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康
林晓康

China political Journalist/photographer ~Focus sur les reportages sur la culture, l’éducation et ~safety-email:steven.tian@protonmail.com

【北京观察】当求稳成为主流心态,后二十大时代白纸运动与公民运动恐难让中国新世代年轻人买账

Beijing—— 2022年中国人在焦灼和矛盾中匆匆结束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在2022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中共二十大的召开给世界带来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即后二十大时代中国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姿态来回应那些反对它的政治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2022年年末发生且持续数月的白纸革命引发了中国民间的猜测和一些新的政治派系出现。这些派系并未是从事反对执政当局的力量而是民众自发组成的个人维护主义,这场发生在中国一线城市和中大型城市的公民运动让外界看到中国民间的反抗声音越来越变得明确和不再单一。

起初,由于三年疫情防控带来的清零政策使得很多人难以提前做准备造成了医疗资源混乱和买药难,药价贵,并发生了所谓“买涨不买跌”的奇怪经济现象;在抗议持续数月后,当局似乎注意到这样的措施很难平息民怨四起的中国老百姓,随后数日里颁布了诸多涉及清零政策的相关措施,新十条、新二十条、放开试点城市测试病毒的承压能力。中国官方的诸多政策被海外特别是来自西方社会中持反对意见的政治人士所攻击,当然,当局的一些具体化措施实施中仍然存在执行难,落地见效难。

北京民众亮马桥下聚会抗议当局严厉的防疫政策。(2022年11月28日)


即使是这样当局并没有放松对思想领域的管控措施,相反比之前的任何政策加强了数倍。在年末的白纸运动中,一些来自体制内、受制于体制内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反对当局的防疫政策,称封控三年,一招解开回到解放前。这其中不乏来自中国官方宣传系统的记者和编辑,由此中国媒体界活动人士依然呼吁当局对中国官媒新京报的一名记者和编辑得到一个确切的说法,很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这些媒体活动人士依然希望是就事论事。而在持续扩大抗议之后,来自海外的批评和国家政府间的职责似乎开始松绑当下的防疫政策,有人认为这是解封的前奏。在分析这场抗议运动中,很多来自海外看似权威的政治分析家们将这些零星的抗议活动标榜成未来中国年轻人打开政治自由的第一步。不过,根据记者走访数月的调查发现,这场看似普通的抗议活动折射出一些值得让人反思的问题。

参与白纸运动的年轻人多数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和未来对体制依然抱有希望的年轻人

在一些流传于网络上关于抗议活动的现场视频和来自冷战宣传机构及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显示,在中国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抗议人群多数是青年人且这些人最显著的特征是属于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群体里之前沉默的绝大多数。在以往的中国抗议活动中,参与抗议的人士多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利益交织最为密切,少有一些知识分子参与但到后期慢慢褪去。纵观2018年到2020年间中国群体性抗议活动,只有极少数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的抗议如2018年深圳佳士工人运动;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病毒爆发之后,中国境内开始出现一些来自体制内曾经沉默不语的年轻抗议者的呐喊,外界在评价这些人时称是“引火烧身烧到自己了”。

香港市民手持白纸和花束悼念新疆火灾死难者,支持中国内地的抗议活动。香港警察前去查看他们的身份证。(2022年11月28日)


记者在调查发现,多数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很少或者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运动存在。在采访中,一些年轻人对此表示只是听闻朋友圈里自己的同学那边有动静反正不是什么好事,自己并不关注这样的事情。在就业率大幅下降的同时,工作机会的缺少导致一部分年轻人只是关心自身的生活质量。有网友在海外中文推特上说,这些年轻人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光环,为何还要抗议,让那些没有光环的年轻人如何是好?随即另一位网友说到,中国就是一个学历型的门槛社会但凡好一点的工作和资源都要学历来支撑其发展。接着,一位自称是参与抗议活动的网友说,参与这场运动的也有那些社会底层的人,那些有理想的年轻人可能是出于自身和生活环境所迫,没有多大的文化,你要说是盲目的参与,但是这至少是一种呐喊的效果。随后记者试图透过社交平台联络上述三人,但是出于安全问题,这三位人士不愿意对此置评。

一线城市热火朝天 二线城市岁月静好 求稳成为主流心态

在抗议活动最为突出的中国一线城市,很多高校和来自社会阶层中不同层次的年轻人开始热衷参与这场抗议活动。在这里我不得不说明一下,在中国城市文化中流传着城市鄙视链,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指的是,从中国中小城市流动到大城市工作的人在逐渐适应信息发达的一线城市之后,回到自己原来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变得难以适应,还有一些是求“稳”的心态纵使这些年轻人学会如何去面对目前焦灼和矛盾的心理。致使出现如“小镇刺头”、“小镇青年”等带有怪文化字眼的城市人群特点。当一些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热火朝天的抗议,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开始准备自己的圣诞节和跨年庆祝,这些不参与政治讨论和敷衍式的关心红色政治成为这些生活在二线年轻人的主流观点。

岁月静好派成为目前二线年轻人最为真实的生活状态,求稳这样的心态在这里体现再不足为过。根据中国一家做教育考试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坦言,考公务员很大程度上流行在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本身城市资源并没有那么多到了后期,可以转换的资源难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点,未来对于大城市不抱有任何想法,安安稳稳成为目前最重要的选择。尤其是疫情三年以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成为目前这些人选择考公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在一些很普通的单位也是出现类似的情况。

抗议活动成为一种代名词 社交脱节带来一些难以适应的新局面 圈子文化作怪

在这次抗议活动另外一个会场,海外中国留学生开始站出来为国内这些参与抗议的年轻人发声,纵然认为这些人背后是不是有势力支持还是自发的抗议,当这些人的国内同学很难在变成之前的样子。这似乎陷入到一种旋涡之中,维护稳定需要国内局面的考量,但是这样的抗议事件发生带给许多国内年轻人在国际问题上形成一种新的看法。在此之前,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在海外参与抗议的年轻人,这些人表示,因为自己的政治主见差异化明显导致自己难以融入之前的圈子,或换句话说,因为自己在国内那些人眼中就是跑到国外来享福了,殊不知自己的艰辛和困苦,包括自己同学的家长也是认为和自己原来的关系不再那么贴切变成了疏远和不理解。自己是处于一个圈子之中,你脱离之前的圈子就不可能再一次融入进去,久而久之人家就会疏离你。

在记者采访另外一名同学时,正直和国内朋友电话沟通之际。对此表示,自己还能和几个比较理解我的朋友接触,自己回到国内已经社交脱节了,难以理解现在这些圈子里的人的做法,不过这样也不足为奇。

“一张白纸,没有别的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白纸运动代表着一种新的诉求但是过大的放射似乎难以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