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派Masses
多数派Masses

诞生于这个大时代,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的青年平台。关注思想交锋、社会运动,关心工人、农民、女性、全球南方等被损害者的真实处境,也通过写作和实践去想象、去创造别样的社会。网站:masseshere.com

性别|吸烟或不吸烟,哪一个更女权?

为什么女人要面临吸烟/不吸烟的两难?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如果你是一个人,你的选择权利不被干涉,但是女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被干涉。
(网络图片)

文|阁楼上的疯女人

我与友人小B相约吃饭,席间忽然提起曾经的朋友小A,同是青年女性,她已经有了强烈的烟瘾。

上次遇见小A,发现她和其他女性烟民已然有了自己的社群。她会和其他女性讨论香烟的牌子,互相推荐女士烟。她还义正严辞地转发过校园里嫌弃女厕所烟味说“女孩还抽烟吗”的帖子并评论:“女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抽烟?”

提到这里,我不由得尴尬一笑:“女权主义指的是男人的臭毛病女人都要学吗?中国男性超过15岁的人60%都吸烟,女性烟民少和女性长寿也有关系吧。如果从数据上来讲,我们女性不像男性一样吸烟、喝酒、暴饮暴食,恰恰是女性的优越之处吧?”

小B沉吟片刻:“话虽如此,但是把矛头指向人群中少数的女性烟民,放着广大的面对未成年人和女性吸烟的成年男性烟民不管,仍有‘欺软怕硬’的嫌疑。”

我不由得点点头:“女性吸烟不一定等于女权,但是单单说不许女性吸烟一定是不女权的。所谓的‘对女性的保护’的话语我已经听够了,伊朗因为‘保护女性’不许女性看球赛,女球迷Sahar Khodayari自焚抗议的故事俨然就在眼前。

“Sahar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女性接受了来自男权的过度保护,那么她等同于妥协,等同于把男性划给女性以外的地方拱手让给男性,就好像最后息事宁人的那个‘女性专用看台’。历史上,就好像工作、教育、政治、军事,历史上一切被男权视为重要的东西,都因为女人‘需要保护’而不许女性涉足。男性还会美其名曰‘女性气质是顾家’,‘女人天生温柔、适合处理家庭情感’,云云。体育,只是在战争之外集中体现这种男性垄断的现代化产品。”

小B却觉得很有趣:“可是我好奇的是小A和网民的对话。所谓的‘女孩子还抽烟啊’这种显然把女性性别角色视为不能吸烟的成见,和小A所谓‘伪女权主义’的‘女孩子怎么不能抽烟’相互碰撞,背后反映了很多香烟所代表的文化含义。”

我不由得笑了,这个话题正是我研读美国历史最有趣的一部分,起因是我阅读身体研究最著名的书籍之一《The Cult of Thinness》读到了类似这样的内容:

“女士烟草,如Virginia Slims和Capri,在广告中不断暗示吸烟有助减肥,而戒烟就会复胖。尽管吸烟每年导致超过1/4的癌症死亡,依旧有源源不断的青少年女性开始吸烟。”(238)

这个发现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烟草的公关是如何抓住女性烟民的兴趣的:社会对瘦的审美和女性对身材的自我规训被利用了,女性一旦接受了“减肥=女性气质”、“吸烟=减肥”的逻辑,那么吸烟就完美代表了女性气质。吸烟是女人味、是消瘦、是性感、是神秘莫测。

(网络图片)

并且女性气质的价值观是被当时的女性置于健康之上的:在面对瘦面前,女性情愿选择癌症。仅仅因为戒烟复胖的风险,女性烟民被规训继续使用香烟保持身材。

但是与此同时,小A这样的女性烟民想要的是打破传统女性美的桎梏,小A不在乎自己因为香烟胖或者瘦,而是想要证明“男人可以,我也可以”。甚至,这样的“权利”甚至不包含对权利对象的价值判断。

通过吸烟,小A等女性想要体现自己叛逆、特立独行、打破传统的女性气质,在都市文化中,她们这类女性神似美国历史上“New Woman”(新女性)。

在20世纪早期,在女性受教育权得到提升、女性参政权利得到落实、女性参与经济活动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新女性”形象出现了。这种形象常常和自行车联系在一起,被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积极参与政治。

而与此同时,烟草厂商告诉大家,这样一个女人的手上常常握着一只烟。

“新女性”象征着城市化带来的自由、进步,她们象征着经济独立和性自由,象征着属于自己的空间,象征着可以骑自行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象征着不断进步的科技。

就在这样一层“自由”之上,烟草自由也被很好地囊括进去了。

(网络图片)(网络图片)

就像以上的广告写的:“新女性懂经济,也因此会消费Battle Ax,因为Battle Ax量大不贵,你自己试试看吧就知道为何它如此流行。”

在女权运动的大背景下,烟草厂商瞄准的正是女性逐渐拥有的经济权和话语权,把女性新赚来的钱迫不及待地以“经济独立、自由消费”的名义赚走,这不仅出现在20世纪初的第一代女权运动,也出现在之后的年代。

尤其是针对Virginia Slims这个牌子(《The Cult of Thinness》着重强调的品牌之一)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很多商业社会对于女权话语的滥用,所谓“commodity feminism”(商品女权主义)。

(网络图片)

Virginia Slims的这句“You’ve come a long way, baby.”在1970年代,几乎是直接呼应了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权运动。而这句广告词非常具有“吸烟就是女权”这个迷思的代表性。“女孩,你的权利进步了很多。”你上街、你焚烧胸罩、你争取工作自由,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呢?是可以和男人一样吸烟!

