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任说梦
痴任说梦

弱水三千

谁是谁的太阳

公众号旧文留存,略有改动。原文写于2017年1月16日。


参考材料: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尼采一章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0/20 缘起

对尼采开始有印象源自中学时《儿童文学》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后来他疯了。

再后来读周国平老师的书,发现原来他是研究尼采的专家,我很难把这个温情脉脉的老师和为生命燃烧的超人联系在一起。

今年7月来回参观FAST的途中八个多小时都在听夏老师讲尼采,许是因为与梦想有关,觉得酒神精神、超人哲学给人很多力量。

正好趁着假期的机会每周一至周五写一点听哲学的故事的感想,希望以此窥见一些纳粹思想的源头。

鄙人没啥长处,唯一觉得自豪的就是敢于直面自己不成体系的知识,然后重新归整。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1/20 血缘

 

尼采是达尔文的子嗣,俾斯麦的兄弟,当然,精神上的。

英国的达尔文主义者、法国的实证主义者以及德国的社会主义者勇气可嘉,反了基督教神学,但在进一步打碎基督教道德的路口不敢继续下去。尼采迈出了很多人不敢迈出的一步,不在意人是否是好的,只在意人是否足够强悍。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了大部分德意志地区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之后,他们需要一套思想体系为其工业化和军事化正名,尼采哲学就成了这个工具。

一直觉得德意志民族是个神奇的民族,有马丁·路德搅乱了宗教,然后又用哲学搅乱了20世纪。

 

2/20 早期经历

尼采的哲学为他自己而写,不同于斯宾诺莎或是康德的调和式哲学,是为重新定义哲学。所以尼采的东西看看就好,离得太近容易失衡,作为某种意识形态把政治目的强加在上面问题就出现了。

尼采是虔诚的基督徒,正是由于过于虔诚,才发现自己不能被上帝救赎,最后终于发出了“上帝死了”的怒吼。

虔诚到什么地步?为了证明圣经中一段关于某个人烧手自证清白的故事竟手握一把燃烧的火柴直到火柴燃尽。类似的举动东条英机也有过,似乎是同学说他不敢从楼上跳下或者切自己的手指,然后他就真的跳楼了(或者切手指,记不太清了),连他妈都被吓坏了。这样的人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他对超人的崇拜源自他的胆小与怯懦,“我所不具备的即神即德”。他所推崇的是他不具备的,他所鄙夷的却深入骨髓,这倒挺耐人寻味。

王阳明与尼采有些类似。“格物”精深下去依然不能“致知”,转而推翻,重建“格心”体系。新理论的创立必须基于对现有理论的精深领会,和敢于推翻重构的勇气,这让我想起了普朗克,同时还有被很多学校搞坏的叫做“创新”的东西。

 


3/20 酒神精神与悲剧

尼采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完整的书是《悲剧的诞生》。他推崇象征感性的酒神,而非理性的太阳神阿波罗,在欧洲上千年的传统中另辟蹊径,一定程度上发扬了卢梭的某些观点。

不管是悲观主义者伏尔泰,还是乐观主义者莱布尼茨,都没有给出针对悲观的解决方案;尼采的方案是艺术:艺术是对悲苦人生的救赎。

关于悲观的乐观主义,我的理解就是一种英雄主义:一件事,明知可能没有结果,或者确切知道没有结果,依然会去做。因为结果有时候要看机遇,机遇是不受人控制的;而做不做是可以完全靠个人掌控的。人能控制的事已是寥寥无几了,结果难道还重要么。


4/20 尼采对西哲体系的重构

哲学史上有几次转身:苏格拉底将人们投向自然的目光拉回到了人类自身-know thyself;笛卡尔开始对“know”这件事进行思考;康德划分了先验世界和经验世界,想不清楚的就先归入先验;而尼采则打破了西哲理性的传统,重唤感性的力量。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圣奥古斯丁并未复兴先苏的感性精神,只是借古希腊文化之“尸”还了基督教之“魂”。

尼采直击人心的发问振聋发聩:也许,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不一定不合理?也许,还有那么一片将逻辑学家排除在外的智慧王国?也许,艺术是科学不可或缺的相关物和补充?

