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頓調查組
修頓調查組

從事社區新聞採訪與議題跟進

《灣仔區民主派工作報告》(一)

區議會上任將近一年,由民主派全面主導17區區議會,自上任以來區議會與警務處及民政處連番較量,令公眾對部份區議會表現是以其與政府較量姿態觀感作衡量,而如何衡量區議員論政表現,則著重於個人考勤,區議員與民主派盟友合作能力為何,卻甚少被提及。

以合作性作為標準

民主派合作能力需要一個前提,一個涇渭分明的民主派與建制派界線,筆者嘗試抽查部份民主派關係間相對惡劣的區議會及梳理其選舉歷史,當中發現灣仔區議會一個特殊例子值得關注。

灣仔區議會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前,是全港唯一曾經由中間路線民主派出任主席(2004至2007)及長年由溫和建制派主導區議會,即使2004至2007年一屆,主流民主派如民主黨亦只佔兩席,現住主席楊雪盈在2015年大坑區補選勝出更成為當時唯一以民主派區議員,可見在灣仔溫和與中間路線才是社區政治主流,民主派標籤在此特殊政治環境下,令楊雪盈成為當時絕對少數。

民主派主導灣仔?

直到2019年區議會選舉,民主派主導灣仔區議會13議席,其9對4格局,在溫和路線主導社區政治當中,民主派9席則存在再分裂可能,甚至出現灣仔起步5席對4席獨立民主派對4 席溫和建制派格局,民主派主導灣仔極可能從不存在。

所以灣仔4位獨立民主派區議員與灣仔起步5位區議員,平日合作對象是誰,與灣仔起步合作性如何,將關係到灣仔區議會工作表現。

筆者以合作性準則抽取與灣仔起步關係最為緊張,梁柏堅議員在公開資料披露論政表現作出分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