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击
刘击

大陆居民/Asian/人类

一个人要像一支军队 | 如何在内地通过自我教育保持清醒

本文是一份自用的操作指南,一次充分了解风险后的精致一击。

分享给所有在内地的孤独生活中生出幽灵之感的人,关于如何自我教育、自我保护。在「畸零人」的意义上,我们都是同气连枝的。

假定和目标

我假定本文读者是和我一样,生活在内地,觉得言论环境令人窒息的人。无休无止的审查,被阉割的公共讨论,时不时传出的「炸号」与「喝茶」传闻……无论您同情劳工、支持女性权利或者崇尚民主,无论左或右,激进或保守,只要您对公共生活有渴望,而对内地公共讨论受到的污染感到厌倦或者压抑,本文就是写给您的。

我的处境可能没有您这么幸运。在内地(珠海)的大学中,身边一个能交谈的朋友都没有。
--「元谋人」在《活到柏林墻倒塌的一天》(Matters站内)中的长篇回复

内地的公共讨论被努力塑造成单向度的,无菌的,被严密控制的。在这之中,思想者往往生出一种幽灵之感——不可见的幽灵,被看到了反而令双方害怕,因为自知其他幽灵也不可见,所以无法确认有没有同侪。审查体系的意义对外在于切断信息输入,对内则是阻断自组织。

众所周知,要想成为一个在公共话题上有见地的人,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否则很可能是「只见他人眼中刺,不见自己眼中梁」。和他人的沟通又可以分为输入和输出——阅读和写作、交流——二者互为表里。即使切断一端,若不采取恰当的措施,也会影响到一个思想者的成长。

民主程序尽管有的时候并不高效,却是一种很好的公民教育。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凭印象引用,字句未必完全合榫)

令人遗憾的是,内地目前从各种方面而言,并不足以提供给有志者以合格的公民教育。更进一步,一些制度的设计正是为了防止公民受到教育。本文所述的方针,正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产生,回应的是这种环境下思想者的需要。

如何补充内地缺失,而对思想者来说必须的精神养分?本文就是这样一份经验积累,行动指南,操作手册。

如何看待各种媒介

方可成提出了「媒体食谱」的说法,很有意思。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何规划在不同媒介上投注的时间,显然是一个值得不断考虑的问题。

放一下我目前是如何看待几种主要媒介的,权作参考。

网络讨论和短文

这些不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却很容易给人一种满足的错觉,尤其是你同时在这些平台上输出的时候。所以要小心别把时间全数投注在上面。输出媒介的选择和额外风险的规避我之后会讲。

网上讨论是让你寻找同侪,看看他人怎么看的。大量的「他人怎么看」并不能直接聚类出「你怎么看」,你的思想必然是有沿革,有来由的。构建「你自己」最好还是读书(也包括系列纪录片等,关键是需要对主题有系统性阐述的媒介)。不过通过观察他人的讨论,可以了解切入一个话题的几种大致角度,以及找到必要的信息和 knowledge base。

新闻

看适量多种的新闻。比起量更重要的是内容光谱的广度。能够在matters上看到本文的朋友,翻墙显然不是问题。

从有名的亲官方自媒体,官媒,到外媒都应该读,至少读过。有意识地去归纳一些媒体的倾向和常用话语。「外媒」并不是一个整体,从NYT到FOX,随着内地环境对你影响减小,外媒在食谱中的比重扩大,外媒之间的区分会越来越重要。

学习至少一门外语,可以以用为体,这样就进退有度,不容易被绑定在一个文化体系里。

书籍

规避「同温层效应」,最保险的办法是「以经典为师」。「同温层效应」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的,完全失去偏好也就不存在自我。但是有定论的经典即使构成「同温层」,恐怕也是这世上最大的同温层了,况且对经典的广泛讨论甚至「定论」,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走出同温层的坐标。

这个目标同样有额外的外语要求。经典原文大多文从字顺,只可惜简体中文翻译界近三十年人才凋零,堪读的简中翻译,还得往查良铮、王道乾那一辈去找。所以语言技能越多越好。

课程

不说「知识付费」,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有一些会追求「开明的老师」选了他/她的课,有一些则为类似的目的进了某些社科专业。不抱「我不需要额外努力,就可以得到超越内地局限性的思想优势」这种希望就好。

