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子
小村子

小村子連結每個媽媽”孤島”,成為”群島”,打造網路世代互助、共享、共好的新村子生活!無論“媽媽“妳的生活經歷著什麼,這裡始終敞開胸懷接納。妳的喜悅與悲傷、探索與遺憾都值得被看見、都值得被傾聽。小村子要集結力量,建立美好的媽媽友伴互助支持的現代村落,提供媽媽學習增能進而賦權,重回職場的平台。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mateamup2.0

親子遊輕旅行|嘉義東石逛麥田、看魚塭,還能划船抓魚烤鮮蚵

天氣愈冷愈想往中南部遊玩,撇除網路熱搜景點,刻意挑選嘉義東石這個小鄉鎮,由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的人領路,認識東石蚵、體驗挖蚵、逛小麥田、看魚塭,認識在地職人、感受風俗民情,從日常裡看見不一樣的生活經驗。

這次選中嘉義東石塭仔社區,除了盛產鮮美的蚵仔,這裡其實是人口外移以及老化嚴重的地區。多虧幾位對農村有熱情的青壯年回鄉,與新住民媽媽們一起撐起整個社區活化和照顧工作。

小村子邀請在地領路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的吳淑芳小姐,帶領體驗屬於嘉義海線的真食旬味,好食、美食、當令季節盛產期的農漁特產,用身體五感深入認識台灣鄉鎮。

職人帶領認識嘉義東石蚵

「白水湖蚵學家」早期是東石塭仔社區的蚵農,近期推廣蚵的生態觀光體驗,由親切的老闆娘長花姐介紹養蚵過程,教授以特殊工具在空蚵殼上鑽洞,再以塑膠繩串起一個個蚵殼,變成「蚵殼串」。

她說,這是蚵苗的家,蚵農會把這些蚵殼串帶到近海吊起來,海裡飼養的蚵遇到東北季風時會釋放出蚵苗,蚵苗會附生在這些蚵殼裡長大、長多。這些對大人小孩而言都好陌生,從來不知道,原來蚵仔是這樣長大的,蚵農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心力、體力,全年無休地工作。

大人小孩輪番上陣,親身體驗「青蚵仔嫂」的日常,有的孩子一開始雖然上手慢,但十分有耐心,找到方法後一個個練習,撥了一整盆蚵仔,蚵農認證:「技術不錯,可以來打工喔!」挖蚵是當地60、70歲「年輕」阿公阿嬤打工兼聊天聚會的工作了。

長花姊在一旁也沒閒著,她把事先挖好的蚵仔,配上手工日曬的麵線,煮上好大一鍋鮮味、無添加的蚵仔麵線。沒想到新鮮現挖、現採的蚵仔,鮮甜無腥味,古早味無添加的日曬麵線也好Q,配上紅蔥頭提味的湯頭,讓大家一碗接上一碗!什麼不吃麵、太腥、偏食的毛病這會兒通通沒有了!

長花姊說,採收的蚵,會先放在這個池子裡保鮮,等到客人要取貨時,再划著筏船拿,這裡就像她的冰箱一樣!我們看著她輕鬆划船,再把一籃籃沉甸甸的蚵仔搬起來,訝異她嬌小個子卻力氣大,這些養蚵、採蚵、料理蚵的細節,可是她嫁到台灣20年練就的真功夫。

孩子們嘗試划竹筏船,這才發現,無法像長花阿姨自如地控制方向,結果驚叫、發抖、狂笑聲連連!我們在這裡不僅品嘗到鮮美的蚵仔,更體會到蚵農工作需要的細心、耐性、體力與持之以恆。

麥香,原來我們這麼近

咦?這看起來很像麥香紅茶包裝上面畫的植物。「沒錯!這是小麥!」 淑芳姐說,這塊地荒廢許久,所以他們試著以友善土地的方式種小麥,不灑除草劑、不施化肥。即使稻草人嚇不走那些愛吃麥粒的鳥兒,每次收成都只剩1/10,他們還是想要繼續種下去。

原來台灣以前種很多麥子,後來種稻技術進步且不需休耕,也就沒有種小麥的必要,台灣小麥變得稀少難得。

今天,淑芳姐讓我們每人拿一把小麥種子,撒在另一邊的空地。她說,下次採收時記得回來看看,看到底剩多少可以收成。從她身上,看到友善土地方式種植需要傻勁堅持;也難怪友善土地作物的售價比一般高出許多。

跟著養殖漁業達人見習去

塭仔社區是嘉義地勢最低窪的地區,每年颱風來臨時,總會面臨淹水危機,更因此登上新聞版面頭條,印象多是負面報導,不過這裡的台灣鯛養殖已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養殖魚塭是當地最重要的產業,我們跟著淑芳姊的先生——樟哥,來認識魚塭生態。

魚塭是都市孩子少見的景色,樟哥穿上青蛙裝,手拿著漁網,吆喝大夥往魚塭走去。一大張重重的漁網,在他手上以漂亮的圓弧線向空中放射展開,灑落在水面上,再看他慢慢地收網拉上岸。

收網時就像尋寶一樣,掛在網上的寶藏不但讓人張大眼睛,忍不住驚呼,看到網子裡有好幾條比臉還大的魚,頓時興奮起來。樟哥說,這是他們養殖的「台灣鯛」,也就是吳郭魚。

當然,這裡的台灣鯛肉質鮮美,沒有土味,鯛魚片目前出口以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韓國、日本為主,是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

除了吳郭魚,還有養殖白蝦、虱目魚以及螃蟹。因為堅持低密度生態養殖,產量少,漁獲就直接製成一夜干販售。

魚塭風味餐正是以他們養殖的魚蝦為食材,還有剛才看到的台灣小麥磨成麵粉,製作獨家漁村風味海鮮煎餅。在地新鮮就是最好的調味,Q彈、鮮甜、肥美,一碗接一碗,清盤見底,意猶未盡,還能宅配訂購一夜干、魚丸、饅頭、白蝦……等,回到家就可以再吃到這些美味。

這是「東石50分life工作室」結合地方產業、體驗活動的行程之一,回鄉的淑芳姐與樟哥就是最好的導覽員、漁村行動家、美食家。

同行夥伴說,他們對嘉義海邊的印象,無非是到布袋漁港吃吃喝喝,然後離開到下一景點。從來不知道,原來嘉義東石有這麼一個塭仔社區,在地職人合作致力產業升級、打造低碳飲食、觀光體驗活動,為的就是讓鄉村不再人口外移,甚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打拼的理想。

回程討論這行程收穫很多,大開眼界,有別以往出遊只有吃吃喝喝、拍照打卡。孩子也提到這些體驗都讓他們印象深刻。當然最記得的是,很好吃的蚵仔麵線、海鮮煎餅、魚丸、蝦仁,以及灑麥子、划竹筏船的驚險有趣,要不是時間到了必須離開,孩子們還想要一直划下去。

帶著孩子走進台灣鄉鎮、記憶風土、連結情感最深的方法,就是用美食擄獲旅人的胃啊!

本篇同步刊載於親子天下官網: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8194

#親子遊  #小村子  #嘉義  #東石  #輕旅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