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鳥
窗邊的小鳥

接近沒有信仰的廢青,只是個在世上迷途的人

只是紀錄|國殤之柱

(编辑过)
香港大學在2021年12月23日凌晨把矗立24年的國殤之柱分開移離校園。

國殤之柱(The Pillar of Shame) 是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的一系列作品,全球一共有6座。第一座於199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峰會期間在意大利展出,為了紀念全球因飢荒而死亡的人們。在香港的國殤之柱是為了記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所犧牲之人而創作的藝術品,同時也成為了「測試香港言論自由的試金石」。

國殤之柱第一次出現在香港人眼前,是在1997年的六四晚會。晚上的維園,一點點燭光映襯這座約7米高、重兩噸的鐵銅色雕塑,被鐵馬圍著,幾組偏黃的射燈從地下投射到柱身,映出雕塑上多個痛苦扭曲的面容,市民圍在鐵馬外觀賞。
在國殤之柱尚未抵港時 (1998),支聯會數次向當年的市政局申請借用場地作巡迴展覽,惟均被市政局拒絕。雕塑計劃於六四晚會在維園展出,但之後苦無地方安置,於是支聯會就與大學學生會商討,看看能否在大學校園辦展覽。

經過一連串風波,在1998年11月,港大學生會全民投票通過永久豎立國殤之柱,雕塑於翌年六四晚會後正式在黃克競樓平台旁矗立。

然而,24年後的2021年,香港八間大學的學生會因不同原因難以再繼續運作。港大學生會幾乎只能維持最基本運作,而當初把雕塑送進校園的支聯會也於今年9月宣布解散。在19日,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曾表示

「國殤之柱」擁有權仍未釐清,「邊一個擁有呢一條柱,我哋都未清楚,因為我哋問返支聯會,支聯會又話唔係,唔關佢哋事,都解散咗,我哋(港大學生會)都解散咗,咁條柱係邊個(擁有)呢?我哋要查清楚先。」

但突然於今日(23日)早上,這藝術品最終被移離港大校園,移離大眾的視線。


雜記

「國殤之柱」的3D打印模型

有關香港「國殤之柱」

港大學生會學苑在Facebook 引述消息人士指,校委會昨(12月22日)投票通過將「國殤之柱」移離香港大學校園,校方計劃將國殤之柱存放於「安全地方」,並在「法律程序及情況」容許下,另行安排擁有人取回。

高志活的聲明:

it is a disgrace and an abuse and shows that Hong Kong has become a brutal place without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protecting the population, the arts and private property.

資料來源:

97年學生市民護送國殤之柱入港大 當年學生:24年前的擔心今日發生
臉──大寫的人,無處安放的自由|端傳媒 Initium Media

港大國殤之柱範圍-晚上遭圍板白布圍封

【國殤之柱.簡史】抗爭下入港大矗立24 年 高志活預想昔日「言論自由試金石」或成碎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