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

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進口」石仔路如何成為澳門文化?葡式景觀後的文化及政治圖像

(编辑过)
出乎葡萄牙人意料的,是特區政府在回歸後並未有把石仔路「砍掉重練」,反而於城市各處改鋪外觀與殖民時代一致的石仔路...
作者:遠東釣魚郎(嘗試以社科方法研究歷史的兩面不是人)

最近澳門市政署基於交通安全因素,把望德堂區葡式建築群中一條街道的葡式「石仔」路(鵝卵石路)剷走,並重新以水泥鋪設。重建工程引起了澳門社會一定反彈,認為工程在充滿「葡式風情」的景觀中鋪設水泥路,除了與周邊建築格格不入之餘,更破壞了澳門的文化遺產。

被更改的路段處在歷史城區,附近即為塔石廣場、舊西洋墳場和瘋堂斜巷等知名歷史建築群(Image: 力報)

無庸置疑地,黑白相間並遍佈澳門大小街道的葡式石仔路,早已被公認為澳門的文化象徵之一,同時亦象徵了葡萄牙在澳門統治的文化遺緒。但如果我們對澳門城市發展作進一步考察的話,則可發現石仔路事實上並非原生於澳門的設計,而是由葡萄牙遠道而來的「舶來品」;而石仔路的歷史,亦遠比我們所想像中的短促。

事實上,澳葡政府僅是在管治末期,才展開了在澳門不同街區鋪設葡式石仔路的城市建設工程。而一定數量的石仔路街區,甚至是在澳門回歸後才進行鋪設。

以上簡略的回顧自然延伸到一個問題,那便是「石仔路」作為一種在殖民地時代末期刻意「移植」而來而帶有相當人工意味的城市景觀,如何逐漸地成為澳門人所認同,並蘊含深厚文化—歷史意涵的城市象徵?

來自澳門大學及理工學院的兩位學者Shelya S. Zandonai 與 Vanessa Amaro的研究論文曾以「石仔路」為題,探究了石仔路文化意義的轉變,以及文化轉變背後的政治圖像。乘著城市地景(再度)被改變的契機,她們的研究,或能解答石仔路何以對「我們」而言如此重要的問題。

不受歡迎的建設

要說澳門最具代表性的石仔路建築,相信大部份人首先聯想起的,是由議事亭前地幅射的一片行人專用石仔路。驟眼看來,石仔路與附近具有悠久歷史的葡式建築群毫無違和之處,但事實上,此片「石海」僅是一九九零年代初,亦即澳門回歸不到十年前,由澳葡政府所發起的城市景觀工程之一。

議事亭前地的石仔路大概最有知名度 (Image: ArrivalGuides)

但不論在規劃及建造方面,澳葡政府皆遇到來自政府內部及社會的各種阻力。從葡萄牙遠赴到澳的建築師,嘗試仿照母國的城市設計,在議事亭一帶劃出行人專用的廣場式公共空間,但除了澳葡政府不同部門對規劃抱有矛盾的意見外,建設的時間點對澳葡政府而言亦相當尷尬。

由於1999年回歸「大限」將至,在此時大刀闊斧地仿照殖民母國的風格,重構澳門核心地帶的景觀,不僅因為在回歸後可能被「推倒重來」而存在虛耗政府開支的嫌疑外,帶有濃厚殖民色彩的建築風格亦令華人社群對建造計劃抱有高度疑慮,認為是葡萄牙殖民主義的「捲土重來」。在種種因素下,早已於一九八零年代敲定的城市建設計劃,在一九九零年代初才得以正式落實。

轉機:石仔路的「在地化」

出乎葡萄牙人意料的,是特區政府在回歸後並未有把石仔路「砍掉重練」,反而於城市各處改鋪外觀與殖民時代一致的石仔路。葡籍建築師亦被特區政府留任,甚至被委任負責澳門與中國大陸接壤,關閘口岸一帶的石仔路改建工程。

