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霸凌的心理剖析(一)概念篇

霸凌雖然是「恃強凌弱」,但是跟「弱肉強食」不同,它想獲取的多半是心理上的滿足。

在大自然裡,「弱肉強食」與「適者生存」幾乎是不變的法則,很多人會把達爾文的演化論用在人類社會的競爭上,似乎「汰弱留強」是很合理的事情。看起來言之成理,但是自然界裡的獵食者並不會只是為了高興去欺凌獵物,或是捕殺獵物而不吃;人類則不然,往往在獲得維持生命需求的資源後,還是不斷想要獲得更多,這是人性很難理解的一面。

但是即便人類會為了自己難以滿足的慾望而壓迫他人,主要的目的多半也不是為了讓他人「痛苦」,而是為了獲得想要的「利益」。可是常常在社會上所看到的一些霸凌行為,既不是為了「生存」的需要,也不是為了「利益」的獲得,而是以感覺到對方的「痛苦」為樂,這就令人費解了。

我相信所有行為的背後,應該都有一股驅動的力量。究竟是怎樣的心理狀態,驅動著人以欺壓他人為樂,卻沒有實際上獲得什麼好處的「霸凌」?這行為究竟滿足了什麼?

我自己從心理的角度思考,所建立的概念是:

因為社會發展不均,「強弱」概念被放大與強化,造成個體對於「脆弱」的強烈恐懼;而自戀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導致個體對於「脆弱」的恐懼無法有效處理,因而以「霸凌」行為來試圖克服對於「脆弱」的恐懼。

也就是說,霸凌行為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加害人「與「被害人」同時都暴露在對於「脆弱」的恐懼之中,兩者都有困難。在思考「加害者」為何如此時,同時也要去了解「受害者」的心理與「整體社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不要只從表面的「對」與「錯」去評斷,而是能深入了解深層的心理層面,找出關鍵影響的因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例如校園中的霸凌,施暴的學生往往本身的家庭有狀況,甚至本身常常是暴力的受害者,如果不去了解他的家庭狀況,協助他遇到的困難,只是以校規處罰他,並不能改善他的「脆弱感」。「處罰」本身就無可避免地帶著「暴力」的色彩,只以「權威」進行處罰,只會更加深他對於「力量」的信仰,在未來更朝向以「力量」而不是其他方式來解決事情。這並不是說不用任何的處罰,處罰的目的是讓一個人學習對自己行為的負責,藉由承擔後果來加深他對於自己行為意義的了解。但是處罰的同時,如果沒有讓他對自己的行為有清楚的了解,處罰就只剩下「力量」的展現,反而只帶來負面的影響。

只有真正心理上的了解,才能帶來行為上的改變。

而受害的學生,除了那些明顯的「弱勢族群」之外,有一些在能力上並非弱勢,卻因為心理上的 「自尊(自戀)」問題,讓他們容易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如果不去處理他們的「自尊(自戀)」議題,即使處罰與控制了加害者,甚至讓他們換到不同的學校,還是容易出現同樣的問題。

而學校受到社會功利化的影響,「成績導向」的教育讓「能力」的價值單一化,只用「會不會唸書」來評價學生,僵化地為學生分類。所有的學習都必須以「學科成績」為重,任何活動都不能影響到考試科目的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學校中,只能感覺「弱勢」而已!一旦無法處理這些感覺,必然會用其他的方式來對抗這種「脆弱感」,於是訴諸原始身體力量的肢體暴力,或是集合成為數量上的優勢以多欺少,便因此出現了!

後面的文章我會分別對霸凌中的「加害人」、「受害人」與「社會」三個向度做更進一步的探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