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自戀檔案室> 宅世代(增修版)

大家一定都聽過,「宅男」、「宅女」「宅...」的用語,「宅」似乎成了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宅」究竟意味著什麼?潛在的又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這跟自戀有關嗎?為何成為發展的趨勢?

什麼是「宅」?

我將本文要討論的「宅」定義為:

一個人選擇多數時間待在家裡,儘可能減少外出活動,避開陌生的環境與人際接觸,只從事自己選擇的活動。

所以「宅」並不是單純地喜歡待在家裡,避開社交接觸與留在個人的世界是很重要的特徵。這意味著,人際接觸對他們而言是不舒服或者是麻煩的,或至少是不重要的。

一般而言,人是偏向群居性的。人際間的接觸與溝通不僅是需要的,甚至是必要的。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甚至認為,「尋求與客體的聯繫」是人的本能之一。也就是說,人會自然地想要與他人產生連結。

當然,每個人先天的特質不同,對於社交會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況且每個人在生活中,確實也需要保有一定的個人空間,才不至於喪失自我感。再則社交雖然是一種本能的需求,但是「社交技巧」卻不是天生就會的。社交互動其實是一件頗為複雜的事情,社交訊息經常是模擬兩可又充滿變數的;人與人之間會合作,也會競爭;它可以讓你感覺的被支持,也可以讓你倍感壓力。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人際關係的壓力,會讓人想要逃避。但是如果一個人「大量且長時間地」刻意避開他所生活的環境中的人際接觸,只想停留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中,這樣的情況畢竟還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更何況這樣的情形,漸漸成為一個廣泛的社會現象。

假如我們同意社交是人的本能需求,這樣的需求也沒有受到特殊精神狀態的影響(例如自閉症或是精神病),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讓一個人需要從一般自然且平常的社交情境中退卻?

我認為,這樣的退卻與試圖維繫良好的自戀感受有關。

對這些宅人們而言,社交情境可能帶著「自戀傷害」的危險。他們的困難在於,他們往往有著比一般人較高且難以調整的自戀需求;當面對社交情境中無可避免的挫折時,自人際關係中撤離成了不得不的選擇。

這種「僵化」的自戀需求,可以說是他們困難的核心,多數的問題都是圍繞著它發生;它來自於早期自戀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原始自戀沒有得到修正。

自戀的修正

以精神分析的觀點而言,人出生後一開始是處於「原始自戀」的狀態,那是一種「世界就是我」的誇大感受,不知道有其他「人」的存在。之後隨著感官與認知的發展,開始漸漸感覺到母親這個「客體」的存在,但還是將她視為是自己的一部分。慢慢地嬰兒開始發現,他並不能夠完全控制母親這個客體,被迫接受母親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客體。這樣的過程對於嬰兒而言,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挫折;他從從全能的幻想中跌落,同時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一個脆弱的存在。因此這樣的過程需要緩慢地進行,同時照顧者要提供足夠的溫暖與安全的感受,來「中和」嬰兒的挫敗與恐懼。

當幼兒順利將母親視為一個獨立的「客體」,他會開始嘗試把原本大量對自我的精神關注,灌注到母親這個客體身上,嘗試與母親連結。經由母親給予幼兒持續的回應,一方面穩固了幼兒的自我感受,同時形成一個好的「客體關係」,組合成為穩定的「自戀結構」。

原始自戀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修正到一個合乎現實狀況並能與外界適當互動的自戀結構。過程中挫折雖然令人痛苦又無法避免,但同時也是自戀成長過程中必要的部份,過多與過少對於自戀成長都有不利的影響。理想上,如果在「夠好」的環境中,這些挫折會被適當地調整到可以忍受的程度,讓修正的過程可以繼續。對於照顧者而言,依據兒童特質的不同去調節他所面對的挫折,可能是養育中最重要的工作。前面提到的「涵容」、「鏡映」與「理想化」等概念,主要的目標就是完成這樣的過程。

若是發生了過多的挫折,成長環境又沒有能夠提供緩衝的空間,原始自戀會大量的撤回,同時用一種頑固的方式抵禦外面的世界,不願接受改變。就像是蝸牛縮回自己的硬殼中一樣,原始自戀退回到潛意識中,不願意回到意識中繼續隨著認知的變化而成長。

假如成長過程照顧者過度的保護,甚至與個體一同否認挫折的發生,會導致原始自戀的修正不足,保留了過多全能誇大的色彩。這樣的小孩會過度地自我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等到離開保護的環境,就如同溫室中的植物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一樣,當他們終於不得不面對真實的世界時,會面臨很大的挫折。但是這時候的自戀結構可能已經定型難以調整,於是同樣也會選擇退縮來因應他們的困難。

不利於自戀成長的情境?