面对尼采的问题,我选择这条路:面对各种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是王道,而非在精神还是白板的状态下就做各种价值判断。

另,突然联想到古龙和他的作品身上透露着深深的酒神精神和悲剧式的乐观主义。我从来不把古龙的作品当故事看,他笔下的世界是整个人生,和世上的人心。(听说喝醉的人们有哭有笑还有人唱歌,大概我喝醉了会边哭边骂吧,就冲自己这副德行都要好好修炼才是)

 


5/20 不合时宜的沉思

尼采的第二本著作是《不合时宜的沉思》,在《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一篇中提到培养伟大哲学家的最大障碍在于公立大学总是将那些糟糕的哲学学者捧在手里,没有国家敢庇护像柏拉图或叔本华这样的人,国家总是害怕他们。官学总是不尽如人意,真正的希望在私学,是为理失而求诸于野。

同时,尼采也认为生命的职责不是让多数人变得更好,而是天才的创造,是优秀人格的培养和提升。我想起了个体理性和群体理性,还有公地悲剧。

乡愿,德之贼也。学更多的东西是为了辨黑白,明是非,守护自己视若瑰宝的东西。



6/20 7/20 与瓦格纳的决裂与查拉图士拉之歌

背后真实的原因无从得知,反正在尼采看来,瓦格纳早已背离了先锋者的初衷而开始流俗,开始颂扬尼采嗤之以鼻的基督教道德。直到送书事件之后,二人彻底断交。但在尼采后期发疯时候清醒的当口,他回忆起的却是死去多年的瓦格纳,还常常呢喃“我是如此深爱着他”。

在生死线边缘徘徊,而后经历了爱情的惨败后,他开始游历欧陆,寻求对人类的超越。终于,在阿尔卑斯山巅,灵感四溢,写出了著作《查拉图士拉如是说》。

烦恼即菩提,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我曾经陷入过虚无主义,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一个契机,突然觉得这样哪里不对,于是想法变成了“就算一切都没有意义,就算面对各种嘲笑与讽刺,我还是应该做些什么,去捍卫一些东西”。于是,起点,结果,路径,能力之类的,统统变得不那么重要,心里的方向感才最重要,有点像悲剧的乐观主义。

 

8/20 查拉图士拉如是说

尼采说,要像周围没人一样地歌舞,像死过一次那样生活。说到底,生活是自己的,做到不理会周遭的目光很难很重要。提到充盈的孤独,夏老师提到了蒋勋的《孤独六讲》,才记起在大学很多无聊的课上,竟抄了不少里面的话。

这本书要为尼采所鄙视的五十万册赞美诗的印刷让路,尼采不得不自掏腰包来印刷自己的书;结果卖了40本,送人7本,1人表示认可,没人表示赞赏。天才的生活如此凄苦,凡人的生活又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

人们都以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尼采却觉得是人创造了神,戏谑地警告人们不要妄图用人的思想来臆测上帝。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说法:就像每个独立工作的脑细胞无法理解头脑中的思想,每个人也无法理解群体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上帝,都是神性的一部分。

欧洲从阿奎那到路德,从启蒙到二战,几百年的动荡才让理性有了人性的温情脉脉。而对于这个体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只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动荡。尼采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是从理性的人性的转变,一种热情洋溢,极富侵略性的人性,而温情元素则是马克思加入的。潮水的方向我还看不清,但这条探索之路我大概停不下来了。

 


9/20 英雄道德

《查拉图士拉如是说》中有句话是“爱远方的人胜过爱你的邻居”,这种对朋友的理解很是孤独,但也很有道理。朋友都在远方,远方的朋友才有可能让你的思绪超出平日的琐碎。很多远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就知道是自己人;而身边的人却隔着万水千山。是为白发如新,倾盖如故。这大概也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吸引我们的原因。

尼采作为过早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的先知,强烈批判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认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把太多的时间耗在阅读上,是一种浪费;作为思想者,一个人应当只谈自我教育--书籍、知识、他人的思想都只能拿来为我所用,不应该成为目的本身”,故而在他得眼疾之后,他反而感到一种轻松,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

尼采最怕被误解,而他的名声大噪却源于最惊人的误解。尼采思想中确实有浓烈的贵族主义倾向,但对于法西斯理论的两大基石——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尼采是深深反对的,只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很多想法源自周国平老师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中学时候看不太懂。另外,突然发现《Faded》和尼采有些相像: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么东西;他的灵魂注定不得安宁,不断地摒弃曾经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终于面对空无所有的沙漠;终于,把自己逼到了沙漠里。

尼采的一个想法非常新颖,也非常可怕:时间是无限的,现世的组合是有限的,终有一天,世上的一切都会重演。从堆砌成世界的成分来说似乎有道理,但可能性,极低的可能性真的意味着存在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0ItHLz5WEA

