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法
默法

慢熱的性格,客觀的評論者 分享書籍、戲劇、電影、歌曲、人物介紹等主題 謝謝近期給予讚賞的讀者們,默法繼續努力找尋合適的題材,撰寫文章,期待讀者們給予回饋或建議 不定時更新,請讀者們見諒

擊敗拖延,就從當下的三十分鐘開始:消除潛在的恐懼與抗拒心理,輕鬆破解慣性拖延

本書譯者為許宜庭。本書首先以六大類拖延的警訊,檢測讀者是否為拖延症或部分拖延症,並將拖延定義為一種心理調適機制,當一個人為了開始(或完成)一項任務(或抉擇),產生焦慮感,就有可能以拖延的方式應對。
  • 作者簡介

尼爾•費歐(Neil A. Fiore)

    現職為一名心理學家,兼任企業管理顧問(包含工業、健康與教育),是一名眾所皆知的健康心理學、優化表現、壓力管理的專家。
  • 書籍摘要
   於克萊兒的童年裡,大人們常因擔心她過於驕傲,而很少給予讚美,導致她經常感受到「我所做的努力永遠不夠」,並深陷其漩渦中,無法自拔。本書以她的童年,揭開拖延症故事的序幕,緊接著透由許多名人撰寫的書籍、心理學家的理論,以及他人的人生經歷,了解拖延症的起因、模式、無限循環,並從中找尋解決方法。
   本書建議透過撰寫拖延日誌或留白時間表,觀察問題點並找尋方法解決。拖延日誌內容包含逃避的事情和特定的想法、藉口、嘗試的解決辦法。留白時間表則是以反向心裡學的原理制定,將每天以小時劃分,優先填入非工作性質的活動,再填入連續三十分鐘不間斷的工作,最後計算每週工作時數,其時數不得超過二十小時,連續紀錄二至三週後,觀察何時何日工作效率較好,調高該日的工作時數或項目。
  • 佳句摘錄
  1. 人會拖延,不是為了要激怒別人,也不是因為缺乏理智。人會拖延,是因為他們太在意批判、失敗,或是太追求完美,導致拖延成了合理的選擇。(第10頁)
  2. 人偶爾需要受到當頭棒喝,才能走出固定的模式,強迫自己重新省思問題,刺激自己拋出新問題,這些問題說不定會引領我們找到正確的答案。—羅傑•馮•歐克(Roger von Oech)(第55頁)
  3. 我們都幻想著天邊出現魔幻玫瑰園,卻忘記要欣賞今天窗外盛開的玫瑰。—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第111頁)
  4. 我創造一陣金黃色的溫暖光芒包圍著我,這股氣息會保護我不受任何言語、他人的態度影響,保護我不受自己的負面想法所傷害。(第209頁)
  5. 完成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毅力。—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第221頁)
  • 心得感想
   克萊兒的童年經歷,與筆者部分相似。筆者透過本書的拖延檢測,發現自身有部分拖延症,拖延行為源自論文撰寫的過程,因為害怕自己寫的內容,被系統判定抄襲疑慮,以及被指導老師退稿等因素,而遲遲未下筆撰寫,拖延至學校規定截止時間,才交出字數很少的計畫書。此時,筆者意識事態嚴重,若拖延行為持續發生,將影響如期畢業的自我規劃時程,嘗試利用本書提供的方式,調整心態,紀錄留白時間表,找出靈感充沛的時間點,撰寫論文,拖延行為才逐漸改善,論文得以如期完成。
  • 參考文獻
  1. 尼爾•費歐(Neil A. Fiore),擊敗拖延,就從當下的三十分鐘開始:消除潛在的恐懼與抗拒心理,輕鬆破解慣性拖延,遠流出版社,2018年5月。
推薦星數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