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任说梦
痴任说梦

弱水三千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公众号旧文留存,略有改动。原文写于2017年1月22日。


Without doubt it is a delightful harmony when doing and saying go together.

-- Mongtaigne, Essays, 1588

王阳明也说,知行合一。

关于态度(attitude) 和行为(behavior)之间的复杂关系, 以David G. Myers 的 Social Psychology 一书涉及的理论为依托,写写我的想法。

预警一下,胆小者慎读;万一不幸你对这个话题有些兴趣,建议带着自己的记忆和经历读下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态度真的决定行为吗?

Thinking is easy, acting difficult, and to put one's thoughts into action,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n the world.

-- Goethe

先定义一下什么是态度:态度即你对某事或某人或喜或恶的反应,这种反应常常根植于你的信仰并表现出你的感觉或将会出现的行为。

常常有人说“态度决定行为”,似乎有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若真如此,为什么有人明明哭天抢地地要减肥,最后依然哭天抢地?若真如此,为什么有人明明知道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依然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若真如此,为什么有人明明知道要勤奋刻苦,最后依然为自己的懒惰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照此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伪君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然而,态度不会决定行为吗?也不是,当我们把外界的影响降到最低,或者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行为,亦或是态度足够强硬,行为还是可以被预测的。


行为会影响态度吗?

Thought is the child of action.

-- Benjamin Disraeli, Vivian Grey, 1826

也有很多人说“环境的力量太过强大,人们的态度也会被环境慢慢同化。”先看下面五个例子:

情境与角色的力量(role-playing)

1969年心理学家津巴多老爷子在斯坦福进行了一场实验,招募了24个志愿者,并把他们随机分成狱警和囚徒各12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验。学生们被不知情地带往模拟逼真的心理学大楼地下室,这里看起来和监狱没什么两样,只是学生们并不知道这里其实就是校园的一部分。“入狱”后,“囚徒”换上“囚服”,用编号取代名字,进行各项“入狱”程序;而“狱警”则配备警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佩戴墨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惩罚。每个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时间,而且任何人可以随时退出实验。

开始时候“狱警”只是简单管理下“囚徒”,立一些规矩;但渐渐形势开始失控,“狱警”对“囚徒”的惩罚越来越重并以此为乐,例如在狭小空间里长时间光照,或者不让“囚徒”上厕所等。那些“囚徒”开始时候会表现出不适,但奇怪的是双方似乎都忘了这只是一场实验,是一场可以随时退出的实验。“狱警”为了防止“囚徒”形成联盟,还要琢磨着给他们制造一些内部矛盾,让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和自己抗衡;而“囚徒”则承受着身体和心灵越来越重的惩罚。

实验只进行了6天就被迫终止了,因为津巴多老爷子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观看“监狱”里的过程的时候差点忘了自己只是一项实验的监督者,而一度把自己当成了“监狱”的看守。而作为“囚徒”的同学们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只是在参加一个实验,而且可以随时退出,但奇怪的是在各种惩罚下居然所有人都忘了这一点!难道环境的力量竟如此强大?演着演着就当真了吗?

同样的情形在电影《浪潮》中也有所呈现:一个高中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切身体会什么叫独裁政府,纳粹到底是什么,亲自在班里进行一周的实验,包括让他们统一口号,统一着装,孤立异己等,没想到不到一周情形就已经失控,最后老师决定用最极端的方式让同学们醒过来,但却闹出了人命而自己锒铛入狱。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这个老师在警车里追悔莫及的时候突然抬头,眼中充满了惊恐,电影在此处戛然而止,我想,这个老师肯定意识到了什么--这才短短一周不到,一个小小群体居然可以被如此轻易地蛊惑,那么……


言语行为的力量(saying becomes believing)

“谎言说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时候,开始你不相信一些东西,但是说着说着你就信了。

 

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 -door phenomenon)

翻译成“蹬鼻子上脸效应”可能更易于理解。一开始让别人答应你的某个请求可能并不容易,但如果一点一点来,先让别人答应你的一个小小请求,到最后发现某个一开始可能不会答应的请求最后居然答应了。其实很多对于另一半出轨的原谅也是同样的道理(撇开婚姻制度的合理性不谈),一下子另一半出个轨估计大多数人都受不了,但如果一点一点来,一方阈值越来越高,最后也就只能原谅了。

 

“杀引杀”的行为升级(evil acts and attitudes)

主要发生在战期。一些战争狂魔可能一开始也不敢杀人,觉得哪里不对,但杀着杀着态度就被行为影响了,于是成了杀人狂魔。


自主选择的力量(social movement)