诚然高校的环境有一些天然优势,比如额外的同侪和环境相对的宽容(近年变了),父母支持,生存压力几近于无;高校的一些课程也不错。然而光靠课程是不够的,正如一位师长说:

学生求老师,老师还能求教育部么?(大意)

更不要说,现在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要「求」的东西,还有那些在暗处监视的学生信息员。

学好外语,至少一门

这是硬功夫,不下苦功不行。至少有如下几个好处:

1. 我相信至少五十年内,世界上百分之七八十值得读的东西还是用英文写成的;

2. 和外国人直接交流;

3. 读原典;

4. 不绑定在一个文化圈,将来行动少许多障碍。

如果没有时间,就以用为体。

对风险的基本认知

我并不是指根本就不应该在网络上提任何你知道的东西,只是任何人都应该知晓并慎重对待风险。了解审查的规律、审查技术的特性和官方的偏好和局限,对什么是「危险」有所概念,才能对「相对安全」心里有底。

每一次「实名性」的发言都是以卵击石,都是拿你自己的前途命运去和一个巨大冷酷的机器碰撞。就像「学滑板先学摔倒」,先学会保护自己,再去尝试游走在这台机器的边缘——毕竟我和大多数走到这一步的人一样,在懵懂之时也受过那些公开发言者,那些以卵击石者的恩泽。

一:请假定你的所有实名历史记录都会被永久保存

以现在的技术和数据积累,我相信,根据公开发言,给每个居民标个激进程度积分,也丝毫不是问题。数次在matters看到一些内地同胞,坚持在朋友圈向认识的人传播一些认为「有必要让他们知道的东西」——比如香港的现实——然后「被许多人屏蔽」、甚至「发出去的东西迅速消失」,然后升起一种畸零人的感受,我感到非常痛心。因为不知道这些东西会保存到几时,又在什么时候会成为秋后算账的材料。

没有必要无谓地成为系统中的敏感人士。没错,许多人愿意做出牺牲,有的基于浪漫幻想,有的基于愤恨。但是无论如何,请尽量使你作出的牺牲有价值一些。充分了解风险后的精致一击,总好过满腔热血涂在狗窝的墙上。

二:风险排序:阅读者 < 传播者 远小于 创作者

标题是基于有关部门经费有限的自然推论。同时「对敏感信息的少量非加密阅读」和「朋友圈的(非频繁)传播」也是低风险的——前者由于科学上网的人群基数较大,且有STEM从业者等刚需群体,后者由于朋友圈用户基数极大,都摊薄了承担的风险。

首先不建议在朋友圈这个熟人社交网络频繁传播信息。不仅无谓地成为敏感人物,同时让你一些正常社交关系害怕。朋友层面的信息传递有面谈这种更好的方式,陌生人中也可能潜藏「信息员」或者「又红又专人士」。

微博等风险自己判断。我倾向于认为由于「敏感信息源」基数大摊薄风险,和日常社交圈远而不容易被熟人背刺,风险小于朋友圈。

其次在你决定成为「敏感信息」的创作者,请收集大量相关知识之后再行动,最好懂一点技术。一次性邮箱,虚拟机与多虚拟机,各种代理,这些应当是常识。不如说知道这些之后,道路才刚刚开始——否则请勿上路。

各种政府、大公司都有强烈的动机知道公民的隐私,因此隐私是个世界级话题。有许多技术人士(主要是开源界)致力于这个主题,matters 上也有起步所需的资料。在这方面,你不是孤身一人。

Oh no love! You're not alone!
--David Bowie<Rock ‘n’ Roll Suicide>

三:写在什么地方相对安全?

