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四鸰
罗四鸰

自由撰稿人,大嘴巴

《大象席地而坐》小说胜过电影

《大象席地而坐》我是先看短篇小说的,并被牛逼的开头给电到了:起首提到在黎凯家里听说一头大象席地而坐。然后说前天黎凯跳楼自杀了,因为老婆劈腿了。黎凯出差发现皮鞋拿错了,又回家拿皮鞋发现家里有人,“于是黎凯先走到厕所看,又去卧室,他还特意翻了翻衣柜。我不知道他最后怎么知道的,反正他打开了他们家那个大得不像话的洗衣机,因为她老婆每周都要把床单被罩洗一遍。他打开之后,我正坐在里面。

读到这里,读者我几乎和小说中的黎凯一样吃惊,没想”奸夫“就是小说的叙述者我,这让小说立即有了一种荒诞的存在主义味道,让我想起年轻时候读存在主义小说和加缪的《局外人》。实际上,整个短篇这种荒诞的氛围都营造的很好,结尾也非常棒,用生命的无意义直逼生命的意义,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年轻时候读存在主义哲学和小说的震撼。

接着我就看了将近四个小时的电影。
可惜电影就明显不如小说了。首先,要反映荒诞主义的存在,电影技术其实更难,你很难用镜头去反映人的内心的感受。其次,电影比小说多了几个故事:一个是高中生失手杀了同学的故事;一个早恋的单亲家庭的女高中生的故事;还有一个被女儿要送去养老院的老头的故事,所有这些人:杀人的高中生、早恋的女高中生、单身妈妈、孤独老人,和小说中的我一样,都是对生命意义极其敏感的哲学家,每一个都慢悠悠地说出一句句哲学闪闪的金句。这就让电影反而失去了存在主义的荒诞感觉而变得真的有些荒诞不经了。再次,就是叙述视角变化,小说的叙述者就是我,是一个文学编剧,有着敏感丰富的内心,可以用文字很容易传达内心的感受;电影中,小说中的我变成了石家庄的黑社会老大,再加上许多其他主角,叙述就完全是第三者叙述视角,这些人的内心感受就必须靠对话传达,过多这种玄奥的对话就让电话显得装过头了。这导致也无法传达出小说的灵韵。且不说,由于过长的叙述,我发现至少一处情节都没对上,我不知道黄玲是怎么在车站和少年杀人犯遇到的。最后,没有了小说的那个精彩的结尾。实际上,电影感觉不晓得怎么结尾,就撂在那里的感觉。

不过,我还是热诚推荐这部电影,因为作者是在努力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在这个世界,说故事的人太多,但是努力表达内心的人太少了。能够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窒息并努力表达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从这一点说,胡波是不错的。

此外,我反对自杀,反对歌颂理想。理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若是为理想自杀(如果是媒体报道的那般),其实是懦夫行径。我觉得为了理想而忍受平凡庸俗琐碎辛苦的日子,才是真正的热爱理想为理想负责的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