主要用于大的社会群体的洗脑,比如纳粹,统一着装,对希特勒的致敬等等。即便开始觉得哪里不对,慢慢也就没感觉了。

"It is true that we sometimes stand up for what we believe, 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we will believe in what we stand up for. If social psychology has taught us anything during the last 25 years, it is that we are likely not only to think ourselves into a way of acting but also to act ourselves into a way of thinking."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这样看来,人在环境面前简直毫无招架之力。究竟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以及行为怎样影响态度的呢?社会心理学有以下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表演理论(self-presentation theory)

既然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最初的设定,那就要保持前后一致,所以就改态度喽,于是态度就被行为影响了。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on dissonance theory)

当人们认知和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极度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认知失调。为了解决这种不舒适,行为已经无法更改,要么给自己找理由,要么褒扬自己的行为而贬损自己本来想走的路。你看,态度又轻而易举地被改变了。意识不到这一点的人就继续自己骗着自己,而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一边自己骗着自己,一边看着自己骗自己。


自我感知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

有时候人们不确定自己的感觉,于是就去看看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推出自己的感觉。比如可以在下次自己狂怒的时候强迫自己咧嘴保持笑容30秒看会发生什么。

 

 

 

 

既然读到了这里,想必也从自己的记忆和经历中悟到了什么。我个人很喜欢认知失调理论对于很多东西的解读,这一部分我想用《七剑下天山》里面几个人物的经历举个例子,不喜欢这个例子的可以跳到最后一个部分。

 

原本想上传三段音乐的集合,不过好像上传不了。它们分别讲的是楚昭南绿珠,纳兰明慧以及飞红巾的故事。

游龙剑楚昭南一身正气,从天山下来欲有一番大作为,但却爱上了生而为奴的妓女绿珠。楚昭南想让自小生活环境恶劣再不相信人间真情的绿珠相信爱情,明知绿珠为了给自己赎身答应帮多格多盗取楚昭南的游龙剑,却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带绿珠离开。一夜过后,楚昭南发现了绿珠身上的毒药,虽然将计就计,但他失去了对绿珠的信任;而绿珠却把毒药换成了香灰,留了楚昭南一命。这个故事可以用认知失调来解释:当楚昭南发现绿珠想害死自己的时候(认知失调),选择了修正自己的态度——不再相信绿珠;而作为原本只信利益的绿珠在面对认知失调的时候选择了修正自己的行为——把毒药换成香灰,不曾想早已失去了楚昭南的信任,于是最后对楚昭南说:“天山上的剑客,你让我相信的爱情,连你自己都不信吧;绿珠想要无情,可做不到”。绿珠在面对认知失调的时候选择了更加困难的调整行为这个模式,却又一次面对了认知失调,终于拔剑自刎。而楚昭南此后性情大变,他所相信的东西做出的行为不断让他面对认知失调,最终摧毁了他,让他为多格多所用。而这一切都在深谙人性的多格多的掌控之中,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第二段音乐是写纳兰明慧的。她一直以为纳兰秀吉的征战是正义的,主动请缨到军中帮助他们。直到她看到很多汉人冤死在清兵的刀下,认知失调让她自杀,不过被青干剑杨云聪救起。类似的认知失调也出现在刺杀希特勒的施陶芬贝格身上,阿育王的初恋身上,还有很多对华作战的日军女兵身上。

第三段音乐是飞红巾的主题曲。拿她举例子是想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成长在资源短缺的大沙漠,她永远不会有杨云聪所喜欢的只有世家贵族才有的气质。被很多人奉为信条的自由恋爱,到底自由在哪里。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感觉心中的一些东西被无情解构,但这不是我把这些写下来的目的。诚然,知道这些会让人心里很难受,但你还记不记得,开头我应用过书中态度决定行为的条件——当我们把外界的影响降到最低,或者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行为,亦或是态度足够强硬,行为还是可以被预测的。这也是我常常要和环境保持距离,拼命吸收各种知识的原因之一。

 

保持对很多口号或者行为的警惕,和自己不太喜欢的环境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一些影响。个人能对抗环境么?我自然不觉得能,然而我也不想被改变太多。就像楞次定律和勒夏特列原理说的,某些影响无法抵消,只能减弱;这也是我们喜欢茶花女或伊豆的舞女熏子的部分原因——在那样的环境中可以有如此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不太敢想熏子之后的生活)。

而吸收各种知识则可以不断加固自己的态度,为一线“自由意志”争取一点空间。

面对认知失调这种疼痛的撕裂,改变态度总比改变行为容易得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给自己提个醒,日后自己再看大概会百感交集。

我真的没打算写这么长,抱歉。谢谢你阅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