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恒
劉有恒

以理工求真精神從事三十年學研的文史工作研究,尤精學術辨偽.辨偽內容遍中國音樂學,崑曲學,文學及戲曲學,史學,中國古典學及經學,與佛教史.及新詩創作人,出版著作計數十種.並天文物理研究者

拼湊《禮記》而成篇的清華八偽竹簡《虞夏殷周之治》

拼湊《禮記》而成篇的清華八偽竹簡《虞夏殷周之治》


在2018年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裡,有一篇《虞夏殷周之治》,其內容,主要是取材自《禮記·明堂位》及《禮記‧王制》以下段落:


---《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後氏之四連,殷之六瑚,周之八簋。』

---《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後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冔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


再把先秦文獻裡有關夏的《夏籥》、商的《韶》、《濩》、周《武》、《象》的宮廷樂舞的名稱抄入。而此文敘述的行文風格則採用了《韓非子‧十過》裡有關由余和秦穆公的對話的格式:『臣聞昔者堯有天下,飯於土簋,飲於土鉶,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西至日月之所出入者,莫不賓服。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輸之於宮以為食器,諸侯以為益侈,國之不服者十三。舜禪天下而傳之於禹,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縵帛為茵,蔣席頗緣,觴酌有采,而樽俎有飾,此彌侈矣,而國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沒,殷人受之,作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觴酌刻鏤,四壁堊墀,茵席雕文,此彌侈矣,而國之不服者五十三。』


此篇偽文裡其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把中國史從夏代起算,一如李學勤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夏朝為中國有紀年的歷史之始。所以此篇內容,把夏代之前的有虞氏以『素』一字代替,表示在夏朝之前的有虞氏是原始樸素的非文明狀態,於是此篇文章以『昔有虞氏用素』一句帶過。也不抄《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的內容進去,以呼應幾年前李學勤主持過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斷自夏代的信念。吾人如今把此篇偽古文簡的今文釋文抄如下:


『曰昔有虞氏用素。夏后受之,作政用御(伍),首服收,祭器四羅(璉),作樂《羽籥》九成,海外有不至者。殷人代之以晶(三),教民以有威威之,首服作冔,祭器六瑚,作樂《韶》、《濩》,海內有不至者。周人代之用兩,教民以儀,首服作冕,祭器八簋,作樂《武》、《象》,車大輅,型緟(鐘)未棄文章,海外之諸侯歸而不來。』


不過,其用『首服』一語其實是西漢用語,先秦所不見,雖所有先秦文獻裡只有《周禮》《晏子春秋》有用到此,但《周禮》實如吾人於《兩漢經學及古文偽經偽史考》(台北:城邦印書館,2019)一書內所考,成於西漢末的劉歆主持的造偽班子之手;而《晏子春秋》則摭拾先秦史料及文字成文,多有西漢人改編之內容,一如梁啓超所言『其依託年代似甚晚,或不在戰國而在漢初也』,故皆不可憑據。則此篇偽簡雖向外宣稱是出於先秦楚地,難以成立。況且,尤其本偽文之組成的骨幹的《禮記·明堂位》就是西漢儒者之作,而《禮記·王制》更是西漢文帝時命博士所作,而在此兩篇裡的種種內容,多涉西漢儒者之想像之辭,而不少皆缺先秦史料為證,而此篇偽文竟抄西漢儒者的內容成文,而號稱先秦楚地之出土竹簡,益可見就是今人之偽。


又按,此文裡的夏朝用五、商朝用三、周朝用二,王寧〈清華簡八《虞夏殷周之制》財用觀念淺議〉(2018)一文裡認為指國用有用的部份占的比例:夏朝百分之五十,商朝只有百分之三十,周朝只有百分之二十,其他都用在偽文裡的所謂的服飾、祭器、音樂等之上的花費去了。或是如此。則此偽文者的目的,則是有其個人想法上,回歸往日家郷樸素生活,厭倦再在十里洋場為五斗米而依附造偽的學者專家手下而成為偽造之一分子歟?(劉有恒,2010,1,8於台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