雖然特區政府看似對殖民時代的建築形式「照單全收」,但在新時期建設的具體實作上,政府事實上加入了為數甚多的「中國元素」。在設計形式上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石仔路逐漸糅合了傳統的「風水」特色。不但石仔路會加入象徵澳門海洋文化的船及海洋生物等圖案,葡籍建築師亦會先行諮詢當地居民、坊會甚至風水師,以得出「符合」中國文化的設計。對葡籍建築師而言理所當然的葡式設計,甚至會因為與中國文化產生矛盾而需被放棄。

來澳旅客低頭尋找各種不同的石仔圖案,也算是澳門旅遊的獨特體驗 (Image: 航海故事)

更多的建築細節,進一步反映了葡式石仔路如何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在殖民地時代及回歸初年,建造石仔路所用的原材料鵝卵石,皆是從葡萄牙當地遠渡重洋運到澳門。隨著特區的路面重建計劃逐漸擴大,從中國大陸運來的石材開始取代了葡國的原材料。

另一方面,華人工匠亦取代了葡萄牙人,在大部份人並未受正式工藝訓練的情況下,自行發展出一套建築技巧,並同時帶來了具有在地特色的「趕工」文化。此種轉變雖然令葡籍建築師哀嘆工藝再非過去般「精雕細琢」,但設計及技術的轉移,亦反映了石仔路如何逐漸演變為「澳門」的文化景觀。

竟然在Youtube發現珍貴影像,教你何為山寨版石仔砌法!

官方塑造下的文化工程

從以上「在地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特區政府事實上對殖民地遺產並不排斥。透過在論述上重新詮釋此一文化景觀,官方選擇性地把舊事物納入到新時代的議程中。

一方面,其沿襲了殖民時代把石仔路視作葡萄牙在澳門留下的文化—歷史遺緒的塑造,凸顯了澳門作為有別於中國其餘城市的獨特身份,另一方面卻「避重就輕」地把以「南歐風情」來代替「葡式」來指稱對石仔路的特色,嘗試在論述上抹去葡式色彩,以強調石仔路作為本土文化景觀的意義。

不難想像的是,對石仔路意義的重新詮釋固然與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在對外的宣傳中,石仔路經常被用作澳門的標誌。不論是邊檢大樓、碼頭甚至在中葡兩地的澳門辦事處中,我們皆能看到用上葡式石仔路及其周邊的歷史建築的各種標誌及設計。

在此一過程中,石仔路被想像為充份代表澳門城市形象(一個充滿「南歐」式異國風情景觀的中國城市)的特性,因而被逐漸賦予濃厚的歷史及文化意義。在意義及想像的相互強化下,石仔路對城市景觀的重要性則逐漸鞏固。

小結:意義的壓/濃縮

外來的鵝卵石如何演變成為澳門的文化象徵?從上述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見起初的「文化人造物」轉化的具體過程。

原先由殖民地政府發起的城市景觀工程雖然被特區政府所沿襲,但透過建築模式的轉變以及意義的重新界定,政府把石仔路原先的濃厚殖民意味壓縮,嘗試淡化其只存在單一葡萄牙色彩的意涵。

在新的政治—經濟脈絡下,為了強調澳門作為充滿(混雜性)歷史底蘊的旅遊城市,石仔路不但在建造上逐漸糅合中國元素,同時亦透過把其塑造成為澳門代表性的文化標誌,把葡萄牙的歷史及傳統濃縮到此一事實上相當年輕且人工的新近景觀中。

景觀經過反覆的文化包裝、宣傳,以及與在地社會的互動後,建構的內涵亦得以逐漸鞏固,並進而形塑「我們」對於的文化景觀的認知。

而正如上述所示,石仔路此一現象背後所涉及的,是特區政府自回歸以後對澳門城市及身份認同的重新界定。至於此種界定方式如何出現?本爐另一位作者廖志輝的文章,或許正闡述了石仔路故事的前世今生。

#文章編數:4️⃣7️⃣

Cover photo: 每日頭條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的故事:

https://macaology16.com/what-is-empire16/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caology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澳門學16號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45248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