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
人間世

無所事事諸多思緒的半廢耶青。 太多人寫風花雪月,太少人寫一些有營養又貼地的文史哲。那麼我嘗試寫下吧。

基督徒的避靜,和薑汁撞奶有甚麼共通處?

在資訊過多的社會,我們要掌握的技能,不是掌握資訊,而是掌握無視資訊、重整資訊的技巧。避靜,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是現代社會我們最需要掌握的技能。

成長經歷無數片段,然後鑄造今天的自己。小時候聆聽的故事,見證的事物,都影響了今天的自己。有些人會聽中國的先賢故事,有些人會聽聖經故事,這些故事小時候,好像有寓意,但多數情況下,我們未必會記得長輩對我們講的寓意,我們只記得劇情、情節。

小時候聽的故事,我們潛藏在心,但不知從甚麼時間開始,課堂內外,都宣揚著「故事只是故事,不是事實」的想法。特別很多人借「這些只是創作出來的故事」,來否定很多小時候聽過的說話。

不斷地吸收這些外來的衝擊,好像連綿大雨,自己的世界觀,好像吸滿水的山坡,不知何時何地,突然間,我們的世界觀,頹然崩塌,「原來以前聽過的故事都是虛假,我們被騙了!」

自此我們成為無根浮萍,隨著時代的洪流隨水流盪。既然成為了浮萍,我們面對世間的衝擊時,變得無處是吾家。


小時候聆聽的故事,是鑄煉世界觀的原材料。在香港,我們聽的故事,太少了。這麼急速的兒童生活-補習、課外活動、家課,孩子們怎會有時間靜下來聆聽故事?更遑論消化。太多噪音的社會更讓我們忘記了故事情節,忘記了聽過這些故事。

那麼沒有原材料時,我們的世界觀怎能夠鑄造得穩健呢?與其長大後不斷地吸收更多資訊,希望捕捉這些故事,不如嘗試「避靜」?

英文避靜叫Retreat,定義是「a period or place of seclusion for the purposes of prayer and meditation」。

香港有個營會文化,很多機構的教育營會、學習營會、觀星營會,很多學校也有宗教的營會。這些營會節目多多,有玩樂,也有合作,也有聽道。這些營會本身問題不大,給予繃緊的人放鬆機會,也是不錯的。可惜,這些營會,不是避靜。很多參與者,亦無法從這些營會學懂避靜。

很多這些宗教營會,使用大量資源,卻換來小朋友柴娃娃的立願,雄心壯志離開營會,重新進入生活時,就忘記自己的立願。


避靜,就是薑汁撞奶。把辛辣的衝擊到牛奶中。(原圖:維基百科 - Chika)

在少年時不懂得什麼是避靜,成長後,就沒有時間去理解什麼是避靜了。避靜是什麼?答案可以是複雜,也可以很簡單。避靜是薑汁撞奶:

生活是奶。可以熱、可以冷、可以溫,但是都是流體,而且有乳糖,很多人耐不了。甚麼是薑汁?是生活中的一些衝擊。辛辣,但是不代表一定是苦,總之就是生活中平時不會怎樣遇見的事。
撞奶,要求牛奶有溫度,要有手藝,薑汁卻不能太多,免得辛辣的量把生活摧毀,一撞下去,容讓它放置一下,慢慢生活就會有質變。那牛奶就會成為有質感、有味道、濃厚的薑汁撞奶,人生的價值就會大大提高。這些技術活,不是個個人的生活可以享受到。
其實大部份香港人,經歷了這兩年,生活的牛奶,已經加熱到足夠的熱度,可以進行薑汁撞奶,使自己有質的改變。

避靜,是使生活乃至生命產生質變的重要屬靈重整。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想做薑汁撞奶,有些人想做乳酪,有些人想做芝士,甚至有些人想繼續做牛奶,但是避靜,就讓你用異常的方式,去重新審察正常的生活。

如果生活太過風風火火,那麼避靜就是讓你冷卻一些,讓薑汁撞奶可以成型。這一切都是功夫,而且技巧要時間掌握,現代社會太多資訊,能讓你知道甚麼是薑汁撞奶、甚麼是芝士、甚麼是乳酪。然而知道,只是二手的經歷,自己下手做,才是完整的技術。避靜重要的,是你要去掌握這個技術,掌握這個方法,讓你重新省察你這罐牛奶是什麼樣子。讓你可以改變。

嘗試一下避靜。看看自己能否成為薑汁撞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