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派Masses
多数派Masses

诞生于这个大时代,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的青年平台。关注思想交锋、社会运动,关心工人、农民、女性、全球南方等被损害者的真实处境,也通过写作和实践去想象、去创造别样的社会。网站:masseshere.com

蚂蚁森林:游戏、公益还是生意?

(编辑过)
蚂蚁森林彷佛是一张景观式的赎罪券,背后的碳交易则是令我更加震惊的资本家逻辑。
(网络图片)

 文|鱼粉绿豆汤

每天叫醒你的“蚂蚁森林”

清晨7:00整,室友响彻卧室的闹钟惊醒了我。我迷迷煳煳地睁眼,只见她握着手机不停地戳动屏幕,荧光反射在她睡眼惺忪的脸上,“啊,我的能量被人抢了!” 我一头雾水,周日一大早这么有活力,也不缺能量吧。探过头去,只见手机屏幕上是一棵画得很可爱的虚拟小树苗,被几颗绿色小球包围着。“这又是什么小朋友玩的手游戏?”我困惑。“哎呀你不懂,我在种树,蚂蚁森林你都不知道吗?最近特别火。别说了,你快开通,然后加我支付宝好友。”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款支付宝里的公益小程序。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蚂蚁森林”是流传在年轻人间的一句meme,在蚂蚁森林的程序里,用户通过低碳行为产生的绿色能量球被设计在早上5点到8点开始领取,为了害怕被好友抢能量,很多人就会像我的舍友一样早起收割这些绿色小球。每个小球代表了从几克到几千克的碳排放量,累积到一定数值,例如114千克,就可以选择种植一棵油松,而这棵油松会被真实地种植在大西北的荒漠上,蚂蚁森林信息号也常常会发表树林的照片证明支付宝真的有种树。蚂蚁森林设计的游戏模式同样非常抓人,它模彷2008年十分流行的开心农场小游戏,让全民偷菜的风潮变成了全民种树和好友之间偷能量。

蚂蚁森林植树界面。

这听起来是一个特别良心的公益项目,支付宝帮我们纪录碳足迹,用游戏模式鼓励我们参与低碳环保行动,还花钱替我们种下真实的树。一时间,大家充满了参与感,彷佛收集到的每一个绿色能量球都是自己参与环保事业的足迹,手机屏幕里的也不再是一棵虚拟小树,而是未来大西北广袤森林里的一份子。蚂蚁森林的成绩也非常不凡,2019年4月,支付宝宣布蚂蚁森林用户数达5亿人;2019年9月19日,蚂蚁森林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然而,一想到蚂蚁森林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产品,我的脑海中就浮现了那位不爱钱的资本家马云先生不怀好意的微笑。

消费主义陷阱和景观式赎罪券

蚂蚁森林真的是纯公益项目吗?研究绿色能量获取攻略会发现,支付宝设计的能量获取方式并不是全都与低碳生活有关,除却步行、单车、公交车、二手回收等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外,其他的例如线下支付、购买车票电影票、生活缴费等,似乎都与低碳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与消费行为更加相关。同时,所有行为都要通过使用支付宝或者支付宝旗下产品才能被纪录,例如公共交通付款要出示支付宝付款码,生活缴费要进入支付宝的程序操作,而单车和二手回收则分别要使用其自家产品“哈啰单车”与“闲鱼”。此外,消费行为获取的能量也高于低碳行为:步行1000步获取的能量是17g,共享单车每次54g,公交车每次80g,但购买电影票或演出票,却能收取180g以上的能量,而线上生活缴费,每笔能够获得262g的能量值。如果按支付宝声称的,绿色能量值是按照碳排放计算器,来计算用户的低碳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那其他基于蚂蚁金服生态进行的消费,就未免显得多余且有诱导性。而每天产生的绿色能量需要间隔24小时才能收取,则显然是支付宝增加用户依赖性设计的策略。于是,用户不得不沉浸在支付宝的产品生态里。

另外,蚂蚁森林不是支付宝里唯一以公益为名的游戏小程序,通过蚂蚁森林的界面可以引流到“蚂蚁庄园”和“芭芭农场”这两个小游戏。蚂蚁庄园的入口在蚂蚁森林右下角,是一只白色小鸡,点击它可以进入蚂蚁庄园的界面;而通过给小鸡投喂饲料,用户可以收集小鸡产下的鸡蛋积攒爱心,集满5颗就能捐赠给公益项目,如果爱心贡献总额达到目标数,该慈善项目就能获得一笔善款。芭芭农场的入口则是蚂蚁庄园左边的一棵果树,进入芭芭农场的界面,用户浇灌肥料,果树会慢慢开花结果,最后收获的水果可以真实地寄到家里来,而这个项目依托的是公益助农的由头,目的是帮助贫困果农销售水果。但是,不管是蚂蚁庄园和芭芭农场,获得培养材料(饲料和肥料)的方式却具有更加明显的消费诱导性质——除了和蚂蚁森林一样的线上和线下支付宝支付行为,还包括浏览15秒淘宝商品页面,以及在指定页面里购买商品。另外,在蚂蚁庄园收集饲料的界面里,还有一个淘宝“淘金币小镇”的入口,通往淘宝一系列更加浮夸的小游戏,这些小游戏的奖励机制最后都必然导向商品的消费。

