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的名字可以倒着念
3L的名字可以倒着念

Beyond my expectation

20220225

我从入职以来持续收到的反馈之一就是鼓励我尽早表达,多表达,自信地表达,但我自觉在这方面的努力收效甚微。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在角落里安静的亚洲女孩。

我在此之前便意识到我的自我表达的犹豫,这与我间歇性希望被认同的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冲突。于是我把我片刻的想法写下来,发在仅有亲近的朋友可以看到的平台上。后来又做了电台,因为我知道人们通过电台来窥见我的壁垒过高,少部分人才有兴趣点开你的播放键,更不用说耐心听完1个小时他人的对话。但一遇上容易有争议的议题,我又退缩了,于是就有了一集永远躺在我的硬盘里的半成品。

这样的枷锁自然在受众更广的朋友圈上被我自行加重。我将朋友圈作为我向外展示的窗口,另一方可能是多年未说话的老同学,也可能是现在或未来想要靠近的对象。根据我想要与对方产生何种关联,借助两者之间厚厚的玻璃墙,我主动把自己扭曲为我认为可以达到目的的形象。我犹豫发过长的文字,一方面是担心蹩脚的文笔暴露文学素养的贫瘠,另一方面是担心显露我所有‘丑陋’,比如怪异矫情自大和愤世嫉俗。我不愿意发职场相关,尽管这是我大部分正面情绪个人成就的来源。也想过在旅游时是否要多发几张符合白幼瘦审美的打卡照片,这样我会不会在大家心里更酷一点。

以往我总是强调认识自我,如今有了进程,却发现我敢于显露的自己与好不容易找到的自我背道而驰。于是我改动了我中规中矩的离职信,加上了我的女权主义色彩和中国身份认同,我才不在乎同事们看到不认识的中文是什么想法。我要在朋友圈分享我的职业,展示我天真的理想主义,无聊的男人们认为我正经无趣又有什么关系。我把自己袒露在生活中,花费时间精力,经受迷茫挣扎才认识到并接纳的自我,如果再被我亲自抹杀,也太过可惜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