作为一个思想者,你不可能不写。写作提纯思维,形塑思想,不仅仅是把你脑子里的东西记下来这么简单。同时还有对扩展记忆,对好书、好文章、reference归档,随想记录的需要。所以问题就是如何保存这些信息。

纸质笔记本太容易被阅读,无法隐藏、加锁,容易丢失,信息不易迁移。不署名也没有用,笔迹可以认出你。说到底还是纸质这种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唯一的好处是完全不怕黑客,且便宜。

本文技术所限,只讨论中低风险者(非长期创作者)。这意味着重视「可用性」胜过极致追求「安全性」,更像是一些不用付出太大代价,今天起就能做的tips。

设备和服务的风险排序:

良好配置的 Linux 远大于 Mac OS 稍大于 Windows,物理隔离远大于联网,台式机+加密卷稍大于笔记本,因为不易丢失。

电脑大于所有手机,手机中 外国购买 大于 中国购买,良好配置的安卓 大于 默认配置的外区ID苹果 大于 普通安卓 大于 中区ID苹果。

不同步的文字软件远大于同步的,同步的境外服务大于境内服务。

保证「可用性」的前提下,写在哪里?

- 数据只留在本地电脑+加密卷很基本,至少可以防止窥视/网络传输中的问题。

- 如果一定要用云服务,用境外服务,例如iCloud外区、evernote international。这就需要至少一个好用的「机场」,当然也可以自建。

- 对上述风险排序中较低的那些保持不信任,例如国产安卓手机上的国产云服务。

「积累」——和自己对话

认清中国施行的制度是畸形的
超脱民族主义框架来思考问题
不盲信反对派所声称的全部内容
Hymnsin《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墙,而我的墙,从一开始就无比低矮》

Hymnsin先生说得很好。这是基础,但是正如此文评论所说,这不够。

而且如果你和我所说的一样,对风险有一个理智的判断,那么你很可能因为表达的机会极其稀少而感到抑郁——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

理性和知识告诉你,极少有安全表达的机会,你必须把身体里反叛的一部分像一个囊肿一样,从你的日常循环中隔离开来,悬浮在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意识里。绝大多数时候,你没有同侪,没有同路人,更少有可以谈话辩论的敌友,就像悬浮在现世和幽冥狭间的鬼魂般难以自处。

无数次我无比理解,《1984》中温斯顿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地搞到一本日记本开始写日记。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所拥有的只有你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辩论对手和卫道士,你同时是开书单者、读书者和阅读笔记的审稿人,是收集信息的编辑和归档的图书馆员,是澄清假新闻的唯一作者——因为其他作者都饱受审查之苦到不了你的面前,你是在各种想要你认同的价值观输出面前唯一一个辩手,也是唯一一个裁判。

「往自己的内心深处招兵买马」,你一个人不得不成为一支军队。

「写出来」这件事暂时把思想抽离你的身体,让你能够在时间上折叠自己以多角度思考。物理学家费恩曼有个美妙的假说「孤独的电子」,描绘世界上所有的电子是同一个,它只是在时间上来来回回纽结自身,最终构成了纷繁的三千世界。写作也是这样一件美妙的事情,它的光彩不会因为读者只有自己而损折,正如电子舞蹈不需要在意是否存在看客。

如前「写在什么地方相对安全」节所述,你不可能不写,写什么都比不写好。因此要保持健康的表达欲,既要防止它疲软,也要防止憋太久之后形成偏执的反动——《记在Matters上遭遇的第一次网络暴力》中就描述了一个活样本。

和自己对话,正是保持表达欲的一种绝佳肌肉训练。不需要高风险的发布,形式也可以自由。

扼杀表达欲,正是设计审查制度者想要达到的重要目的。千万别让他们得逞。

「输出」

你会有答案的。千万注意安全。

当你饱识风险,也看够了不那么谨慎的同侪倒下,相信你想到这一步的时候,最危险的境况已经过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境况。我相信你会知道怎么做,也成熟得足以做出选择。

少年时的某一天,我突然明白我所处的相对开明的年代——相对于之前的野蛮年代——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并会永远持续下去、变得更好,开明只是几个历史潮流偶然叠加在一起形成的浪花。比如经济起飞,国家没有预料到互联网为个人赋权的程度。所以当然不奇怪它会在某一天消逝。


我们今天能够如此思想,是不可复制的时代和命运给我们的礼物,没有一代人是活该受到馈赠。必须做点什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