支付宝小程序里环环相扣的消费主义陷阱。

于是我悲哀地发现,即使以公益为名,支付宝的小游戏生态仍然难逃买买买的属性。公益在这里仅仅是一个噱头,且不探究每一个公益项目是否都有真实落地,串起来的的小游戏和层层递进的奖励机制背后,其实隐藏了一环扣一环的消费主义陷阱。此外,依托淘宝发展起来的网购浪潮,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快递污染,每一个购买行为都会带来快递垃圾,而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决不是一个蚂蚁森林可以抵销的。

蚂蚁森林彷佛是一张景观式的赎罪券。如居伊· 德波所说,“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真实的社会生活已被表象所取代,在虚拟的森林和农场中,人类通过电子产品和网络数据就能完成种树和养鸡,在算法和程序中实现虚幻的参与。而蚂蚁森林又同时提供了缓解消费背德感的捷径,不管用户在消费和生活过程中制造了多少污染,又或者蚂蚁金服公司本身带来了多少环境问题,只要创造了或者参与了蚂蚁森林的游戏,似乎就真的为环保作出了努力。这个虚拟的绿色小游戏,彷佛一张当代赛博赎罪券,可以轻易抹去所有现实问题。

"卖碳翁"的碳排放生意

如果说引导消费还是可以理解的商人促销行为,那么蚂蚁森林背后的碳交易则是令我更加震惊的资本家逻辑。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市场机制,建立的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减排量)交易。也就是说,在每个企业都有碳排放配额的情况下,碳排放超标的企业可以向未超标的企业购买剩馀的配额,于是出售碳排放配额甚至成为一门生意。

也因此,用户给支付宝贡献的绿色能量其实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每一个种树的人都是蚂蚁金服的一个碳帐户。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就说过,“蚂蚁森林初期通过公益基金会购买个人碳账户积累‘绿色能量’,将其转化为植树行为,未来将参照国际上一直通行的自愿减排(VER)交易机制开展VER 减排项目交易。下一步,如果个人碳减排活动能够形成国家认可,并纳入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类型,将能成为以后个人参与碳交易的‘碳户头’,参与未来碳市场的买卖与投资。”这段话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确认了蚂蚁金服收集的用户碳减排额度是预备参与市场的,二是由于尚未被国家认可,这个卖碳的行为还没有实施。不得不说,蚂蚁森林是蚂蚁公司很有远见的布局。

(网络图片)

碳交易市场将环保纳入资本主义逻辑,碳排放也不再单纯是一个环保指标,而变成了在市场里流通贸易的期货。市场真的能规范企业排放吗?如果排放超标可以通过购买行为达成减排,碳减排量也只会维持在原地,因为多余的减排配额,都被拿去补贴碳超标的额度。而如果碳减排可以通过购买实现,资本雄厚的大企业也不再受到管制,只要花钱就能实现减排,那碳排放量多少又有什么区别呢?

基于这样的碳交易逻辑,蚂蚁金服又将剥削发挥到了极致。他制造了一个绿色环保的景观,让用户产生虚拟的参与感和价值感,又用各种游戏设计增加了用户对系列产品的黏性,且暗藏了各种消费诱导引诱用户花钱,最后无声无息地收割了用户的碳账户,形成了一整套“蚂蚁森林工厂流水线”。

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支付宝,还是个“卖碳翁”,而我们这些赛博种树人,却仅仅只是马云老板布局碳市场的一棵棋子。我想,我的舍友早起收割绿色能量的时候,可能根本想不到我们才是被噶的那棵韭菜。

在网络上搜索蚂蚁森林,几乎看不到任何差评,除了被阿里巴巴控评外,很多人都对支付宝看似不盈利还要自己掏钱的公益行为表示赞赏,甚至即便了解个中利益的人也会觉得只要对环保有贡献就是好事,毕竟树是真真实实地种下去的。篇幅有限,难以继续讨论西北荒漠种树是否足够环保和合理,但是大资本公司的所谓“慷慨”,不能不被警惕。如保罗·弗莱勒所说,“任何试图借着对于受刮迫者的弱势的尊重来‘软化’压迫者权力的努力,所显示出来的都只是一种假慷慨(false generosity);事实上这种努力永远无法摆脱其局限。"这种局限就是不公平的社会秩序的持续。此前,我对个体的环保行动并不抱有信心,因为它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当发现资本主义连环保事业也可以同化和利用时,我才开始意识到环保运动的意义,它不单单是绿色低碳行为的履行和科普,也同时是针对不公平体制的反抗,是一种受压迫者的解放行动,只是这里的解放对象是所有被环境问题所累的生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蚂蚁淼小但聚集起来便力能扛鼎,或许,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蚂蚁森林。

延伸阅读

蚂蚁森林:沙漠种树背后是一门运行高效的公益生意

你的一棵树,支付宝的一盘棋:蚂蚁森林养成计划与价值逻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多数派正在派送中

多数派Masses

诞生于这个大时代,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的青年平台。关注思想交锋、社会运动,关心工人、农民、女性、全球南方等被损害者的真实处境。

046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