 


10/20 英雄道德

尼采认为爱是一种占有欲。爱人,爱书,爱知识,背后都是占有欲而已。先不忙着同意或者反对,假设是这样,也有解决方案:让自己变得不同。爱一个人,爱一本书,爱一些知识,不为拥有他们,记住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变得不同,这样不很好嘛。你的身上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尼采还说,我们以为的真理不过是我们欲望的反映罢了。和前面一样的逻辑,我们可以不同意,但不妨在自认为找到真理或自认为喜欢某样东西的时候做做思想实验,想想究竟是真理/喜欢,亦或是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欲望。

尼采把意识放到了第二位,而把本能抬到了首位,暗合“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的说法。知识什么的没那么重要,为人打开一扇窗,唤起人求知的欲望,之后的一切就不可阻挡了。

 


11/20 英雄道德

一种哲学是真理还是谬论,完全取决于该哲学赞美的是人生的升华还是人生的堕落。堕落者之所以说人生毫无价值不过是因为他自身毫无价值。当人生中一切崇高的价值开始腐烂,去哪里找寻人生值得过活的理由。

英雄道德用来要求自己,而非别人。

 


12/20 超人

尼采的优生学继承了柏拉图的衣钵,会产生很多问题;但假如希特勒真的统一了欧洲,乃至世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怕是会大不相同。但历史无法假设,做这样的思想实验绝非为什么正名,只是这个过程可以让人们换位思考,变得更加宽容。

学习绝非一件寻找认同感的事情。尼采认为教书先生们不应该为了迁就学生降低难度--教得不好无非是自己不会教或者学生愚笨,知识本身有什么错--而是应该教会学生愿意并敢于对自己下手,敢于下手指敢于打破自己固有思维然后重新构建,因为对于痛苦着的最好安慰方法是让他知道他的痛苦无法安慰,这样的尊重可以促使他昂起头直面挑战。

学校并非培养一批苦大仇深的人的场所,直面痛苦还要学会痛快地笑,“谁跨过了最高的山峰,谁便笑对一切悲剧”。《平凡之路》也有如下歌词:“...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风平浪静的人生还配不上平凡二字。

 


13/20 超人

即便深陷痛苦,查拉图士拉依然引吭高歌。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唤醒的是一种叫做民族意识的想象的共同体,尼采则是在召唤一种强大个体——超人——的崛起。

尼采对条顿骑士团的推崇直接影响了第三帝国,纳粹的万字旗直接借鉴了条顿骑士团的黑色十字旗。

关于觉醒:你无法叫醒装睡的人,但也无法哄睡觉醒的人。

关于想象的共同体:昨天看罗振宇2017跨年演讲的讲稿似乎也提到了这点,信息时代共同体的划分不再是空间时间上的群体,而是思维方式。

 

 

 14/20 指点江山

尼采对德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和英国从头到脚评论了一番,说德国只注重政治崛起而忽略了像法国那样的文化,鼓励德国和强政府的俄国联合,推崇意大利人的高贵,极力贬低英国的庸俗与市侩。从其中可窥见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格局的蛛丝马迹。

 


15/20 贵族制

尼采强调精英,从政治制度说到了男女关系:认为男人天生优于女人,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负责生儿育女就好。不过我更愿意先把人看成人,然后才是女人或男人,哪来那么多标签条框。另外,他的哲学有很多不自洽的地方,理解起来也有些费力。

 


16/20 失控

尼采对世界的构想越来越失控,但里面依然有理想国的影子。

他的不满并非那种冷嘲者的不满,心中没有理想的光,一味怨天尤人。相反,这是一位热望者的不满,他的不满正是出于对人性所包含的可能性的高度估价,出于对一种真正的人的形象的热烈向往。

人们在他的兴奋中可以看出一种病态,在他的悲观中又可以听出一种激昂。他从深谷攀登上高峰,可是深谷依然包围着他。每个思想家的道路上都布满着陷阱,我们要提防自己落入他的陷阱,但是谁有权利嘲笑他曾经落入陷阱呢?任何人都可以否认尼采哲学的任何一个论点,可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真诚地思索过人生,他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位真诚的探索者。

 