并且,和男人一样吸烟的女孩们会选择吸更“苗条”的女士烟呢。这里面隐含的逻辑是:女性是特别的、是优秀的、是高于男人的,所以女士烟也是特别的、纤细的。商品的获得在这里被定义为女权主义的终极内涵,而烟草又体现了女性特立独行和叛逆,那么烟草就是女权主义的终极内涵了。

(网络图片)

然而同样的话术在90年代的第三波女权之后,似乎不太吃香。第三波女权运动中,政治参与、经济独立、远离家庭这样的字眼似乎让位于自我实现、情感探索等等其他需求,年轻人对于商品社会本身的关注要大于政治生活,因而广告不再需要女权主义的政治话语给他滋养,而是更偏个人主义的后现代话术。

(网络图片)

女性被鼓励任何事,包括让位于男性:“如果我享受风景的话,男人也可以排第一位。”“如果攀登社会阶梯带来的不是更好的风景,那我干嘛这样做呢?”

90年代是追求个性和多样性的,于是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非白人的女性广告形象,这都是Virginia Slims有意的市场转型。在女权本身的含义变革以后,女权=吸烟的话术再次被刷新。

(网络图片)

头脑风暴了许久,我忍不住对小B说道:“你有没有发现,所有和女权有关的词汇,在美国都能大卖?”

小B有些困惑:“卖女权?”

我笑了:“卖给女人一些商品就说这是女权了,这种商品女权主义还只是最无害的呢。什么‘性自由’啦,do-me feminism(荡妇女权)啦,把色情业说成象征着女性的性解放啦,把大量的男s女m也认为是‘性癖’无权干涉啦,‘卖淫’是自由意志也是工作的一种啦,这林林总总不都是忽略了男权的大环境,把一些剥削女性的产业洗白成女性主导、把给女人带来风险的纳入式性交当作自由吗?”

小B有些惊讶于我的判断。

我笑了:“在佩特曼的《性契约》中,她一步步地论证了女性问题为何在修修补补的男权社会里难以获得解决,原因很简单:因为对于男人来说我们压根不是人!”

我得意地看着小B张大嘴巴。此刻她或许想到了无数侮辱女性的词汇、无数残忍的强奸案、无数被当作家事和稀泥的家暴,但是她没想到我会依据这些事情下这样一个大胆的论断。

我继续说道:“佩特曼重看了西方公民社会最重要的基石:社会契约论,然后她发现所谓的‘天赋人权’归根结底就是‘天赋男权’。所谓的子对父的反叛,所谓把父亲的家长制度推翻迎来子辈的公民社会,都是建立在假设的男权家庭内部的。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女人在男权家庭毫无话语权,在公民社会里被认为属于家庭而不是政治生活?说到底,这个契约给女人了什么呢?她就是天生的奴隶吗?”

小B显然没读过此书,此时有点不知如何作答。

我没有怪罪她的语塞,只是继续说:“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为什么女人要面临吸烟/不吸烟的两难?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如果你是一个人,你的选择权利不被干涉,但是女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被干涉。同样的情况可以套用到彩礼的问题:你接受彩礼无可厚非,但是这就证明了你和男人不平等,换句话说,想和男人平起平坐,那么你不能接受彩礼。要做个‘女人’,你就不能做个‘人’,谁让‘人’这个字是基于男人定义的呢?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不要钱呢?为什么钱会有损于我的主体地位呢?为什么现代女性被要求以一个冷漠的态度面对资本社会,不能‘拜金’的同时,但是男人可以肆无忌惮把‘拜金’洗白成自我追求呢?”

小B显然没有想到这么深远,但是她也很快跟上了我的思维:“这就是女人吸烟问题的根本矛盾所在吧!‘女人不可以吸烟’,说话的是一个权威的、限制的男性声音。‘谁说女人不可以吸烟’,说话的是一个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男性声音。合着女人总是在被规训啊!

我笑了,小B懂得很快:“但是我仍旧反对那种以‘女人是被资本社会洗脑买买买才女权’为理由反对女权的人,理由很简单,购买力客观上就是让商家讨好女性,我相信这种‘讨好’可以不用在售卖香烟之上,也可以用在更多女性友好的产品之上,比如女性车之类。”

小B笑了:“毕竟总是在女权内部制造矛盾,认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女权是毫不兼容的,都是反对女权的男权罢了。”

参考资料:

Hesse-Biber, Sharlene Nagy. The Cult of Thinnes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7. Print.

Martha H. Patterson. The American New Woman Revisited.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8.

Pateman, Carole. 性契约 = The Sexual Contract. Di 1 ban.; 第 1 版. e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Toll, B A, and Ling, P M. “The Virginia Slims Identity Crisis: an inside Look at Tobacco Industry Marketing to Women.” Tobacco Control, vol. 14, no. 3, 2005, pp. 172–180.

http://tobacco.stanford.edu/tobacco_main/images_body.php?token1=fm_img0870.php

https://www.ghostofthedoll.co.uk/retromusings/virginia-slims-cigarette-adverts-1990-199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