我試著整理幾個可能的情況。

匱乏與冷漠

自戀成長過程中,照顧者的因為種種的因素,無法提供兒童足夠的心理回應。這可能來自於經濟的困難,導致照顧者的心力耗費在工作上,無力回應;或是照顧者因為自身的心理狀態,可能是憂鬱或是困在自己的心理需求中,忽略了兒童的需求。兒童因此在尋求向外的客體連結時,經驗到一個匱乏與冷漠的世界。這在現代忙碌又競爭的社會很常見,父母往往都需要工作,小孩由保母或是祖父母照顧。保母與祖父母因為工作與年齡的因素,雖然滿足了兒童生理的需求,但在心理上的回應很可能不足。

這樣的情境不僅會讓自戀的能量向內退縮,同時也會因為「鏡映」的不足導致自戀結構的脆弱。這樣的小孩常常缺乏自信,容易因為人際互動中的負面訊息而受創,因而迴避可能受傷的社交情境。

高負面情緒表達

負面情緒表達過多的環境,對於一開始正在經驗情緒的兒童而言,是很大的負擔。這就像沒經過適當階段體能訓練的人,一下子給他太高的訓練量,反而造成受傷讓後續的表現更差。常出現的情境像是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吵架衝突;父母親自身承受很多壓力無法適當宣洩,轉移到兒童身上;或是父母個性過於要求完美,習慣性地批評小孩做的不夠好。

這樣的環境對於先天氣質較為敏感的小孩,壓力特別大。就像敏感度高的天線,輸入了太強的訊號就會爆掉失真;而他們為了保護情緒不受到過度刺激,只能退回自己的內在世界。這樣的小孩常常是安靜的,自己一個人玩不太吵鬧,好像沒什麼問題,很容易被忽略。

過度保護

現代社會很多社經條件很好的父母,因為自身能力好,能夠提供非常好的生長環境。但是有時「過好」的環境,對於兒童的成長不一定是好的。他們常常提供了過多他們認為「好」的東西給兒童,卻不一定注意到兒童的特質適不適合;或是過度地以兒童的需要為中心,總是配合兒童的需求,卻讓他們無法學習到注意他人的需要;害怕兒童無法承受挫折,於是將挫折完全「隔離」或是「否認」挫折的發生。這些情形會讓兒童無法在環境的正常與適當的挫折中修正與適應,一旦面對真實的環境,往往短時間內無法調適而出現困難。而一旦長期一直無法調適(通常是因為父母繼續保護),在無法有效因應外界的挫折下,只能逐漸退回早期較讓人滿足的依附狀態,通常是對父母或是配偶的依賴。這樣的小孩通常比較自我中心,行為比較驕縱任性,現代所謂的「啃老族」就是屬於這個類型。因為無法忍受挫折,難以在生活與工作中獲得成就,通常會選擇從社交中退縮,避免自戀傷害。這是在台灣是很常見的型態,與文化中的教養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自戀的子宮

當自戀往內退縮,家彷彿成了一個巨大的子宮,隔離了外界的挫折並提供生活的需求。但是這樣的狀態,身旁的父母與家人通常很難接受,會不斷催促著他們「出生」,許多家人間的衝突與拉鋸往往由此而來。然而經常是家人越是催促,宅人們反而退縮的更嚴重;但是放任不管的話,長此以往家人也無法負擔。於是整個家庭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

但成人畢竟不是胎兒,無法只滿足於一個安全的空間與足夠的養分,他還是會有一些欲望需要被滿足。因為無法向外尋求滿足,只能試著向內創造一個「心理空間」,藉由極度個人化的活動混合著幻想的內容而建立。這些活動依據個人不同特質與能力有不同的選擇,可以是閱讀、寫作、畫畫、聽音樂,也可以是看電視、玩遊戲,以及現代人不可少的「網路世界」。

網路的影響

網路的興起在近代的「宅」現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過往「宅」在家裡,算不上一件太舒服的事情,沒太多事情可以做,只能看書看電視。現在只要接上網路,不用出門就可以獲得關於這個世界大量的資訊,加上工作與經濟型態的改變,理論上有可能可以完全不出門也可以生活,選擇「宅」在家裡在現代的社會變得方便又不困難。即使身體需要活動才會健康,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在家裡運動;更何況還有空汙問題,現在常常到戶外運動反而不利健康。

重要的是,透過網路人可以建立一個自己選擇的個人世界。想要什麼訊息,敲鍵盤問一下 Google 大神,有求必應;隔著螢幕,遇到不想要面對的狀況,按一下滑鼠就可以離開。甚至你還可以在網路上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身份,一個不同於你現實生活的身份,一個你渴望的身份。萬一失敗了還可以重來,像玩遊戲一樣,可以有無限多條「命」。這如何能不吸引他們!

