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維
龍子維

遊走於民間團體、環團、智庫和政黨之間的讀書人。

保持香港公民社會的活力 - think global, act local

1. 如何繼續在香港參與公共事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好些人離開,是因為對香港自由的環境絕望,但實在無需過份美化,港英殖民時期對公共事務參與的冷漠。

2. 大約在7、8年前做天星皇后碼頭的保育研究,因而看了很多2005至06年之間的報紙頭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普羅大眾基本看待「保育人士」為奇人異士,連「保育」兩個字也少見於日常生活,乃至於06年的明報,會把林鄭月娥與朱凱廸的皇后碼頭辯論feature一整版,羅列正反理據,猶如世紀大辯論。

3. 但這個陣勢的「公共參與」,不過是一場百幾二百人的公眾集會。作為公民社會中堅的NGO,往往都是一些服務型的NGO,以公民記者打旗號的獨立媒體(香港),才剛剛成立不久。會講Advocacy的,其實都是一些「老字號」NGO,但主力點都未必在香港。

4. 我想說的是,現在香港人好些對NGO的期望,例如要快速回應社會的政治事件,從來都不是NGO界的常態。對於一些以商管思維運作的大型NGO來說,這更像是「非常時期」下必須面對的PR危機。錯誤的政治判斷,加上香港一直重商鄙政治的「文化」,最容易得出NGO「呃飯食」的結論。

5. 所有關於機構accountability及sustainability的討論,某程度上都是不相關的。就算機構年報非常清晰、財政十分穩健,也不見得香港人會大力支持NGO的發展,除非NGO所做的,的確是「急香港所急」。某程度上,議題是什麼其實不是最重要,機構是non-profit還是social enterprise甚至100%profit making也不打緊,最重要是「立足本土」。

6. 有這層認識非常重要,在服務型NGO以外,現在香港比較有公共性/或自己想做的社區營造/社區支援農業/循環經濟/地區文化產業的共通點,就是要深耕發掘地區的獨特性。一方面有地區visibility,另一方面又有面向全港甚至走出香港的價值普遍性,這層glocal thinking能否轉化成一個個本土機構,我認為將會是香港公民社會仍能保有活力的關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