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四鸰
罗四鸰

自由撰稿人,大嘴巴

北美的线装书,没人看啊!!!

最近,一位老师拜托把一箱子民国时期的线装书给处理掉,因为小孩子都不懂中文了,希望这箱子书能找个有缘人收藏。这位老师是1950年代哈佛历史系博士生,也是杨联陞的弟子,余英时的同门吧。因为个人原因没读完,就留下了一箱子线装书,比如说说二十四史,以及其他各种民国线装书。这就很尴尬,扔掉了可惜,要留下了,真是难找人收藏,为什么呢?这些书又不是极其珍贵的善本啊,何况国会图书馆里的线装书多得成了书的坟墓。

像我这种好奇虎虎,当然会忍不住去国会图书馆看古籍,因为当年抗战的时候,为了避免战乱, 国立北平图书馆里的最精华的典籍运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前身是溥仪下旨京师图书馆 ,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北京政府教育部任命江瀚(1857—1935)为京师图书馆馆长,但实际上负责任是教育部佥事周树人,嗯,就是鲁迅。(自动脑补下,沉寂了十年的鲁迅是如何打发日子的) 后来,国会图书馆把这些皇家典籍全部还给了台湾,只留下一套微缩胶卷。

但实际上国会图书馆的中国古籍远远早于此,清末就开始皇家赠书,后来最有名的收藏赠书是俺江西老乡江亢虎的赠书。 江亢虎是谁?用一个朋友的话简单介绍下就是:早期与孙中山齐名,后来和胡适齐名,再后来与汪精卫齐名的那个家伙。再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和周佛海一起关进监狱,最后病死上海提篮桥监狱。得知他去世之后,毛说:“中国的第二国际彻底结束了!”

江亢虎在二次革命失败后,跑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书, 1916 年,江亢虎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赠了一大批中文图书。这批赠书来自其家族藏书,共1万多卷,这批赠书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汉学研究重镇。此外,江亢虎还至少两次向美国国会图书馆捐赠私人藏书。1917财政年度,江亢虎向国会图书馆捐赠了一套西安开成石经拓本。这套拓本传自江亢虎的祖父,共有4种。其中,有3种保存完好,第 4 种略有损坏,但还是比从西安已经损坏的石碑上可以获取的拓本更加完好。1920年6月,江亢虎在离美返华前夕又向该馆捐赠了大批清末科举试卷,其中有32种印刷品与大约 30 种手稿来自江家三代及其亲朋好友的科考试卷,另有 16 种则是 1864 年的进士卷。

当然,据说国会图书馆的古籍远远不止于此,这只要看看何炳棣如何写书的就知道,他不是呆在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看古籍就是在国会图书馆看古籍。他的明清社会史论,据说翻了三千多个地方志,天天写信给馆长我要这个古籍那个古籍,要么就某个泡在图书馆。研究古代史非要跑北美翻古籍。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看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看古籍目录,整理得特别棒,既有书目成册,很多也有了电子版可以随意分享。于是,某个暑假特意跑去国会图书馆,想去看看据说比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更多的线装书。但是,发现一个大问题:那些线装书竟然很多没有整理出来。它不像哈佛燕京学社有钱,有古籍整理这个项目一直在做。据说有很多很多(可能有20万册)古籍,连书目都没整理出来,更别说整理成电子版。我花了一个星期泡在国会图书馆,想亲眼看一下我江西老乡的赠物,竟然无果,写信给中国图书负责人,也无果。

我查到,1957年,经袁同礼重校,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了王重民在国会图书馆八年半时间锁撰写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二卷,收六朝唐写本,宋金元明善本1,777种。 但是谣传说,有很多古籍实际上没有早出书目,更别说电子版。然后到了电子检索的年代,如果没有电子书目的话,意味着大部分古籍实际上你根本无法找到,不像何炳棣那个时代,古籍都是开架让他找。

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无法开架自由地拿书翻阅,这不仅仅会失去了读书的乐趣,还会失去很多意外的收获的。

但线装书的问题不仅在这里,首先保存就很麻烦,其次能个阅读整理的人很少了。

比如说上面那位老师那箱子的线装书,她有意捐赠给图书馆,可是图书馆不稀罕啊,因为不是珍贵的善本,他们也就是往书库里一放,其实就变成书尸,从此不见天日。若是一般的小机构,没有受众,又难保管。自己的小孩又不懂中文了,也不知道那是什么。还有一位老师和我说,前不久遇到一个小孩,竟然把一套线装金瓶梅,还是图像版的,给!扔!了!这位老师心疼地从垃圾堆捡了回来,和我说,因为老人的小孩不懂中文,连金瓶梅都不知道。

万般滋味在心头,然后内心深处在默默呐喊:他们为什么不送给我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