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顏的生活小站
安小顏的生活小站

希望平淡的文字裡能有瑣碎的光,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希望喜歡都會有回應

《銀之匙》觀後感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以孩子般的驚嘆來觀看身邊所有事物。」


我很喜歡《銀之匙》,它敘寫了一個天生反骨且勇於反抗,卻敏感至極的孩子的心理成長,而所謂成長,何嘗不是不斷逼迫自己接受本所無法理解的事物呢?在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質疑當中逐漸習以為常,而忘記了最一開始對「世界」的理解。中勘助卻能夠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依然保有初心,能夠以最皎潔的雙眼,寫下他的童年,平淡,卻令人感到些許愁緒。


在修身課上,中勘助對所謂「孝順」感到非常困惑,老師所教導的只是以活下去為無上的幸福,從而有的感謝之情,但中勘助童年的成長並不順利,這樣的定義只讓他感到更加迷茫。在與老師的辯駁當中,老師並沒有解開中勘助的疑惑,而是以破口大罵的方式閃避了他的問題。年僅十二、三歲的中勘助在當時看見了人們對於權威的全然迷信,抑或是不敢與之抗爭,這樣的一片風氣當中,他選擇了將他所不明白的提出,選擇了挑戰,但這樣的作為並不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只在中勘助的心底留下了更加反骨的因子。我想,若是我,並沒有勇氣選擇與大家不同的做法,而是強迫自己理解「老師」所講,而也在這當中成了舊式教育制度之下的產品,但課本、老師教導的一定是正確的嗎?或是每個人擁有的看法不同,從而互相交流、理解才算是「教育」呢?


中勘助從小便具備超乎同齡孩童的成熟,但細膩的心思也讓他對世界擁有更多的不解,總是想的很深入乃至於令人感到些許悲傷,因此少年時的他患上了憂鬱症。憂鬱,是種在悲傷中逐漸絕望的麻木,是在錯綜複雜的現實中最無奈的反抗,也是對於現況最無力的反映,中島美嘉的〈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中寫道:「腦袋裡只有關於死亡的思考,一定是因為對於活著太過認真了。」雖說如此一般地活下去有時會令人感到難以承受的痛苦,但又何不是使人成長的養分呢?若是沒有超乎常人的觀察力,也無法寫下《銀之匙》這樣的作品,這帶著點幽藍的細膩,或許無法定義好壞,卻絕對給予了中勘助一雙瑩瑩的瞳眸。


宮崎駿先生曾說過:「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你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生活周遭總是有許多令人感到困惑的問題,無法理解時,我們指望未來的自己能夠尋到答案,卻忽略了,其實答案,更早時的自己早已明白,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明白的道理也被悄悄埋在了我們走過的路上,被我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所遮蓋。人們常說:「一路往前走時,切莫忘了初衷。」切莫讓曾經最清澈的那雙瞳眸挨上了沙塵,看的事物不再真切,逐漸成為了小時候最無法理解的「大人」。


我沒有中勘助一般碧藍澄澈的心靈,只有不斷拂去塵埃,試圖看的真切的雙眼,時常,我也對自己、對這世界有所質疑,卻因尋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而選擇了忽略那份倔強,像是意圖撇離幼時的自己。我們總是下意識認為現在的自己早已比多年前聰慧了,同時卻也遺忘了些什麼,談起幼時時,難免感到以前過於天真,卻忘記了「也許正是為了適應眼前的光怪陸離,才不情願的長出了多餘的心眼。」曾經那天真的自己,從來就無法與現在有個明確的割捨,只有選擇性的忽略、遺忘罷了。


「回到那樣的時刻,那時我們的心很小,眼兒也很小,只消一陣風輕輕地使力,就盈盈的上了青天。」回到那樣的時刻,一眼回眸,一抹輕笑,化在徐徐的清風中,吹向了未來,吹向了那遙遠的自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