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評論
有時評論

在寫字的路上走呀走(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 lochan1230@gmail.com

是地圖控,也是文化恐怖分子?文資咖林奎妙以文資地圖逛台北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2757270613999/


講座:台北庄仔咖:城市玩咖對談 — — 01文資開講:帶著文資地圖逛城市
主辦:聚樂邦、來坐夥共享空間
時間:2018/10/05(五)20:00–21:00
地點:來坐夥共享空間
講者:林奎妙,文化工作者,從事民眾組織與社會倡議工作,近年關注在文資保存領域,成了柯P口中的「文化恐怖分子」

文/羅倩

「台北庄仔咖:城市玩咖對談」是在台北市舉辦的一系列講座,【1】為設計公司聚樂邦與共享空間來坐夥共同主辦,講座關注城市的文化,對話與可玩性,對於非台北人來說,難免帶有幾分距離感。

第一場邀請林奎妙談文化資產保存。對簡報標題「從文化資產導覽地圖看城市空間變化」產生好奇,今天不是地圖使用教學吧?原來是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開發文化資產導覽系統(也有APP版可供下載)。是第一套以全臺有形文化資產為核心所開發的導覽APP。【2】【3】講座前稍微使用了一下地圖,地圖上的圖示代表不同的分類,如隸屬於文化景觀(水綠色山景圖示)的「新舞臺」;隸屬於古蹟(紅色房屋圖示)的台北郵局;隸屬於紀念建築(橘色房屋圖示)的黃杰故居;隸屬於歷史建築(紫色房屋圖示)的四四南村等等,網頁版右方有許多可供查詢的介面,如圖層、定位、路徑、測量等功能。

來源:http://nav.boch.gov.tw/cpl2/ 截圖【2】


活動主持人陳奕峰(在地文史工作者、來坐夥駐店咖啡師)稍做開場,43歲的他是在地信義區人,小時候常常有人問他「台北怎麼去?」現在聽起來可能會有點奇怪,我們不就在台北(信義區)?其實,過往的「台北」指的是中正區範圍的府城台北。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曾作為郊區農地水圳遍佈的興雅、松南地區,隨著都市發展、城市擴張及變遷。在1970年代的副都心計畫,經1980年代進行開發的信義計畫區,信義區才形成今日台北的中心商業區(CBD)。

文化工作者林奎妙從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切入,身為地圖迷的她,以極具空間感的圖示:「歷史是一個三角形、四方形和幾條歪曲的線。」短短一小時的分享,透過許多古地圖對比,看到從台北舊城(四方形)一路往東開拓衍伸的空間擴軌跡(三角形與幾條歪曲的線)。帶領聽眾從地圖/地理空間的變遷,認識台北。

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292521【3】


來源:https://disp.cc/b/163-apsa【4】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917691【5】


林奎妙從一則新聞裡的配圖開始〈勞團抗議變「西區馬拉松」5公里走了6小時〉【4】,抗議勞基法的群眾路線,圍繞在公部門的博愛特區與舊城區域。也分享網友製作的「新臺北城地圖」、【5】「資進城」,【6】這些地圖不只是點出歷史,同時也需要暸解歷史才能明白這些名稱指稱的意涵。從議題抗爭事件進入古城,從地圖上得知,城門變成現在的圓環。北門(承恩門),曾經外頭有甕城,北門作為抵禦的門也是外國人、清朝官員入城走的門。日治時期出現了鐵軌、輕便道,原本的城門成為寬敞的三線路,然後在今天,北門成為被現代化圓環裏的一個點。講完了四角形的故事。翻開1898年日本人繪製的地圖,幾條歪歪線條,是現在的市民大道。1920年代,居住人口開始變多,田地變多,府城正在往外圍往東擴張。目光漸漸拉到我們的所在地,新舊地圖對照之下,其實嘉興街是一條一百年前就存在的街。工業由西向東發展:1935年鐵道部台北工場(台北機廠,由鋼構、卯丁接榫工法建造)、1937年松山菸草工廠(1911的第一代菸廠位置為現在的京站)、1944年日軍松山倉庫。為台北機廠員工開的永吉路。

林奎妙也提到目前的都更是先找公有地,比較屬於公辦都更。很喜歡林奎妙細心標示出講座所在地「嘉興街」,能感覺到今天還與歷史站在同一塊土地的親密。活動最後林奎妙也分享了兩段與地圖與歷史的引句:

「橫切面就是該地圖代表的當下時空,如1656年的地圖就代表了1656年的訊息;縱軸線則需要許多東西鋪陳、相連之後才知道。」魏德文(南天書局創辦人)
「地理是歷史的舞台;地圖是地理的語言」廖泫銘(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研究副技師)

城市究竟是如何改變自己的面貌的?林奎妙認為我們可以在「在3D時代,當4D的人」,在當代有許多使用地圖的方式(文資地圖、Google Map、老地圖),帶我們依序走入空間,透過文資地圖,可以看得更多。【7】

註釋:

1、「台北庄仔咖:城市玩咖對談」一系列活動可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2757270613999/

2、文化新聞,〈文化資產導覽APP好評下載中〉,文化部官網,發布日期:2017/01/05,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59265.html,瀏覽日期:2018/10/06。

3、文化資產導覽地圖:http://nav.boch.gov.tw/cpl2/,瀏覽日期:2018/10/06。

4、王冠仁,〈勞團抗議變「西區馬拉松」 5公里走了6小時〉,發布日期:2017/12/24,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292521。瀏覽日期:2018/10/06。

5、「新臺北城地圖」網址連結:https://disp.cc/b/163-apsa。瀏覽日期:2018/10/06。

6、「資進城」網址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917691,為聯合新聞網文章〈拒馬圍城 網友:博愛特區成「資進城」。瀏覽日期:2018/10/06。

7、講座過程中的推薦書單:黃同弘《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暖暖書屋,2018。

20181009首發於medium自平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