17/20 18/20 对尼采的批判

尼采自己很孱弱,“我所没有的即神即德”,于是塑造了自己的哲学来攻击自己,最后终于失衡,疯了。他直接影响了弗洛伊德,一个我觉得是暗黑系的先人。

反观自己和认识世界一样困难: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走出洞穴看到刺眼阳光瞬间难以忍受的不适,而反观自己,看来路,问去处,则需要用各种理论的钢刀生生剖开自己的记忆和经历,鲜血淋漓。

《哲学的故事》这本关于哲学的故事书很注重哲学家生平的介绍,作者试图让门外汉对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和他的经历结合在一起,看看到底那些“玄而又玄“的想法是从哪儿来的。时间和时代就像一座永远无法逃离的监狱,他们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但是很多不安分的灵魂又在寻求各种方式逃离或者挣脱,挣脱很多“心安理得”、“理所当然”。这引起了一个问题: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关于这个问题,自己在不同年龄的想法几经更改,但从没想过环境的力量如此强大,比如斯坦福监狱实验,当一群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参与实验的志愿者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的时候所表现的人性如此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无意识”的改变和表现令人细思极恐。多少人想过,每个人,都是被塑造的。

写不下去了。

 


19/20 20/20 终曲

我们中也只有极少部分人追求权力,绝大多数需要的不过是安全和宁静。确是如此。

尼采说,人类之所以会笑是因为人类比其他动物要承受难以承受的苦痛。

年纪轻轻的诗人终于还是疯了,在他清醒的间隙还问他的妹妹,“伊莉莎,你为什么哭泣,你不开心吗?”只有当他听到人们谈论书籍的时候他苍白的脸色会变得红润些,带些欢乐地说道,“我也写过一些很不错的书。”但这样的时刻稍纵即逝。

杜兰特评价,但凡读尼采的人,有谁会把自己划分到仆人而非超人呢,这是个问题,但事实上是尼采即便疯了,神志不清的时候也没有说他自己是超人,他只是觉得人们应该以高要求来对待自己。放在每个个体身上,是为“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

我曾试着想象尼采的生活,但少有进行下去的。诗人的爱与恨,很疼。

下面是对周国平老师《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一些观点的提炼:

尼采孜孜以求的始终是个人的独特和优异。你看,多少人没有看到语言的遮蔽作用,人人都争着说话(包括我),可是谁在思想呢,愿意思想的人又到哪里去找一块安静的地方呢;你看,整个现代商业化社会就像一个闹哄哄的大场,人们为了财富匆忙地活动,声嘶力竭地叫喊,表现出盲目的发了疯似的勤奋;你看,科学家、学者、艺术家、政治家、民族、政党乃至整个时代都卷进了贸易之中,供求关系决定一切事物的价值,市场价格的支配成了整个文化的性;你看,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理性、没有目的、不断自我创造自我毁灭的程,人类理性很难接受理性起源于非理性,可是我们只有摆脱理性的偏见,承认世界本身并无意义,然后才能给世界提供一种意义;你看,科学的极限分别表现在以逻辑证明的严格性以一种专横绝对的信念——公理——作为前提和科学所自命的普遍有效性的幻想——因为科学在触及人生根本问题时无能为力,然而,尼采并未否认从事科学探索工作的激情和直觉,让他不满的知识片面强调逻辑忽略直觉的做法。

摘录一些尼采对教育的观点:

“一旦除去教育的伪饰,现代人的裸体衰弱如骷髅。现代教育的成绩不过是产生躯体和精神都长驼背了的学者,或听命于国家的公务员,或藉文化牟利的侩或虚荣心十足的凡夫俗子,或更普遍的一类,这四种人的混合物”;“真的,我的朋友,我漫步在人中间,如同漫步在人的碎片和断肢中间!”“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

1889年1月3日,尼采走到街上,看见一个马车夫在残暴地鞭打牲口,这个神经脆弱的哲学家就又哭又喊,扑上前去,抱住马脖子,疯了。数日后,他的朋友奥威贝克赶到都灵,把他带回德国。病历记载:这个病人喜欢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孤独使他疯狂,他终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此后,尼采在精神的黑夜中苟延了十余年无用的生命,1990年8月25日与世长辞于魏玛。

前两天就整理出来了,但心情一直难以平静,所以缓了两天才把自己写的东西重新看了一遍,我还没读尼采的原著,仅仅是两本故事导读的书。


He spoke with bitterness, but with invaluable sincerity; and his thought went through the clouds and cobwebs of the modern mind like cleansing lightning and a rushing wind. The air of European philosophy is clearer and fresher now because Nietzsche wrote.

——by Will Durrant,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