政黨間和諧共處、所得分配相當平均、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因此,他期待美國出現「新新政」,主張將「全民醫療」作為重點,就像社會安全制度是「舊新政」的核心一樣,而在成功實施全民醫療後,接著轉而解決更廣泛、更艱辛的「不平等」工程,克魯曼認為這就是「自由主義者」的任務。

事實顯示,克魯曼的預測和期望都實現了,歐巴馬當選總統,也大力推動全民醫療,向社會主義靠攏,可說完全依照克魯曼指示的道路前進,似已顯現該書的影響力之大。

全力攻擊川普

至於「減稅」、「貿易戰」、「氣候」、「川普」、「論媒體」等議題,是川普讓人跌破眼鏡當選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四年之間發生的事。由於川普繼承雷根,重拾保守立場、反共、自由經濟、小政府、減稅、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對中共發起貿易戰,並大幅翻轉歐巴馬的社會主義政策,等於將克魯曼的主張全部消除。孰可忍、孰不可忍,克魯曼原本以為希拉蕊篤定當選,沒想到半途殺出程咬金,在全盤皆輸下怒不可抑,也跟隨左派媒體起舞,認為川普用騙術取勝,將川普視為陰險小人,在專欄文章中大力批判。不但極度貶低川普政策,還將提出政策的學人等視為殭屍。以克魯曼這麼有名望的高雅之士,如此的氣急敗壞、口出惡言,實在是情何以堪!不過,這也正凸顯出克魯曼是多麼地沮喪和失望了。

其實,由克魯曼在本書前言和最後一章的陳述中,隱示他也知道這樣的咒罵是不妥當的,或許他懊惱沒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前出書幫民主黨希拉蕊造勢,以至於讓川普獲勝,於是在本書中加大力度用選舉語言及強烈方式攻擊對手。

海耶克諍言

寫到這裏,我不免又想起一九七四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 A. Hayek,一八九九—一九九二年),在當年受獎宴席上的一番話:「……諾貝爾獎給某一個人的這種權威,就經濟學這門學科來講,誰也不應該享有。在自然科學部門,這沒有問題。自然科學家當中某一個人所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影響到他的同行專家們……但是,經濟學家的影響之關係重大者,卻是一些外行:政客、記者、公務員和一般大眾。在經濟學方面有一點特殊貢獻的人,沒有理由就成為全能者,而可以處理所有的社會問題。可是新聞界卻如此看待他,而他自己也終於自信是如此。甚至於有人被捧昏了頭,居然對一些自己素未鑽研的問題表示意見,而認為這是他的社會責任。用這樣隆重的儀式以宣揚少數幾位經濟學家的成就,使其受舉世矚目,因而加強他的影響力,這樣做,我不相信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想建議,凡是獲得諾貝爾獎這項榮譽的人,必須做一謙虛的宣誓,誓不在自己的學力以外對於公共事務表示意見。或者,授獎人在授獎時至少要被要求謹記我們經濟學的大師之一馬夏爾(A. Marshall,一八四二—一九二四)的一句嚴正忠告:『社會科學者必須戒懼赫赫之名:當眾人大捧之時,災禍亦將隨之。』」

美國邁入「社會主義國」

海耶克有感而發的這番話應不只是說給得獎者聽,也特別告訴普羅大眾,尤其是新聞從業者,不要將這些獲得諾貝爾獎者視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超人。每個人,尤其有名望的人,都應提醒自己時時緊守分寸,以免過度膨脹,畢竟凡人都很難抗拒被捧的誘惑!何況,正如海耶克所說,經濟事務關係人生,千頭萬緒難以釐清,一旦提出錯誤建議而化為政策施行,危害大矣,而被奉為上賓的諾貝爾獎得主最具此種條件,他們的話最易被視為真理。

雖然克魯曼帶有情緒,但其談論的主題及其觀點還是很重要,而且肯定會受到關注,或許也是打敗川普的因素之一。就讓我們以「冷靜的腦」好好閱讀這本書,自己判定誰是誰非,吸取正確的知識好「向上提升」!

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是民主黨勝選,顯示克魯曼論點較受肯定,而左派社會主義政策將重新拾回,歐巴馬政府2.0也明顯出現,看來「奴役社會」的美國或許也即將來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