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魚
〇魚

圖書信息學在讀博士的腦外倉庫。寫字以外不常在線互動,不周之處望多包涵。

外側日記|戀愛喜劇、浪漫關係、生活之道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在文化作品裡看到自己可以同感、可以借鑑的浪漫關係與生活之道,我們想要看到自我的可能性,但有些可能性,並不存在於那些隨處可見的作品之中。

最近在聽的播客頻道 Call Your Girlfriend (https://www.callyourgirlfriend.com),上期聊到了各自最愛的戀愛喜劇(romantic comedy/romcom)故事,以及作為非裔美國人的主播和嘉賓如何借助同樣以非裔為主人公的文化作品,想像屬於自己的浪漫關係。我聽得有些粗枝大葉,不過好像也還提到了酷兒(queer)群體為主人公的作品。

這樣的事情,尤其在文化產業被一些人罵身分政治氣息太重的今天,似乎會顯得刻意:為什麼要特地去找這樣的作品看?我想答案要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於所有人而言,為什麼要看文化作品來解決自己社會性的問題,為什麼文化作品不只是“單純的消遣”。答案是所謂“單純的消遣”從來都不存在。從文化作品的性質而言,它們是一種交流(communication),也是一種遊戲(play);不管作品“高級”或者“低級”、刻意或者不刻意探討自身的這些性質,這樣的性質是始終存在的。作為觀眾,我們在欣賞或者消遣的同時,也在不斷從作品中獲取各式有關自己、他人和其他事物的想法乃至整套的角色模板,用來想像、探索和構建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在戀愛喜劇的問題上,這樣的社會關係主要指浪漫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人的整個的生活之道(way of life)可以說都建立在包括文化作品在內的交流和遊戲的基礎之上——語言本身即是一種文化的產物。

這一部分釐清的話,下一個問題就好說了:為什麼有些人對文化作品的選擇顯得刻意。作為社會的“主流”群體(佔多數的族裔、異性戀者、順性別者諸如此類),自己的浪漫關係也好,更廣泛意義上的生活之道也好,都在不停地通過佔據絕對多數的”主流“文化作品廣播出去,所以對更接近所謂“主流”的人而言,大多數作品都和自己的身分認同相符,不需要刻意地去“找”什麼。相對的,不屬於那些“主流”群體的人,顯得在“找”什麼,但其實不過在做同樣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在文化作品裡看到自己可以同感、可以借鑑的浪漫關係與生活之道,我們想要看到自我的可能性,但有些可能性,並不存在於那些隨處可見的作品之中。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需要“找”某些特定的作品來看,而另一些人似乎不需要。這也是為什麼文化作品內部多樣的身分認同和社會關係的表現,對於文化作品以外的所謂“現實”的社會關係也如此重要。文化作品作為一種交流,作為一種遊戲,從來都是“現實”的社會關係的一部分。我看一部電影,和我某一天跑去找幾個好友吃飯聊天,兩者同樣都在幫助我學會構建“真實”的社會關係。

從這種意義上講,不如說所謂“主流”的文化作品其實才是所謂“主流”群體的庇護所。所謂“你們不要在文化作品裡搞身分政治”,翻譯出來恐怕多半是“你們不要把這種人、這種事拿出來讓我看到”——畢竟當經典好萊塢片的白人異性戀男主角做出各種扯得離譜的事情、說出各種痛死人的老套浪漫台詞的時候,也沒見到有人像今天罵身分政治這樣大驚小怪,問你們幹嘛在好好的劇情裡硬安排進一個白人直男角色。對於已經成型的程式化劇情、對於一看就屬於“自己人”的角色,當然 legitimacy 的標準也會降低。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另一個題外話:不管是中文的“道”或者英文的“way”,都是從交通意義上的道路、通路衍生出來的比喻。道路為特定的行動方式提供了便利,同時也限制了另外一些行動方式的可能,再同時,它也為更多特定行動方式的形成——為新道路的開拓——提供了參照。這裡或許可以展開一整個有關道路作為文化技術(cultural technique)的討論,不過跑題太遠,暫且不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