當然,實際上的網路也沒有這麼美好,網路的世界畢竟也是「人心」的世界,同樣會有人的問題。可怕的人肉搜索與網路集體霸凌,比起真實世界的恐怖程度也是不遑多讓。但是比起真實世界,網路帶來的控制感還是大的多了。

這種高度的控制感,大大的滿足了人的「自戀需求」。如果真實的世界不改變,無法為人的自戀成長與修正提供適當的環境,選擇「宅」在家中進到網路世界,恐怕會成為他們唯一的選項。

讓人更憂心的是,因為網路便於隱蔽身份的特性,一些原本在真實社交中會被被隱匿與壓抑的想法,可能更容易被表達出來。這些想法原本之所以會被壓抑,正是因為它們往往帶著較強的情緒與攻擊性,無法被真實的社交情境接受,於是大家會很容易在網路看到許多不適當與不成熟言論。這些在網路世界造成的問題,回過頭來,還是會影響真實的世界。

網路世界的形成已經勢不可擋,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未來的發展難以評估,還需要繼續的觀察。

如何面對「宅人」

一旦我們能了解「宅」背後敏感又脆弱的自戀結構時,就知道單純地要求他們出來面對真實的世界,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就像是要他們沒有任何裝備與武器,就去打仗一樣。

同時又因為他們的原始自戀需求沒有獲得適當的修正,讓他們難以面對自己真正的問題,因此要他們光靠自己去修復自戀結構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勢必需要他人的協助。但是如果他們沒有一定的自覺與內省,周遭的人即使想協助,可能也使不上力。

更何況,家庭的環境可能正是他自戀問題的來源,家庭環境能否修正到合適的狀態,也是大有問題。因此往往需要有新的「客體」進入,或是轉換到一個較為涵容的環境。

由此可知,自戀的修復基本上是困難的,但並不是無法發生。首先需要克服的,是雙方心態上的問題,這主要來自於雙方在「成人」與「小孩」角色的混淆。

「宅人」在外觀上已經是「成人」,但是內心很多的部份卻還是「小孩」。他們兒童時期自戀成長所需要的「涵容」與「鏡映」,並沒有獲得滿足,往往在無意識中出現幼稚不成熟的行為而不自知。而很多父母面對「宅」在家中的兒女時,容易出現以「成人」的標準在要求他們,同時又不自覺地把他們當「小孩」看待,不信任他們。兩者之間這種角色的混淆,是造成衝突的最大原因。

對於父母而言,我認為比較理想的方式是:基本上將他們視為一個成人的個體,尊重他們該有的自主權;細心地觀察他們是否出現「涵容」與「鏡映」的需求,然後適切地回應。尊重他們的自主權時,同時也要請他們負起相對應的義務。很多父母往往在生活起居上把他們當成小孩照顧,卻在真正需要像對兒童般地回應他們的情緒與心理時過度的嚴厲。常見的情景是:不正常時間吃飯,卻時時刻刻在他們要求時幫他們準備;當他們有自己的計畫想法時,卻又急著批評他們想法的缺點。

吃飯應該是自己要負責的事情,沒有在家人正常吃飯的時間用餐,就請他們自己想辦法,不用配合他們。他們自己的房間內的狀況,可以自己決定;但是家中其他公共區域,要配合其他人的需求。當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時,不急著批評,也不用馬上同意;鼓勵他們的思考與表達,詢問他們計畫如何進行,先讓他們可以充分地表達他們的想法,然後與他們一起討論出實際可行的作法。即使你認為他們的想法太過於天馬行空,甚至不切實際,也不用急著否定,而是在討論的過程中讓他們自然地發現問題。過程中要注意界線的問題:屬於他們自己個人的付出,盡量尊重;若是需要別人的配合,他有義務要說服並得到他人的同意,。

這樣的過程可能很耗時,計畫最後可能還是無法實行;但是這樣的過程至少可以讓溝通進行,雙方的關係改善,重要的是可以讓原本停滯的自戀成長重新開始。

我相信,很少人會自願地停留在「宅」的狀態。如果可以真正地理解他們潛藏的自戀結構脆弱的問題,用適當的方式回應他們,繼續成長的自戀會自然地尋求與外界的聯繫。

就像成熟的胎兒必然會離開子宮,出生在這個世界。

更多關於自戀的文章,請看我的自戀筆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